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國慶過后,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四川省的路亞運動基本開始步入淡季。翹嘴、紅尾、鱸魚、黑魚、鲇魚等肉食性的路亞對象魚對水溫很敏感,低溫導致它們代謝減緩,對食物的需求也不那么旺盛,再加上神奇的生物鐘早已驅(qū)使著它們趁著初秋的時候吃得膘肥體壯,所以中秋過后,它們大多躲進深水區(qū),準備貓冬了。而此時的水庫和大小河流的水位基本處于滿水狀態(tài),雜食性的鯽魚、鯉魚卻很耐低溫,正好趁著水位上漲,淹沒了很多雜草、菜地的大好時機,大膽地游到岸邊大快朵頤,為過冬儲蓄能量。
于是,有經(jīng)驗的釣魚愛好者們陸陸續(xù)續(xù)地開始從庫房整理出閑置了一個夏天的各式野釣家什、臺釣裝備,準備回歸傳統(tǒng),迎接一年中野釣鯽魚最好的季節(jié)。
一場目標明確的饕餮盛宴即將啟幕。
從上個月開始,和弦所在的各個釣魚群已經(jīng)陸續(xù)有前方探子傳來各種捷報。
“鯽魚,巴掌大的,連竿了!”
“0.6的子線,起了根13斤的大鯉魚,真刺激!”
“我還沒走,就已經(jīng)有人在旁邊等著接窩子了,要來的朋友們趕緊??!”
……
和弦每天都被他們發(fā)的圖文視頻刺激得不要不要的。
出釣前檢視魚竿和浮標
便攜式紫光燈用于觀標
恰在此時,垂釣雜志社給我寄了幾套Hayabusa(哈雅布薩)的成品魚鉤,邀請我用于評測。于是利用周末閑暇時光,我從儲藏室搬出臺釣裝備,擦干凈竿包和釣椅上的灰塵,檢查了一下魚竿抄網(wǎng),重新做了幾套線組,又額外綁了幾副魚鉤,購買了一些餌料,就等著合適的時機重出江湖。
果然,周五上午,朋友沈大師來電:“昨天和前天,有朋友在金堂的一條野河釣得還不錯,下午我們要不要去試試?”
我略一思忖,他們不是說千萬不能因為正事而耽誤釣魚嗎?正好周末下午也沒什么事,于是爽快地答應了。
于是,沈大師安排偉哥來接我,然后再接上他,我們?nèi)私M隊出發(fā)。
考慮到是搭朋友的車,因此我攜帶了最便捷高效的輕量化裝備,計一個小竿包(內(nèi)含兩根魚竿、一根架桿、一個浮標桶);一個輕量化的折疊椅(裹起來不過普通睡袋大?。?一個雙肩背包(裝了所有的線組、魚鉤、餌料等);外加一個折疊活魚桶。
齊活兒了!
目的地離成都大約一小時車程,三個人說笑間就到了。沈大師開玩笑說,這次他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氣才敢邀約我一起去釣魚的,因為他發(fā)現(xiàn)我倆可能八字不合,每次我和他去釣魚,他都釣不到。
這就是出釣的全套便攜式裝備
偉哥和我在等沈大師
我竟無言以對,只是在心中默默哭泣,心疼自己3秒。
到了目的地后,高風亮節(jié)的我主動發(fā)揚風格,讓他倆先選釣位,以免他們釣不到魚又怪到我身上——尤其是沈大師。
趁他們選釣位的時候,我四下打量一下周圍環(huán)境。這是一條不到20米寬的無名小河,河水略呈黃綠色,清凈無波,幾無流動,感覺比較干凈,水質(zhì)還行。
岸邊被人依地就勢開墾了一些狹窄的菜地、農(nóng)田,對面還有一片橘子林,林中掛滿了深紅淺綠的橘子,就像樹林中點綴著的一盞盞小燈籠。沿河生長著一些麻柳、枸樹、桑樹、松柏等四川常見的樹種,雖已深秋,然草木未凋,觸目皆是郁郁蔥蔥,青翠欲滴。
我仔細觀察一下沿岸,看來最近來這條河釣魚的人著實不少,基本上每隔二三十米的距離就有挖出的釣位和有人釣過的痕跡,有些地方還專門挖了一些可以走到水邊的梯坎。
裝滿了三個人的全套裝備,資深釣魚人的后備廂常年都裝著漁具
?Hayabusa贈送的太陽帽,剛好可以拿來夾夜釣燈?
沈大師很得意地告訴朋友,今天和我一起來釣魚了
這是偉哥長達10米的打窩神器
等沈大師、偉哥都選好了中意的釣位,我也看中了一個位置,左邊是一叢匍匐到水面的竹枝,右邊有一棵高大的麻柳樹,看起來還不錯。
我先抽竿掛上線組,掛標臥墜到底,探探水深。5.4米的魚竿滿拋,水深約2.5米左右,在這個季節(jié)看起來好像還不錯。于是,我按部就班地把架桿插上,前后左右分別拋了幾竿,試探一下水深,發(fā)現(xiàn)河床還比較穩(wěn)定,水底比較平整,也不掛底;然后再抬頭看看頭上右上方的樹枝,舉著魚竿比量了一下,好像也沒問題,揚竿的時候不會打到樹枝。
那就這里了!
野釣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多,對釣位的選擇也更為苛刻,如果不考慮周全的話,就有魚線搭到樹上或者碰斷竿梢的風險,釣位不平整還有失足滾水的安全隱患。
接著,我取出折疊椅子,噼里啪啦一陣組合后,坐上去試了試,感覺這個釣位還不錯。把釣位定好之后,偉哥舉著他那根長達10米的打窩神器,在我浮標內(nèi)側(cè)20厘米左右的位置非常精準地打了一個定點的酒米窩子。然后就是開餌、調(diào)標、施釣,行云流水,一頓操作猛如虎。
果然,深秋的野河魚情就是好,剛拋了三五竿,就看到浮標斜斜地緩慢往下走,我連忙一揚竿,大喝一聲:“中!”
中魚了,開張了!但感覺還有點沉,而且泳姿有點怪異。我小心翼翼地拉起來,暈!是一只張牙舞爪的螃蟹。
不遠處的偉哥和沈大師聞訊過來看看,我趕忙把螃蟹扔到水里。
“起魚了???什么魚???”
“哦,沒看到,跑了!”
“哦!”
兩人回到自己的釣位繼續(xù)努力。
堂堂野釣大師,開張怎么能是螃蟹呢?不能被他們笑話,哼!
把霸窩的螃蟹釣走之后,小魚進窩了。
因為我用的是Hayabusa(哈雅布薩)0.8號的最小號袖鉤,鉤柄長,鉤門比較窄,鉤條細,用拉餌釣小魚的效果非常好,幾乎牙簽長的白鰷都能順利吸入,而且中魚的位置基本在上唇。
不知是不是因為今天氣溫上升的緣故,雖然已經(jīng)是深秋了,但是水中的雜魚仍然非?;钴S,白鰷、鳑鲏、尖嘴釣了不少,就是沒見到傳說中的大鯽魚。我掛了兩粒麥子,下去之后一下子就清靜了,浮標紋絲不動,仿佛丟進了水井里。
沈大師的釣位
偉哥看好了一處釣位
我把魚竿放好,移步去看看偉哥和號稱要遠離我的沈大師釣得如何。
偉哥在我的右手邊,離我約20米;沈大師在我的左手邊,離我約50米。我問了一下他們的情況,和我也差不多,釣了一堆小雜魚,一條正經(jīng)魚都沒釣到。
我調(diào)侃沈大師,是不是因為離我還不夠遠啊?
沈大師笑而不語。
過了一個小時左右,偉哥搬著大包小包,往沈大師的方向挪窩了。
“快走,和弦,沈大師那邊起了好幾條鯽魚了!”
我?guī)蛡ジ缒弥鴸|西,往河流的上游搬家。
哦,原來沈大師早已經(jīng)悄悄挪窩了,他又往上游走了150米左右,來到了一片更為開闊的地帶。
沈大師得意地對我們說,“快過來,這邊有口,我都釣了幾條鯽魚了?!?/p>
“你不怕我過來后你釣不到魚???”我說。
沈大師尷尬地笑笑。
偉哥挪到了沈大師的上游大約100米開外,搶占先機。我搬到了沈大師下游約30米處,把沈大師夾在中間。
我選中了一個開闊一點的田坎位置,便于放椅子。
釣位背后是一片紅薯地,一隴一隴的紅薯藤猶如紅海中起伏的綠波,右邊有一棵貼近水面的低矮的枸樹,腳下有一些水草,還有一叢野生的蕹菜——我們四川人叫它空心菜。釣位離水面約有70~80厘米的高度,既便于拋竿,隱蔽性也比較好。枸樹的葉子、果實掉在水里,還能為魚兒提供新鮮的食物。
這個位置唯一的缺點就是走水比較明顯,而且水底可能有些石塊,略有不平,因此標相有些亂。這種水情,小鉤細線的作用就體現(xiàn)出來了。
這次測試的魚鉤,名叫Hayabusa(哈雅布薩)。它的本意是一種鷹隼,廠家可能是想形容魚鉤如鷹嘴般犀利吧。
其實,我一周之前已經(jīng)在黑龍灘測試過一次。那天黑龍灘秋高氣爽,晴空萬里,朵朵白云映入水中,水天一色,讓人幾乎分不清哪兒是水,哪兒是天。
“浮云在天天在水,水中金鉤似鷹嘴。”金色的雙鉤蕩入水中,飄搖而下,吸引著白鰷趨之若鶩。浮標一沉,我下意識地一揚竿,猶如盤旋在高空的鷹隼向鳥群雷霆一擊。Hayabusa鉤中了一條小魚,飛出水面。
我最開始的釣位
我的座椅折疊后可以放進活魚箱中,更加便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