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商業(yè)知識 文/袁建勝
關鍵字:金融,人工智能
2016年AIphaGo戰(zhàn)勝人類圍棋高手李世石,在全球范圍內點燃了一場“AI風暴”,過于恐慌或者過于樂觀的人,都在熱烈地討論遙遠的未來,忙著為新時代的到來積極布局。
當人工智能(AI)從聚焦理論到落地至實踐階段,在它的“目標客戶清單”中,金融行業(yè)是“名列前茅”的。它們彼此都更加急迫地需要對方:對于AI 來說,金融行業(yè)的信息化建設非常規(guī)范,能夠有效地發(fā)揮AI這個“理科生”的才能;而對于金融“高富帥”來說,普惠金融的巨大市場則必須倚靠技術來提升能級。
于是乎,你便看到穿著短褲拖鞋的“理工男”們與西裝領帶的金融精英站在一起,他們攜手面對的,是一個超維的金融世界。
他們那時候都還年輕,想不到命運以后會在AI 之外,標注一個個非凡的身份。過去幾年里,“理工男”們陸續(xù)站上了“C位”,標志著金融行業(yè)的新變革。
國務院正式發(f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的三個月前,2017年那個春天,何昌華回國就任螞蟻金服計算存儲首席架構師?!坝泻芏嗳硕紗栠^我為什么回國加入螞蟻金服。在硅谷工作的確是一種比較平穩(wěn)安逸的狀態(tài),但是缺少了真正看到自己的天花板在哪、能夠做成什么樣的事業(yè)的機會?!彼貞浾f。
問題的背后,實質上是賽道的轉換。在硅谷,他的主攻方向是大規(guī)模的分布式系統及大數據架構與應用,他在谷歌工作了7 年,在愛彼迎(Airbnb)工作了2 年,這兩家企業(yè)都是典型的高科技企業(yè)。而在螞蟻金服,主標簽則換成了金融。
何昌華加入螞蟻金服前兩年,該公司副總裁、首席數據科學家漆遠就已在這里組建人工智能部。2003 年在MIT讀博時拒絕了拉里·佩奇的邀約,漆遠安靜地在普渡大學做到終身教授,然后在2014年突然轉身加入螞蟻金服,這些來自硅谷的“理工男們”在螞蟻金服建了個微信群,名字叫作“大圣歸來”。
路徑相似的還有王政,只不過打法有些變化。王政在美國拿到普林斯頓大學物理學博士學位時,物理學家在金融圈的地位比現在要高很多。后來王政在彭博工作期間加入一個由量化交易研究院與機器學習專家組成的小型團隊,并轉入BGI(英國銀行巴克萊集團旗下資產管理子公司),親身經歷了技術驅動的量化投資,深受震撼。2013年,王政回到上海,和肖風一起創(chuàng)立通聯數據,成了創(chuàng)業(yè)者。
“理工男”殺入金融圈的同時,在金融圈里卻出現了一波“裁員危機”。2015 年12 月,摩根士丹利表示在全球裁員 1200 人;2016 年 1 月,瑞信對倫敦的 1800 名員工發(fā)出裁員警告;2016年3月,日本最大的投行野村證券稱將在北美裁員20%;同月,美銀美林也傳出將裁逾5%交易員的消息。花旗銀行的一份統計報告顯示,個人金融銀行試圖借助自動化節(jié)省人力,預計在2015—2025年之間減少30%的員工。
在過去一段時間內,金融圈里一直有上述爭論:以短褲拖鞋為代表的“理工男”們,會不會用AI革了以西裝領帶為標志的金融精英的命?專家們爭論不休,但基于金融和寫代碼本來就是“隔行如隔山”的兩個行業(yè),非黑即白的標準顯然并不適用,也沒有誰能在短時間內取代誰。而這個問題的核心在于,我們所處的二維金融世界,底層的場景開始變化。
何昌華加入螞蟻金服的初衷,即是看到了這種宏觀變化——國內各大銀行積累在機房里的數據堆成了山,但光靠銀行的技術部門,光是應付海量數據就已疲于奔命,更別說挖掘數據中的“金礦”了。事實上,伴隨著金融行業(yè)越來越復雜的融合場景和海量數據,對新一代數據技術架構以及金融計算核心引擎的需要也變得愈加急迫,何昌華認為,下一代金融計算核心引擎的實時計算延時要足夠低,計算速度要足夠快,數據即時流入即時反饋結果。但顯然,如今的金融業(yè),還遠不到這種層次。
創(chuàng)業(yè)者王政從微觀維度,看到了金融圈數據層的“金礦”?!笆畮啄昵埃覀兙烷_始用機器學習的方法,從各類數據中挖掘投資策略了。”王政坦言,通聯數據在上海創(chuàng)立后,一直低調運行,幾乎花光了3 億元的初期投入,用于悶頭搜集數據。在王政看來,新技術發(fā)展已成為金融領域的主要推動因素,人工智能才是核心部分。
與此同時,國內的金融機構也看到了自己的“瓶頸”,紛紛敞開懷抱。2016年,招商銀行推出“摩羯智投”,成為國內最早試水AI 應用的銀行,此后兩年內,幾乎所有的銀行都開始加快轉型腳步。據不完全統計,在國有六大銀行的2018年年報中,“金融科技”一詞被提及了131次。今年5月8日,銀行業(yè)“帶頭大哥”中國工商銀行發(fā)布公告,通過附屬機構設立的工銀科技有限公司在河北雄安新區(qū)正式掛牌開業(yè)。
當金融的場景開始發(fā)生變化,它所裹挾的一切都會自然改變。就像很多年前,人們通常不會把金融與科技合在一起稱呼。但現在,金融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既有百度、騰訊、阿里、京東等互聯網企業(yè)組建的企業(yè),也有如通聯數據、氪信科技這樣裝滿“理工男”的金融科技初創(chuàng)企業(yè)。
在王政看來,這一輪以人工智能驅動的金融科技變革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場景革命,擁有流量、制造場景的互聯網公司深入各個層面的金融業(yè)務。第二階段是技術革命,人工智能領銜的大數據、云計算、區(qū)塊鏈等技術的廣泛應用。第三階段是模式革命,新要素的融合完全改變行業(yè)的商業(yè)模式。
場景革命的紅利期似乎開始收尾。2015 年,京東金融在國內最早提出了“Fintech”(金融科技)的定位,不過由于后來國內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頻發(fā),央行條法司隨后明確指出,金融科技企業(yè)要與持牌機構合作才能從事金融業(yè)務,并拋開表面屬性,從業(yè)務模式出發(fā)進行穿透式監(jiān)管。紅線與底線清晰之后,金融科技公司調轉方向,口號大都變成了“賦能”——用手中的人工智能技術,為金融機構解決難題。
從目前技術革命的狀態(tài)來看,AI“賦能”金融的三大方向在于降低成本、普惠金融以及開拓業(yè)務。
來自中國銀行業(yè)協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行業(yè)平均離柜業(yè)務率已達87%,當金融行業(yè)處在數字化向智能化轉型過程中,AI 的介入變成正逢其時。以信用卡領域為例,過去,前端業(yè)務人員經常會采用“人海戰(zhàn)術”,但隨著越來越多金融科技公司的參與,AI可以從過去的金融數據中找出不同信用卡所匹配的用戶畫像,進行精準推送。過去,后端信用卡審核部門絕對是個“朝南坐”的崗位,“老法師”們端坐一隅,“火眼金睛”地審核前端業(yè)務部門送來的材料,業(yè)務量極為龐大,用戶從遞交材料到拿到信用卡,經常需要半個月。而得益于AI的加盟,如今很多信用卡的審核時間縮短至分鐘甚至秒級,極大地釋放人力?!皬奈宜鶑氖碌男庞每ㄐ袠I(yè)來看,已大量地應用了大數據、AI的一些技術?!苯煌ㄣy行信用卡中心總經理王衛(wèi)東就曾表示,雖然現在應用還處于初步階段,已看到很大的潛力。
在降低成本這件事上,AI與金融的結合是有標桿意義的。一方面,在傳統領域中,金融行業(yè)的信息化基礎扎實,數據的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采集有著明確的規(guī)范,為AI的建模和“深耕細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另一方面,數據都是金融領域的核心與基礎,無論是銀行、保險還是證券業(yè),其主要業(yè)務都是基于大數據而展開,而繁瑣、單一、枯燥的數據處理工作正契合了AI 現階段的特點——如圍棋大戰(zhàn)一般,在封閉式的特定場景下“智商”強大,超越人類,這種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變革不僅解放了雙手,而且能有效降低成本。
普惠金融更是AI為金融領域帶來的一場技術革命。傳統的金融服務機構,主要抓手是服務于“頭部”用戶,但對于金融體系中更為龐大的長尾用戶,則始終“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專家認為,這種“力不從心”的感覺,來自于金融行業(yè)信息不對稱的和新挑戰(zhàn),金融服務效率衡量標準之一,在于如何以更低的成本甄別風險,相比于大型企業(yè),針對小微企業(yè)的風險甄別難度大、成本高,傳統金融機構難以兼顧。
“今天,金融服務的普惠在各國仍是難題。服務大多數人涉及海量數據的處理,需要足夠強的計算能力,足夠低的單位計算成本才能實現。”何昌華說,這也正是他加入螞蟻金服力圖攻克的難點。
在中國,螞蟻金服是最早提出普惠金融目標的公司。以小貸為例,螞蟻金服發(fā)起成立的網商銀行用技術和開放塑造了中國服務小微企業(yè)的普惠金融模式,基于AI的深度學習能力,AI通過多層“神經網絡”進行智能運算,大大提高了效率。這背后,AI所代表的新科技的介入,直接刺激了“金融普惠”蘊藏的巨大能量,不斷刷新著金融機構的“想象力”,拓寬服務邊界。如今,用戶可隨時隨地拿出幾百元投資,還可以有多種有趣的理財產品可選,技術向上延展,已經變得非常容易實現。
當金融機構對于科技的擁抱程度前所未有地開放,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著金融科技企業(yè)的成長壯大。根據艾瑞咨詢發(fā)布的報告,2011 年到2018 年第三季度,中國發(fā)生AI+金融行業(yè)融資事件130 起,2014 年開始加速,2016年則比上年翻了一倍還多,一直持續(xù)至今。從融資輪次來看,天使輪+A 輪占比65%,投資機構普遍看好行業(yè)優(yōu)秀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
漆遠拒絕佩奇的第二年,更年輕的朱明杰剛剛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本科畢業(yè),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幾年,朱明杰見證了必應與谷歌之間的搜索引擎之戰(zhàn),AI在其中起著主導作用。2015年,朱明杰在上海創(chuàng)立了一家布局金融風控業(yè)務的人工智能企業(yè)——氪信科技。
在朱明杰看來,當前AI與金融的合作主要有兩大脈絡,一是“銀行+互聯網公司”,二是“銀行+技術服務公司”。他顯然屬于后者——以算法和建模見長,為銀行提供智能風控、營銷、客服等業(yè)務解決方案,以項目方式嵌入銀行的智能化升級體系。也正是由于這些金融技術公司的存在,短短幾年里,AI就迅速在支付、投研、投顧、風控、營銷、理賠、客服,甚至監(jiān)管等眾多金融場景里得到廣泛應用。
在金融科技生態(tài)體系中,銀行與科技企業(yè)各自的角色、相互間的關系已進入新時期。有分析人士認為,面對科技型企業(yè)的挑戰(zhàn),傳統金融機構從與之競爭,開始更多地轉向競合。
“合作共生不是同質的疊加,而是優(yōu)勢的互補?!苯K銀行行長季明表示,在互聯網大數據的運用方面,誰有活力、有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抓住機遇,才會在合作競爭中率先獲得成功,這是在新的經濟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下,銀行家跳出狹義銀行觀的前瞻性選擇,是一種新的格局,也是建設智慧銀行的必由之路。
在今年的博鰲論壇上,原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甚至直接將銀行和數據公司畫上了等號:將來兩者之間沒有那么嚴格的界限,可能銀行業(yè)務還存在,銀行卻不一定存在了,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傳統銀行會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比如說管理體制、理念等,但也要同時快速接入“數據化”的進程。
擁有高品質信息、數據和專業(yè)產品的銀行開放邊界,與科技公司擁有的流量與場景融合,再加上技術不斷升級提高流通效率,將成為未來金融領域新的“底層算法”。“在工業(yè)革命時代,價值創(chuàng)造的方程式是物質和能量之間的轉換;在信息社會,價值創(chuàng)造的方程式變成了能量與信息之間的轉換?!蓖摂祿麻L肖風說。事實上,這種模式革命已經出現了,去年浦發(fā)、建設、招商等銀行推出“開放銀行”,嘗試開放端口,將自己的產品向有流量的合作機構延伸。
新技術描繪的新故事,讓金融這個古老的領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潛力??茖W家著眼于未來,商業(yè)邏輯更需要面對現實的改變,鑒于AI 技術尚處于不斷迭代之中,已有的技術突破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空間還遠未被填補。
李開復在《AI·未來》里將人工智能革命分為四波浪潮:前兩波浪潮——互聯網智能化及商業(yè)智能化已經出現在了我們身邊?,F在,人工智能正在把現實世界數字化,這一過程中,金融成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行業(yè)。即將到來的第三波浪潮將徹底改變我們和世界之間的互動體驗,這是一個“覺醒的時刻”,未來不止藏身于科學技術層面“底層算法”的黎明之前,也在政府、企業(yè)家、科研機構、投資機構積極投入、親手創(chuàng)造的行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