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瑤 曹思哲
【摘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部編本初中教材選入的第一篇魯迅作品,這篇作品對于學生學習魯迅作品的興趣起著很關(guān)鍵的作用。魯迅先生對三味書屋的情感到底是怎樣的歷來有很多爭議。緊扣文本,對文中精準的語言進行分析和品味,是體會魯迅先生獨特情感的重要手段。
【關(guān)鍵詞】品味語言? 體會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060-02
一、教材分析
魯迅的作品歷來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初中語文統(tǒng)編本教材中每一冊都至少選入了一篇魯迅的經(jīng)典作品。而統(tǒng)編本教材出現(xiàn)的魯迅的第一個作品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以它為首,開啟初中階段魯迅作品的學習,是有深刻意義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魯迅作品的閱讀興趣以及后續(xù)其他魯迅作品的教學?!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描寫了魯迅的童年生活,展現(xiàn)了魯迅兒時童真童趣的一面,比較適合中學生接受,課文中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感受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可以選擇的教學內(nèi)容很多,文中寫百草園的部分主要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童心稚趣。而寫三味書屋的部分的解讀存在很多的爭議,很多教參和資料都認為魯迅在三味書屋里的學習生活是枯燥無味的,他并不喜歡這里的學習生活,甚至是在借三味書屋來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對其的描寫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反襯百草園的自由自在的樂趣。這種觀點長期以來對魯迅文本的理解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本文則力圖從文本出發(fā),在體會課文精準的言語表達的基礎(chǔ)上,辨析魯迅對三味書屋的情感。
二、設(shè)計思路
對于《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教學設(shè)計的靈感來源于王榮生教授的《散文教學教什么》,“散文閱讀,即鑒賞文學性的散文,其要領(lǐng)可以歸結(jié)為一句話:體味精準的言語表達,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經(jīng)驗。”、 “散文的精妙處,閱讀散文的動人處,在于細膩,在于豐富,唯有通過個性化的語句章法,我們才能感受、體認、分享它所傳達的豐富而細膩的人生經(jīng)驗。” [1]而本次教學設(shè)計則是引領(lǐng)學生反復(fù)找出課文中的關(guān)鍵句,以魯迅對壽鏡吾老先生的細節(jié)描寫為切入點,在學生感知到魯迅對先生的情感后自然過渡到魯迅對三味書屋的情感,從字里行間細膩處的仔細品讀,逐步挖掘魯迅在文中不易察覺的情感,這對部編本教材中本單元名著導(dǎo)讀《朝花夕拾》的學習以及后續(xù)魯迅其他作品教學的展開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魯迅作品的教學要嚴防“從散文里的獨特的情感認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要時刻緊扣文本,不能脫離文本,有這樣的意識才能給魯迅散文作品的教學帶來新的生命力。
三、教學設(shè)計
(一)教學目標:
找出至少三處壽鏡吾老先生的細節(jié)描寫,具體描述出魯迅對先生的情感,辨析魯迅對三味書屋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品味魯迅筆下對先生的獨有情感,進而體會他對三味書屋的情感。
(三)教學流程:
1.導(dǎo)入:
同學們,百草園里多姿多彩的趣味我們都已經(jīng)體會到了,那么魯迅對三味書屋有著什么樣的感情呢?從課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在課上并不認真反而偷偷畫畫,還經(jīng)常跑到園子里玩,有些解讀因此判斷魯迅的學習生活一定是很枯燥無味的,甚至認為他在借三味書屋來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可以說諸如“批判”,“揭露”,“不滿”等此類字眼幾乎在每一篇涉及此文的分析中隨處可見。那究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延續(xù)的是另一種不一樣的樂趣,還是真的如有些解讀所言變得了無生趣了呢?我們不妨從三味書屋里的靈魂人物——壽鏡吾老先生出發(fā),通過品讀魯迅對先生的細節(jié)描寫,來看看他對三味書屋到底含著一種怎樣的感情?讓我們一起走進三味書屋,去尋找答案。
2.默讀課文,勾畫歸納
默讀課文第10到第24自然段,注意不出聲、不動唇、不回看,用筆勾畫出至少三處魯迅對于壽鏡吾老先生的細節(jié)描寫,并在旁邊用簡練的詞語寫寫你覺得魯迅筆下的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先生是一個方正、質(zhì)樸、博學、和藹、認真的人。(從課文對應(yīng)段落找到依據(jù))
3.對比朗讀,體會關(guān)鍵詞的重要作用
通過關(guān)鍵詞的刪減對比朗讀,體會語言的精準,辨析魯迅先生對三味書屋的情感。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興了,臉上還有怒色了。
“不知道!”他很不高興了,臉上還有怒色了。
明確:“似乎”表不確定,說明先生的不高興只是魯迅的猜測。
然而同窗們到園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里便大叫起來:“人都到哪里去了 ?!”
然而同窗們到園里,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里便大叫起來:“人都到哪里去了 ?!”
明確:“太多,太久”說明了先生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是給他們留有一些自己玩耍的空間的。
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guī)則,但也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
他有一條戒尺,也有罰跪的規(guī)則,瞪幾眼,大聲道:“讀書!”
明確:先生有懲罰學生的規(guī)則,但是不常用,兩個“不常用”以及普通總不過瞪幾眼表明并不是說學生不長犯錯誤,而是先生舍不得責罰。我們可以看到,文中這些關(guān)鍵詞語是有重要作用的,這些段落表面上看到的是先生對學生們的厚愛,實質(zhì)上字里行間流露的是魯迅對先生深切的懷念,在他眼里,先生是可親可敬的。
4.學生自己尋找關(guān)鍵語句體會作者情感
預(yù)設(shè):后來,我們的聲音便低下去,靜下去了,只有他還大聲朗讀著:“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這是極好的文章,因為讀到這里,他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著,向后面拗過去,拗過去。
明確:這位同學很仔細,他從關(guān)鍵詞中進一步看到了魯迅的情感,在魯迅眼中,先生不僅僅是認真,而且是認真到忘我。魯迅能夠抓住先生朗讀時的細節(jié)重點刻畫,說明這構(gòu)成了他童年記憶中終身難忘的一個神圣瞬間,他對先生這種認真的態(tài)度是含有敬意的。
預(yù)設(shè):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厲,后來卻好起來了,不過給我讀的書漸漸加多,對課也漸漸地加上去,從三言到五言,終于到七言。
明確:先生表面上對我嚴格,實則是一種厚愛,從兩個“漸漸”也可以看出先生對我的要求是循序漸進的,魯迅在三味書屋里待了六年,那他深厚的文學功底想必是和先生的嚴格要求分不開的。我們可以看到,文中這些關(guān)鍵詞語的背后隱藏著魯迅深刻的情感,我們所看到的是魯迅心中獨有的可親可敬的壽鏡吾老先生。
5.朗讀品味,體會作者情感
請同學們一起朗讀這些片段,邊朗讀邊體會作者精準的言語表達,以及這些言語背后的情感。
6.小組討論,作者對三味書屋的情感
明確:大家體會到魯迅對三味書屋學習生活的珍惜和熱愛了嗎?的確,他在上課時,有時候并沒有全神貫注,但即使是現(xiàn)在的學校課堂上,你們是不是也會有走神、做小動作的時候呀,這能說明你厭惡學校的學習生活嗎?所以,那些說魯迅借三味書屋來批判封建教育的說法根本是站不住腳的。無論是跑到園子里玩、或者上課偷偷畫畫,這些都凝聚著天真調(diào)皮的童心稚趣。它們和讀書生活共同組成了魯迅在三味書屋揮之不去的甜美回憶。
7.小結(jié)和作業(yè)布置
書中有三味,屋中滿童趣。魯迅對三味書屋的情感體現(xiàn)是非常含蓄,甚至是不易察覺的, 但我們通過對魯迅字里行間細膩處的仔細品讀, 能夠體會到作者和壽老先生之間的深厚情誼,以及他對三味書屋學習生活的珍惜和熱愛,而這種情感可以說隱藏在全文的角落里,等著同學們?nèi)グl(fā)現(xiàn),所以課后希望同學們繼續(xù)閱讀三味書屋的部分,這次著重品讀魯迅對三味書屋的環(huán)境描寫,并運用這節(jié)課學習的方法繼續(xù)探索魯迅的情感,我們下節(jié)課一起分享。
參考文獻:
[1]王榮生.散文教學教什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劉瑤,太原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碩士生,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
曹思哲,太原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碩士生,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