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才錄
我有關(guān)泥火盆的記憶,來自本家的一位大伯母。幼年的冬日,母親經(jīng)常會領(lǐng)我去大伯母家串門,每次去都會看到大伯母圍著花被坐在土炕上,面前放著一個取暖用的泥火盆。
大伯母家生活很困難,冬天買不起煤燒爐子取暖,而大伯母又特別怕冷,于是大伯便用揉碎的馬糞與黃黏土摻在一起和成泥,再用一個木質(zhì)的模子做坯,依葫蘆畫瓢手工制作成泥火盆的泥坯,再把燒飯的鐵鍋從灶臺上抬下來,把制好的泥火盆泥坯放入灶膛內(nèi),把鐵鍋倒扣在灶臺口上,往灶膛里填入柴草燒制一天一夜后,結(jié)實(shí)耐用的泥火盆就出爐了。
為了防止泥火盆在燒制過程中出現(xiàn)裂紋,大伯在制作泥火盆泥坯時往泥里加入了一些碎布條、舊繩頭等,這樣泥火盆的泥坯便有了“筋骨”,燒制時就不會裂開了。不僅如此,心靈手巧的大伯還在泥火盆的泥坯上精心刻畫了一些美麗的圖案,如一頭牛、兩只鵝等。
有了泥火盆,大伯母的冬天過得舒坦從容多了。雖然泥火盆散發(fā)的熱量不夠強(qiáng)大,但近在咫尺的泥火盆還是令大伯母感到異常溫暖。泥火盆也給大伯和童年的我?guī)砗芏鄽g樂。大伯平時沒什么喜好,就喜歡在晚飯時抿上兩口酒。他的下酒菜通常就是房檐下掛著的那幾串紅辣椒。吃晚飯時,大伯伸手拽下幾只紅辣椒,放到泥火盆里一烤,紅辣椒因受熱急劇膨脹,噗的一聲,釋放出一縷煳香,顏色也由紅變黑。大伯盤腿坐在炕桌前,很享受地抿一口燒刀子,咬一口燒得煳黑的紅辣椒,一盅酒下肚,大伯的臉上便泛出紅色的愜意。
大伯母生了兩個女兒,大女兒已經(jīng)嫁人,小女兒在鄰市讀書。大伯大伯母很喜歡男孩,要不是大伯母有病在身不能再生,也許就會有小三小四出生。所以我一去,大伯大伯母就特別高興。他們家也沒什么特別好吃的東西,大伯母就叫大伯去拿幾個土豆來,她用小鐵鏟扒開泥火盆里的火灰,露出紅紅的火炭,然后把土豆埋進(jìn)去。在等待土豆燒熟的間隙,大伯母還會抓一把黃豆粒兒或苞米粒兒,撒在泥火盆的沿兒上。只一會兒工夫,黃豆粒兒或苞米粒兒就嗤嗤地躥出一股兒白氣,接著一縷奇異的香味彌漫滿屋。大伯母用火鏟把烤得焦黃的黃豆粒兒或苞米粒兒扒拉出來,用手帕擦干凈后遞給我吃,真是滿口香甜!等我吃完了烤黃豆粒兒或苞米粒兒,泥火盆里的土豆也烤熟了。大伯母把它們一個個扒出來,吹掉外層的草灰,再撕掉烤焦的外皮,掰開來,一股馨香沁人心脾。我一口氣就能把它們消滅得干干凈凈,然后摸著鼓鼓的暖乎乎的小肚皮跟著母親回家了。
大伯母的病越來越重,沒熬過幾個冬天便離開了人世。在整理大伯母的遺物時,大家都不知該如何處置一直陪伴她的泥火盆。姐姐說,媽媽走了,它也該功成身退了,摔碎了算了,也省得大伯日后看了傷心。母親趕忙阻止說:“別摔呀,你媽這輩子就怕冷,到了那邊恐怕也離不了它,就讓它去那邊陪她吧?!蔽覀兇遄永镒詈笠粋€泥火盆就這樣隨著大伯母去了另一個世界。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如今的“90后”“00后”們,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泥火盆是個什么東西、長什么樣子,泥火盆隨著那個時代的遠(yuǎn)去早已淡出人們的視野和記憶。但那個曾經(jīng)給了大伯母溫暖、給了我童年歡樂的泥火盆,永遠(yuǎn)地烙印在我生命的記憶里,永遠(yuǎn),永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