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郡主也是匠匠
提起刺繡,大部分人印象中可能就是傳統(tǒng)、古樸的模樣,遠遠談不上時尚。然而最近有位姑娘,卻把中國最傳統(tǒng)的刺繡做成了絲毫不輸國際大牌的高級定制,她就是80后姑娘石佳冉。
雖然是土生土長的北方姑娘,佳冉卻從小喜歡各種手工藝。大學時,她選擇了服裝設計專業(yè),她發(fā)現(xiàn)國外有很多專注于手工裝飾的手工坊,但在國內卻少之又少。有一次,她看見自己心儀的國際大品牌的禮服,竟然用的是最劣質的亮片,整個人都傻住了,于是她下定了決心——要死磕手工裝飾。
一枚扣子、一個胸針、一對耳飾,方寸之間,盡顯芳華;刺繡、造花、釘珠,每一針都細膩如絲,每一步都臻于完美。石佳冉最擅長的還是團扇,她從沒有被“傳統(tǒng)”禁錮,東方的繡功、西方的蕾絲、印度絲的手法,以及精美的釘珠,全被她放在團扇之中,美得動人心魄,卻一點也不媚俗。
火爆一時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劇組,邀請她來創(chuàng)作“三生桃花扇”。她最為驚艷的作品是一把紅色“喜扇”,三圈不同顏色的金色繡線,代表三生三世的輪回,云龍和九尾代表著夜華和白淺,而“囍”字,以及柄上細細纏繞著一枝妖嬈桃花,一看便知,這是源自他倆大婚的靈感。她還以飄零的桃花瓣為靈感,把桃花瓣融進紙漿中,制成清雅樸素的紙質扇面,再刺繡釘珠,靈動的仙氣撲面而來。
石佳冉的新作“松鶴延年”,兩只栩栩如生的仙鶴立在松林之上,好像一幅觸手可及的畫。仔細再看,羽毛繡、法繡、焊接……幾種工藝完美地結合在一個半透明的薄紗上,匠心獨具。
還有海洋系列。在她的巧手下,鯨魚、水母都變得光彩奪目,而深藍和淺藍的絲線交織過渡,又勾勒出海洋深處的靜謐,仿佛能聽到彼此的低語。
她經(jīng)常將作品細節(jié)發(fā)在網(wǎng)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單單這組海洋系列,閱讀量就突破了100萬。評論里最多的一條就是:求鏈接,在哪里可以買到?但回答只有兩個字——不賣。“扇子不想賣,但是我愿意與你們分享它從無到有的過程,我可以做到,你們當然也可以,手工無國界無門檻。”
她不愿意兜售成果,卻愿意開班教學。從最細的絲線,到一把團扇的風骨,她希望教會更多的人,帶動國內手工裝飾這個行業(yè)。
如今,她沒事兒就去逛故宮、雍和宮,觀賞拍照,搜索創(chuàng)作新扇子的靈感。建筑、雕花……每次都會發(fā)掘新的創(chuàng)意點。為了學到更好的設計,她還去巴黎游學,設計出了帶有西式高定元素的團扇,繁花、蕾絲、昆蟲元素賦予團扇全新的活力。國家博物館的展覽、金鷹舞臺、央視春晚,甚至香奈兒的開幕式,都有她的作品出現(xiàn)。
石佳冉的生活完全被扇子占據(jù),但她從不覺得乏味,她想做的就是不放棄夢想,不丟棄手藝。她要讓中國的團扇煥發(fā)新的生命力,創(chuàng)造出一種新的東方美。
(熹微摘自匠心之城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