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段曉麗,張肖
(河北省巨鹿縣醫(yī)院,河北 巨鹿)
自閉癥屬于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孤獨癥狀,主要發(fā)生于兒童,患兒主要表現為語言功能異常、社交障礙、興趣狹隘等方面[1]。據相關數據顯示,每一萬個兒童中就有5 個兒童出現自閉癥,由于該疾病病因較為復雜且多樣化,現階段臨床上尚無徹底根治的手段,主要依靠干預進行治療。本文將對在自閉癥兒童中應用臨床護理與康復訓練的效果展開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以2019 年1 月至2020 年2 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2例自閉癥兒童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確診為自閉癥,且符合2 歲<年齡<12 歲、家屬配合治療等標準,并排除精神異常、認知障礙等情況。根據數字隨機表法將所有患兒分為兩個組別,對照組(26 例)包括男17 例,女9 例,平均年齡(4.5±2.1)歲;實驗組(26 例)包括男16 例,女10 例,平均年齡(4.8±2.2)歲?;純杭覍偻獯舜窝芯坎⒑炇饏f議書,在年齡等基本資料上兩組患兒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兒同時進行康復訓練,由相關專業(yè)老師根據每位患兒實際情況制定訓練計劃,包括:感覺訓練、行為矯正、語言訓練、培訓教育等。實驗組患兒在此基礎上加以臨床護理,具體如下:①入院后護理人員帶領患兒熟悉院內環(huán)境,由固定的護理人員根據護理計劃開展護理工作,幫助患兒接受除父母以外的陌生人,為后期治療工作順利開展奠定基礎;②自閉癥兒童同時存在智力低下情況,護理人員在生活中更要給予全面的照顧,護理人員應指導家屬一起為患兒進食,解決存在的挑食問題;③護理人員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為患兒增減衣物,關注患兒生活狀態(tài),給予充分的關懷安慰,及時發(fā)現存在的異常行為并設立一定的安全設施;④護理人員在平常訓練中應根據患兒的年齡和身體發(fā)育特點,及時調整護理措施,保證護理的針對性。
根據CRAS 評分量表調查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分為無效、有效、顯效3 個標準,無效:治療后CRAS 評分對比治療前降低幅度<5 分或無變化;有效:治療后CRAS 評分對比治療前降低幅度5~10 分;顯效:治療后CRAS 評分對比治療前降低幅度>10 分??傆行实扔谟行逝c顯效率相加之和。
采用SPSS 21.0 分析,計數資料經χ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經t 檢驗,以()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中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較大(P<0.05),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對比[n(%)]
自閉癥的發(fā)病因素多種多樣,研究認為孕期內不良事件、遺傳、免疫力不足、腦器質性疾病等與疾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2]。同時自閉癥兒童發(fā)病后普遍存在神經免疫障礙、先天性缺陷等情況,因此極大幅度提升了癲癇、智力低下、腦癱等疾病風險[3]?,F階段臨床針對該疾病尚無徹底根治方案,通過藥物起到穩(wěn)定病情的作用,但效果無法達到預期,已成為世界性醫(yī)學難題?;純夯疾『蟛粌H對自身的正常身心發(fā)育形成嚴重阻礙,同時給家長帶來心理和經濟的雙重負擔,造成生活質量的下降[4]。自閉癥兒童通過醫(yī)療、家庭以及學校的共同努力,在長時間的系統(tǒng)康復訓練和良好的護理下,一定程度可以使自閉癥兒童癥狀緩解,身體康復,從而更好地融入社會。
自閉癥兒童不同于正常兒童,由于存在的特殊性其護理工作也應該相應變化,將臨床護理應用于自閉癥兒童的治療中,根據患兒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護理,嚴格落實各項計劃的實施。從本次研究結果看出,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證實了臨床護理和康復訓練對自閉癥兒童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在自閉癥兒童中應用臨床護理和康復訓練可有效改善疾病癥狀,促進患兒康復,治療效果明顯,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