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江陰市南閘中心幼兒園 郭文艷
我園地處城鄉(xiāng)結合部,有著約10000平方米的開心農場,農場內自然資源豐富,孩子們每天在農場里玩沙、玩水、玩樹,農場儼然變成了孩子們的“開心樂園”。一天,雨后的開心農場空氣格外清新,幾天沒去農場玩的孩子們都有些迫不及待,即使穿著雨靴也要去農場玩耍。當孩子們走到一處爛泥地的時候,佳佳突然在爛泥地上踩來踩去(圖1),嘴里說著:“像小豬佩奇一樣踩泥巴?!逼渌⒆涌戳酥笠布娂娂尤氩饶嗟男辛?,雖然鞋子上、褲子上、手上都沾滿了泥巴,心里卻非常開心。
回到教室,我跟孩子們交流:“我們農場里有好多好玩的器械,你最喜歡玩什么?”“我最喜歡玩農場里的吊環(huán)。”“我喜歡玩野戰(zhàn)?!奔鸭颜酒饋碚f:“我喜歡玩泥巴?!彼脑採R上引起了其他孩子的經驗共鳴,“我也喜歡玩泥巴?!薄拔乙蚕矚g玩?!?/p>
泥巴也能玩?泥巴怎么玩呢?我們進行了一次大討論。
圖1.佳佳踩泥巴
我問道:“你們想玩泥嗎?你們想知道關于泥的哪些方面呢?”孩子們馬上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泥巴是不是和我們的超輕黏土一樣可以捏小動物呢?”“泥巴可以用來種菜種花?!薄澳喟团缴砩虾芘K的?!薄拔易钕矚g在陶藝館用泥巴做瓶子了。”“我想像小豬佩奇一樣弄得滿身都是泥巴。”“我想知道泥土里住著誰?”
圖2.主題課程思維導圖
經過孩子們的討論,我將他們的想法進行了梳理,并繪制了思維導圖(圖2)。
泥土怎么玩呢?回家問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吧。孩子們從家長嘴里得知,爺爺奶奶小時候沒有塑料玩具玩,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泥巴:摔泥炮,“嘭”的一聲,泥炮摔破一個洞;彈泥球,看誰彈得又多又準;泥塑,看誰捏得最逼真……有的孩子還在家里和家長玩了起來。原來泥巴這么好玩,孩子們有些迫不及待。
除了這些,我們還想出了其他玩法:利用農場的涂鴉墻,來個泥巴炮彈(圖3)。
圖3.泥巴炮彈
一次,我們到農場里挖泥巴(圖4),貝貝大聲說:“我的泥巴被連在地里了,挖不出來。”伙伴們趕快跑過去看,原來有棵草的根一半被挖起,一半還在泥土里?!澳嗬镌趺从羞@么多東西,還有小石子呢?!薄拔业哪嗬镆灿袞|西?!薄澳嗬锒加心男〇|西呢?”孩子們進行了猜想?!澳嗤晾镉行∈樱瑒偛盼铱匆娏?。”“泥土里肯定有蚯蚓?!薄澳嗤晾镞€住著小鼴鼠呢,我在書上看到的?!焙⒆觽兤咦彀松嗟亟涣髦?/p>
到底泥土里有些什么呢?讓我們親自找一找吧。孩子們將挖的黃泥帶回教室認真地檢查起來,最終發(fā)現了爛樹葉、草根、小石子、玻璃球、塑料袋等垃圾,還有蚯蚓、蟲子等。泥土里這些東西被撿出來后,玩起來就細膩多了。
后來我發(fā)現孩子們對泥土里的小動物(昆蟲)特別感興趣,找到一只便興奮不已。為了滿足孩子們的需要,我對“泥洞里住著誰”的活動進行了擴充,孩子們發(fā)現原來很多小動物(昆蟲)都是住在泥土里的,如田鼠、蛇、青蛙、蚯蚓、螞蟻等。
圖4.挖泥巴
幾天過去了,農場挖來的泥已經干掉,孩子們用手一捏就碎了,“哎呀,泥現在變成土了。”“泥不就是土嘛?!蹦嗟降资遣皇峭聊??孩子們爭執(zhí)不已,讓我們先問問“百度”吧。
百度結果:
土——尚未固結成巖的松軟堆積物。
泥——含水的半固體狀的土。
泥沒了水分變成了土,怎樣才能再變成泥呢?孩子們異口同聲說:“加水?!蹦蔷托袆影?,孩子們進行嘗試。有的孩子小心翼翼,一次只加一點水,一次不成功,再加一點水,就這樣加了好多次,終于變成了可以塑形的泥(圖5)。有的孩子一次性倒入很多水,結果土沒變成泥,反而變成了泥漿。吸取經驗之后,孩子們逐漸掌握了加水的量,終于將土變成了泥。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自主選擇、自由探索、自發(fā)交流,活動的主導者始終是幼兒,而教師作為觀察者、支持者,對孩子的探究給予適當的指導。
圖5.做泥巴
圖6.用泥漿畫畫
做成的泥漿怎么辦呢?孩子們又展開了討論。“多加點土吧?!薄暗沟交ㄅ枥餄不??!薄澳酀{是褐色的,像顏料一樣。”“我們用它來畫畫吧?!庇谑牵械暮⒆釉诤凶永镉旨恿诵┩?,繼續(xù)做成泥;有的孩子索性把泥漿倒在自然角的花盆里;更多的孩子選擇用泥漿畫畫(圖6),有的用棉簽蘸泥漿作畫,有的用手掌蘸泥漿印畫,一幅幅有創(chuàng)意的泥漿畫就誕生了。
除了在教室里作畫,我們在戶外也可以。農場里,孩子們隨地撿起一片樹葉,和著泥漿印畫,就出現了獨一無二的拓印作品。孩子們穿上雨靴,腳踩泥漿,在布上踩出鞋底花紋,就誕生了鞋底印花布。
“泥趣”主題活動還有很多,我們沒有將活動局限在室內外的課堂上,而是在區(qū)域活動中延伸。如:泥磚建構、哪種泥最重(稱重)、泥塑、泥球進洞等,讓孩子們與泥有更深入的接觸。
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要求我們關注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泥”作為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資源也能成為孩子們玩耍學習的載體?!澳嗳ぁ敝黝}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擴展幼兒的經驗。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動手、動腦的能力有了很大提升,讓他們更加熱愛大自然,更善于觀察、發(fā)現。家長作為活動的參與者,理念也有了大轉變,他們和孩子一起玩泥,接受孩子滿身的泥巴。
生活是基礎,兒童是主體,而主題課程是聯系兒童與生活的橋梁,我們的課程只有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立足于生活,才能真正實現幼兒自由、自主、自然、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