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建文
【摘要】目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對于初中生這個群體來說,他們正處于青春叛逆階段,往往會因為一些學習生活中的事情而造成一些逆反心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健康的身心發(fā)展。因此,國家教育教學相關部門也積極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來促進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真正成為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一代初中生群體。鑒于此,本文將就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角度,談談老師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去加強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初中生? 心理健康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5.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024-01
對于初中生這個群體來說,他們正處于一個身心都在極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叛逆時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過程中,他們可能會因為繁重的學業(yè)壓力和復雜的人際關系,以及情感生活狀態(tài)等問題而無法得到正確的解決而產(chǎn)生一些叛逆心理。而處于這一階段的初中生,往往都是帶有很強的逆反心理,不愿意和老師、同學或者家長及時溝通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一些挫折與困難,相反會因為他人的過度關心而產(chǎn)生一些強烈的反抗意識和叛逆心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由此可見,如果我們不能夠很好的去采取一些積極有效的方式方法來解決當前這些初中生所面臨的一些身心發(fā)展的問題,就有可能影響他們的正常健康的發(fā)展。因此,對初中生進行身心健康發(fā)展教育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本文將從以下四個大方面來談談老師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對初中生進行有效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教育。
一、構建有利于加強初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對于大多數(shù)學校的老師來說,努力去為初中生構建一個良好的、能夠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是十分重要的。把初中生置于具體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教育教學氛圍中,通過這些濃厚的德育教育教學環(huán)境對他們所形成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與作用,讓他們能夠漸漸的去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有利于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的學習生活習慣。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對于他們叛逆性心理的改善意義重大。
構建一個良好的、有利于促進初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德育教育教學環(huán)境,這是一個漫長的教育教學過程,需要老師們把這種對初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教育貫穿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日常的教育教學,讓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們認識到逆反心理帶給他們的一些不良影響,讓他們能夠真正的認識到身心健康發(fā)展對于他們的重要性。通過老師日常的教育教學,老師要讓學生們增強理智的去看待初中叛逆階段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叛逆心理,比如:厭學、早戀、逆反、沉溺于網(wǎng)絡等一些不良現(xiàn)象,并通過積極有效的教育教導能夠讓學生以一種正確的方式方法來應對這些現(xiàn)象,這才是最重要的。由此可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所發(fā)揮的教書育人的強大功能。
二、營造具體濃厚的班風,創(chuàng)設溫馨和諧的師生關系,重視對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教育
在對初中生進行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積極為學生們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構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與班級風氣,努力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溫馨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這種健康快樂的德育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中去不斷增強自己對于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性。
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對初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教育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良好學習氛圍與班級風氣的營造,學生們可以在一個充滿和諧有愛的班級里愉快的學習,這對他們學習壓力的緩解以及人際關系的緩和等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老師還應該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理念,積極營造一種和諧、溫馨、平等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與學生之間建立一種良好的師生關系,這對學生和老師之間正常的溝通與交流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只有老師和同學之間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有可能將老師看成自己學習生活中的靈魂師友,去分享自己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的壓力和喜悅等,這樣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定期開展具體有效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主題活動,讓初中生積極參與到這個過程中
學校可以定期開展一些具體有效的有關初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教育教學方面的主題活動,讓學生們積極融入到這個過程中來。通過一些具體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們真真切切的認識到德育教育教學的重要性,增強他們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讓他們將自我身心健康發(fā)展轉(zhuǎn)化為一種實際行動去進行積極的踐行。
學校可以通過一些身心健康發(fā)展教育教學主題班會、演講比賽,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等一些積極有效的形式來對初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時,學校更應該抓住每年的5月25日這個心理健康教育日來對初中生進行德育教育教學。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充分讓學生融入到具體的環(huán)境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通過一些主題演講和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競賽,以及自主繪制有關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海報等,來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身心健康教育教學的認識與感悟。
四、建立家校合作機制,加強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督促初中生養(yǎng)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識
建立一種良好的家校合作機制,通過將老師在學校的德育教育教學和家長在家的心理健康教育這兩者緊密結合在一起,加強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在學生和家長之間、學生和學校之間構建一個相互配合的機制,這對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這對學校和家長來說能夠更進一步的了解到學生在每一特定階段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情況。
在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教育教學過程中,既需要老師在學校的一些積極有效的德育課堂教育教學,也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來共同完成。作為教書育人的老師,對學生進行身心健康發(fā)展教育教學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但是,這并不代表著不需要家長的德育教育,而是更需要作為學生最親近的父母來進行一些積極有效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時候親人的德育教育反而比老師苦口婆心的教育與勸導更為直接有效。
綜上所述,在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身心健康發(fā)展過程中,既需要老師積極主動的去進行德育教育教學,還需要家長的積極配合,通過在家里對這些初中生進行耐心的德育教育。同時,更應該重視的是學生自身的積極配合與有效解決。初中生本身就應該自我省察,時刻注意自己的心理情緒變化,學會找到具體有效的方法去進行合理的宣泄與解決。只有這樣的話,對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算是完美的。
參考文獻:
[1]王廣中.蘇北農(nóng)村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4(23):38-40.
[2]古吉慧.初中心理素質(zhì)訓練課教學策略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2015(05):54-60.
[3]郝麗.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東北師范大學,2015(04):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