朱楠
摘 要
為適應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結合測繪信息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基于ArcGIS軟件對原有課程教學設置進行改革,使實驗教學能夠充分體現(xiàn)應用型的特色。本文以應用型本科為平臺,結合地圖學實驗課程實驗實際,探討實驗課程內(nèi)容等,改善實驗課程教學效果,提出課程改革的一些建議。
關鍵詞
地圖學;實驗;ArcGIS;應用型
中圖分類號: P28-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 . 2020 . 06 . 11
0 前言
地圖學課程是高等學校測繪類、地學類專業(yè)的一門必修的基礎性課程,主要包括地圖學基本理論、制圖及應用的一門課程,是很多專業(yè)課的先行課程,在專業(yè)課程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地圖學實驗作為本課程的重要教學部分,主要是針對理論課程內(nèi)容進行配合,提高學生對理論認識的同時,讓學生掌握技能操作,具備工程能力,為以后的課程和實踐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實驗內(nèi)容的合理與完善就至關重要,本文以地圖學課程實驗內(nèi)容教學為基礎,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yǎng)目標,分析了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地圖學實驗課程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以次為基礎,進行實踐課程的設計。
1 地圖學實驗現(xiàn)狀分析
作為一門基礎課程,地圖學不僅僅包含理論內(nèi)容,同時也包含實踐知識,要求學生在掌握閱讀、使用和編繪地圖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理解并掌握地圖的構成要素和基本特性,了解地圖的分類系統(tǒng)和功用,理解常見的成圖方式,使學生能夠正確使用地圖的同時,還應該掌握理論知識的應用,即地圖制作的基本操作,能夠獨立完成普通地圖、專題地圖。我校地圖學課程實驗部分,配合理論教學所包含的地圖學原理、制圖、應用等知識,通過實驗教學讓學生逐步掌握地圖學課程相應的實踐操作能力,學會如何制作地圖。
地圖學做為一門基礎課程,需要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需要掌握相應的制圖軟件,同時還需要對后續(xù)課程有一定的幫助,同時由于ArcGIS市場占有率較高,故該門課程選擇ArcGIS軟件進行教學。地圖學實驗作為學生了解GIS軟件的第一個課程需要為學生在GIS方面夯實基礎,后期學生還可以選修GIS相關技能應用課程,層層遞減,加強學生在GIS領域的應用技能,如圖1所示。
地圖學課程教學內(nèi)容豐富,實驗課程為配合理論教學應設置相應知識點,實驗內(nèi)容也較為豐富,地圖學課程實驗部分的學時為12個學時,設置多個知識點配合理論課程理論部分,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同時,課程實驗有一定的綜合性,無法從最基礎的內(nèi)容開始,學生開始學習稍微較難,尤其是地圖學是門先行的基礎課程,是學生最開始接觸的專業(yè)課程,學生對實驗所使用的軟件ArcGIS熟悉程度基本為零,所以在實驗課程開始時需要針對軟件的基本操作進行相應的教學,以便順利開展實驗課程。
2 基于ArcGIS平臺的實驗教學方案
針對現(xiàn)有情況,基于理論教學的基礎上,配合理論知識,夯實理論基礎,制定了實驗教學方案,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制作普通地圖,一個是制作專題地圖,每個實驗項目包含多個相應的知識點,從地圖的兩種基本表現(xiàn)形式的制作過程中學習實驗操作知識[1],實驗及相應的任務如表1所示。
由于課程針對的學生為大一的學生,故學生剛接觸到專業(yè)知識以及相應的專業(yè)軟件,需要有一個學習軟件基本操作的過程,在實驗之前還需要學生對軟件的界面操作進行學習。再次基礎上,學生才能夠逐步進入地圖學實驗學習中去。學生在掌握軟件的基礎上,由于每個實驗包含多個知識點,所以需要學生在講解的時候掌握每個知識點,在實驗過程中完成其所包含的知識點,才能夠順利完成相應的實驗。
3 實踐教學的實施
配合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之上,按照實驗教學方案進行安排授課,要求學生嚴格按照教學方案設置的實驗及其任務完成實驗,并進行實驗過程數(shù)據(jù)及成果進行檢查。
(1)實驗前的軟件基本操作教學,在實驗進行之前,對學生進行ArcGIS軟件基本操作進行教學,讓學生基本掌握軟件的操作,在此基礎上才能夠進行后期的實踐內(nèi)容學習。
(2)課前實驗指導書供學生進行預習,是學生能夠更容易的掌握課程學習的知識點。
(3)根據(jù)實驗教學方案和實驗指導書,嚴格要求學生按照國家普通地圖制作規(guī)范進行制圖,在能夠完成普通地圖制作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思考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專題地圖,實驗從簡單到復雜,逐步提升,讓學生能夠獨立思考與制作,能夠結合理論知識進行學習,實驗二雖然包含實驗一的操作,但是面對的情況和數(shù)據(jù)是完全不同的,這樣更能夠讓學生獨立思考。
(4)課程考核方面,實驗綜合成績由平時考核和實驗成績兩個部分組成[2],其中考核占30%,實驗成績占70%,其中實驗成績由實驗一和實驗二兩個部分組成,實驗一、實驗二各站50%,每個實驗包含不同的任務,每個任務都有一定的存在意義,故學生在完成最終結果的同時,每個任務都需要完成。每個實驗成績包含過程性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60%,最終結果占40%。重點考核學生實驗過程,包括實驗過程是否充實完整,實驗過程是否準確無誤等內(nèi)容,另外,實驗報告主要檢查書面是否整潔,實驗結果是否符合要求等內(nèi)容。如表2所示。
4 問題與建議
實驗課程實施過程相對順利,各方面實施情況良好,但在一定方面還是有提高和改善的空間。實驗課程是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最直接的方式,通過實驗課程配合理論課程,不僅能夠夯實學生理論知識,還能夠提升學生實踐操作。
(1)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應該逐漸增加實驗課程學時與時長,實驗課程如果比例較小,那么不利于學生掌握實踐操作能力,加強實踐課程在學生學習中的比例,才能夠更好的實驗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yǎng)學生的目的。
(2)在實驗考核過程中,實驗結果只是最終結果,無法全面衡量學生對實驗的掌握程度,實驗過程也比較重要,所以考核不僅僅檢查學生實驗結果,同時也檢查學生的實驗過程,通過截圖或者錄屏的方式記錄學生實驗過程,并能夠根據(jù)實驗過程掌握學生實際掌握知識的水平。同時相關課程還需要考慮課程內(nèi)容的銜接與遞進,讓學生更加系統(tǒng)的掌握ArcGIS的應用[3]。
(3)由于實驗過程具有一定的連續(xù)性,所有實驗步驟必須在前面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所以,必須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順利開展實驗,所以在進行實驗課程的教學,實行按步驟教學,沒做一步保證學生能夠跟上教師的進度,每當所有學生完成步驟之后在進行下一步實驗步驟,以便學生后期能夠獨自順利的進行實驗。
5 結束語
地圖學課程是一門基礎課程,更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需要合理的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才能夠配合好理論教學,尤其是針對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實驗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和實驗指導書,根據(jù)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分析了地圖學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內(nèi)容,并提出了一些建議,更好的實現(xiàn)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提高學生理論與實踐能力,為學生參與生產(chǎn)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殷學永.“地圖學”應用型課程教學設計與實施[J].科技創(chuàng)新與生產(chǎn)力,2018(10):107-109.
[2]董雋,王丹,郭紅,倪超.應用型本科院校GIS專業(yè)地圖學課程改革初探[J].林區(qū)教學,2014(04):79-80.
[3]李華蓉,潘國兵.基于ArcGIS的地圖學與GIS實驗課程貫通教學[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2(04):15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