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m英 施 波 張 晉 蘭建萍
廣泛性焦慮障礙是以缺乏明確對象和具體內容的緊張不安為主的一種焦慮癥,且伴明顯的肌肉緊張、植物神經癥狀,及運動性不安[1-2]。廣泛性焦慮障礙常伴坐立不安、手腳發(fā)抖、出汗、失眠、胸悶、心跳過速等軀體癥狀,具有較高發(fā)病率,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3-4]。目前主要采用心理治療、藥物治療以及二者聯(lián)合治療[5-6]。本研究旨在探討艾司西酞普蘭聯(lián)合認知行為治療廣泛性焦慮障礙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2017 年5 月—2019 年5 月浙江省金華市第二醫(yī)院精神科收治的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98 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9 例。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依據(jù)《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7]中廣泛性焦慮障礙診斷標準,病程≥6 個月;(2)漢密爾頓焦慮量表[7](HAMA)≥14 分;(3)患者近1 個月未接受其他抗焦慮治療;(4)獲得知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有嚴重自殺傾向者;(2)器質性精神障礙;(3)合并酒精或藥物依賴;(4)合并心肺、肝腎嚴重異常;(5)過敏體質;(6)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婦女;(7)依從性差。
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認知行為治療[8]:心理治療,每周1 次,每次50min。(1)第1 周:與患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對廣泛性焦慮障礙的基本知識進行講解;(2)第2 周:講解有關行為、情緒和認知間的關聯(lián);(3)第3 周至第4 周:識別且校正負性自動思維;(4)第5 周至第6 周:進行行為訓練,講解相關放松步驟,同時示范且教會患者肌肉放松技術,主要采用漸進性肌肉放松;(5)第7 周至第8 周:重新檢測自動思維,并且重建新的認知模式。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艾司西酞普蘭(山東京衛(wèi)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5mg,批號H20 080599)口服,起始劑量為1 天5mg,1 天1 次,按照患者耐受情況,增加劑量,最大劑量1 天20mg,1 天1 次。兩組療程均為8 周。
2.2 觀察指標及方法(1)觀察兩組治療前后HAMA 和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9-10]。HAMA 量表評分包括14 個項目,總分≥29 分為嚴重焦慮,總分≥21 分且<29 分為中度焦慮,總分≥14 分且<21分為輕度焦慮,總分≥7 分且<14 分可能有焦慮,總分<7 分無焦慮癥狀;SAS 評分≥70 分為重度焦慮,評分≥60 分且<70 分為中度焦慮,評分≥50 分且<60 分為輕度焦慮,總分<50 分為無焦慮;(2)觀察兩組治療前后功能大體評定量表(GAF)變化[10],即病情概況,總分100 分,分9 個部分登記,主要評估患者職業(yè)、社會、心理功能水平。僅病情概況一項,評分越高,則提示功能越好,其中以GAF≥80 分為無明顯社會功能損害;(3)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量表(QOL)評分[11],主要包括社會、環(huán)境、生理和心理4 個指標,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2.3 療效標準[7]痊愈:HAMA 減分率≥75%,并且患者伴隨軀體癥狀消失;顯效:HAMA 減分率≥50%且<75%,并且患者伴隨軀體癥狀明顯改善;有效:HAMA 減分率≥25%且<50%,并且患者伴隨軀體癥狀改善;無效:HAMA 減分率<25%,并且患者伴隨軀體癥狀無改善??傆行?(痊愈+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兩組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男20 例,女29 例,年齡20~57(39.84±6.57)歲;病程6~21(15.48±4.35)個月。觀察組男19 例,女30例,年齡23~59(40.37±8.27)歲;病程8~24(15.21±3.97)個月。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3.2 兩組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93.88%(46/49)高于對照組的71.43%(35/49),(P<0.05)。見表1。
3.3 兩組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HAMA、SAS 和GAF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HAMA、SAS 和GAF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HAMA 評分和SAS 評分較治療前降低(觀察組:t=41.805、22.382,對照組:t=29.026、20.225,P<0.05);觀察組治療后HAMA 評分和SAS 評分低于對照組(t=12.441、7.897,P<0.05)。兩組治療后GAF 評分較治療前增加(觀察組:t=33.597,對照組:t=16.166,P<0.05);觀察組治療后GAF 評分高于對照組(t=10.880,P<0.05)。見表2。
表1 兩組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療效比較[例(%)]
表2 兩組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HAMA 評分和SAS 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HAMA 評分和SAS 評分比較(分,±s)
注:對照組采用認知行為治療;觀察組采用艾司西酞普蘭聯(lián)合認知行為治療;HAMA 評分為漢密爾頓焦慮量表;SAS 評分為焦慮自評量表;GAF 為功能大體評定量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3.4 兩組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QOL 量表評分比較兩組治療前QOL 量表各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870、0.729、1.159、0.723,P>0.05);兩組治療后QOL 量表評分較治療前增加(觀察組:t=11.249、16.045、11.758、12.823,對 照 組:t=10.228、10.627、7.176、7.051,P<0.05);觀察組治療后QOL 量表評分高于對照組(t=7.258、6.896、5.616、4.739,P<0.05)。見表3。
表3 兩組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QOL 量表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QOL 量表評分比較(分,±s)
注:對照組采用認知行為治療;觀察組采用艾司西酞普蘭聯(lián)合認知行為治療;QOL 量表為生活質量量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廣泛性焦慮障礙具體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與遺傳、內分泌改變及神經生化異常等密切相關,廣泛性焦慮障礙常伴其他軀體性疾病,從而使得治療難度增加[12]。
艾司西酞普蘭是一種新型的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該藥物不僅具有傳統(tǒng)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優(yōu)勢,同時還具有其他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藥物沒有的優(yōu)勢[13-14]。艾司西酞普蘭不僅能夠選擇地與突觸前膜5-羥色胺轉運體結合位點結合外,同時還可去除外消旋西酞普蘭中所含西酞普蘭右旋異構體對其左旋對映異構體與突觸前膜變構位點的干擾,且能夠增加5-羥色胺的釋放[15]。認知行為治療主要是通過改變思維、行為或者信念的一種方法來改變不良的負性認知,從而達到消除不良行為和情緒的短程心理治療方法,相比于藥物治療無毒副作用[16]。認知行為治療一方面可通過心理教育和認知行為訓練促進患者將焦慮的軀體感受以及情緒均理解為“心理事件”,降低患者對焦慮等負性情緒的關注,提高患者對軀體疼痛的耐受度;另一方面可改善患者生理職能和生理機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17]。本研究表明,觀察組治療后HAMA 評分和SAS 評分低于對照組,GAF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艾司西酞普蘭聯(lián)合認知行為治療可減輕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焦慮情緒,改善患者社會功能;觀察組總有效率、QOL 量表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艾司西酞普蘭聯(lián)合認知行為治療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