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慧
冬季總給人一種蕭索、肅殺的感覺,但是冬日的青島卻不同,青島最讓人艷羨的地方,就是她一年四季都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就連青島的冬季美食,也帶著青島文化特色中鮮活的、熱氣騰騰的、充滿煙火氣息的特點。
菇燉雞背后的養(yǎng)生文化
“沒吃過農家宴,不算是青島人”。在青島,嶗山農家宴可以說是一張美食名片一樣的存在,菇燉雞、山雞蛋、炒野菜、嶗山茶.……這些都是嶗山農家宴的經典組成元素,它們代表著一種自然、清新、健康的嶗山文化符號,潛移默化地滲透在青島人的生活當中。
老一輩的青島人是好動的。就算在青島最寒冷的日子里,熱愛鍛煉的大爺大媽們也在家閑不住??v然是天寒地凍,肅殺凜冽,也阻擋不了他們出門鍛煉的決心,該晨練晨練,該上山上山,他們搓著手,呵著氣,跺著腳,凍得耳朵通紅,這樣生機勃勃的景象背后,體現(xiàn)的是老一輩的“養(yǎng)生觀”,也就是他們常念叨的“生命在于運動”。
老一輩的養(yǎng)生鍛煉,自然要搭配養(yǎng)生食物,也就是他們常掛在嘴邊的“吃健康食物”。老一輩通常是吆喝著自家不愛鍛煉的“懶鬼”出來爬嶗山,一行人哼哧哼哧地爬上山鍛煉完,下了山,,在農家宴老板熱情的招呼下進店里一坐,老板招呼伙計在后院宰上一只活蹦亂跳的散養(yǎng)山雞,盛上一大碗熱氣騰騰、讓人流口水的菇燉雞,一家人圍著大盆香味四溢的菇燉雞、香噴噴的炒雞蛋、青島的特色野山菜饕餮一番,吃飽喝足以后,再喝上一杯冬日里最是暖胃的嶗山紅茶,一邊圍著桌子跟家人閑聊“拉呱”,一邊靜靜地感受著胃部傳來饜足的暖意最后再舒服地打上一個飽嗝,便為今天的養(yǎng)生之旅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在這樣一份小小的菇燉雞的背后,蘊含著的是青島人健康的生活理念,它不僅體現(xiàn)了青島人身上的生命力,還彰顯著青島這座城市的生命力。
肉脂渣背后的時代變遷
青島冬天最能讓人長膘的美食是什么?那當然就是肉脂渣了。肉脂渣本身是一種源自青島民間的特色美食,以前人家里窮,只能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吃肉脂渣“香香嘴”,現(xiàn)在時代變了,原來過年的“稀罕物”現(xiàn)在卻成了老一輩嘴里“不健康”的代名詞,可見這幾十年過去,人們的生活確實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小小的肉脂渣,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時代變遷的寫照。
老一輩會覺得肉脂渣“不健康"是因為肉脂渣一般都是用五花肉制成,是比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不過,肉脂渣也分很多種,常見的有壓成大餅形狀的脂渣,這種肉脂渣中瘦肉比較多,口感上缺乏那種脂肪的順滑感;還有那種外觀上有一點像壓縮肉,里面混合著筋、皮的脂渣,這種脂渣口感就略微差些;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小方塊狀的脂渣,里面幾乎全是肥肉,非常油膩,現(xiàn)代人不缺油水,已經很少吃這種脂渣。
肉脂渣里最好吃的就是那種肥瘦相間、焦香酥脆的脂渣。這種濃香濃香的肉脂渣,一口下去,酥中帶脆,脆中帶酥,不會太柴,也不會太膩。雖然平時一塊一塊用手拿著吃已經極為美味,但是到了過年的時候,這樣拿著吃可不過癮,必須要用濃香可口的肉脂渣熬上一鍋大白菜,然后一家人圍坐在桌子前,每個人都撈上那么滿滿一碗才夠勁兒。白菜燉脂渣就是有這樣的魔力,白菜燉湯平衡了過年菜肴的油膩,肉脂渣又能讓餐桌上保持一股熱氣騰騰的“肉勁兒”,似乎只要有了這道菜,酒席的排面這就算“拿住了”。爽利的青島人愛極了這種有肉有湯的菜,大冷的冬天,圍著桌子吃熱乎乎的白菜燉脂渣,肉的芬芳在嘴中四溢開來,那可真是一口人魂,滿口留香,身上也不覺得冷了,天氣也不覺得寒了,就連家里頭玻璃窗上的霧氣,都似乎帶上一股“暖和和”的肉香。在這樣其樂融融的氛圍中,總是少不了老一輩此起彼伏的感慨,“現(xiàn)在的日子,真是比以前好太多咯……”
曬鲅魚背后的青島情懷
青島人對于鲅魚是有一種情結的。春天的鮮鲅魚得用來送給老丈人,冬天的曬鲅魚得留著過大年。不光是煎炒烹炸一個都少不了,就算是包餃子也必須有“鲅魚水餃”這一項。
其他的先不論,今天來說說曬鲅魚。青島人管冬天的曬鲅魚叫“一鹵鮮",到了冬天,家家戶戶都開始張羅起買魚、曬魚,準備過年。當然,這魚也不是在自己家里曬。冬天青島的農貿市場里可以說是人頭攢動,最扎眼的就是一排排掛在棚架下的曬鲅魚。曬魚的種類很多,除了鲅魚,還有鰻鱗魚、偏口魚鼓眼魚、帶...這些魚都是先在魚攤上買好,然后攤主可以免費給你加工一下。攤主會把魚從中間剖開,把內臟清理干凈,然后撒上鹽和花椒,用竹簽子把魚肚子撐起來,再用鐵絲或者繩子穿過魚肉,這就算把魚給處理完成了。處理完的魚就可以掛到架子上,跟其他“大軍”匯合。魚上面貼了買家的姓名和電話,這些魚大概曬上五六天左右就風干好了,魚曬好了以后,攤主就會打電話聯(lián)系買家,通知去拿魚。
曬好了的鮁魚顏色是焦黃焦黃的,這些經過風干的魚肉肉質緊實,極具風味,看著就讓人直流口水,也難怪會受到老青島人的喜愛。青島人把這些魚拿回家以后,或紅燒或切段,或香煎或油炒,甚至只是往里面放點蔥、姜,加點花生油,這樣簡單地處理一下,然后就把鲅魚放到鍋里蒸,大約蒸個20來分鐘,肉質美味、讓人垂涎欲滴的蒸鲅魚就誕生了,它完美地詮釋了青島人對“鮮”這個字的執(zhí)著,而又因為這是青島人過年時特別愛吃的一道經典傳統(tǒng)美味,所以在許多青島人眼里,這道菜是特殊的,它代表的是一種相伴一生的家鄉(xiāng)味道。
菇燉雞、肉脂渣、曬鲅魚……在這些煙火氣滿滿的誘人美味背后,它們所代表的都是蘊藏在青島這座城市中的生命與活力,這些美食讓青島更鮮活,也讓青島人更有歸屬感,不知道今年你家的餐桌上,是不是也有這幾道美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