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被歐盟和美國一起圍捕,英國人誰都想要但又不能兼得,誰也不能得罪,這非常考驗外交水平。
伊麗莎白二世是英國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有很高的地位卻沒有很高的權力,實際權力在議會那兒,更準確地說是在下議院,上議院監(jiān)督和審批下議院的決議。搞清楚了這個規(guī)矩后,再看1月24號的新聞就可以做到波瀾不驚了,那天新聞里說英國女王昨天在下議院通過的脫歐法案上簽了字。
沒有實權的女王在公文方面秉持著來者不拒的態(tài)度,只要下議院遞過來的文件,她幾乎都簽字蓋章。
過了女王那道程序,1月31號的凌晨,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降下了英國的米字旗,宣告了英國的正式脫離。英國首相約翰遜在最后一個小時發(fā)表了講話,他說“這不是一個結束,而是一個開始,當黎明破曉的時刻,我們偉大國家將拉開新的一幕”。隨后300萬枚脫歐紀念幣上市開賣,經歷過兩次回爐返工,皇家鑄幣廠的廠長終于可以松口氣了。
從法律的角度,英國不再是歐盟的成員國了;但是從實際生活的角度,接下來的11個月一切都沒有任何變化,原來日子怎么過往后繼續(xù)那么過,因為英國和歐盟之間還有一年時間的過渡期,分開之后兩邊以后要怎么做生意怎么相處,需要在一年的過渡期內談判解決。
推掉了歐盟的那份工作,英國那幫勾心斗角的政客們需要好好考慮自己的未來了,很多東西需要他們自己去探索和建立,未來或許是美好的,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挑戰(zhàn)。很多國家對此送上了“一路保重、前程似錦”這樣的祝福,在一眾的祝福語中,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卻非常與眾不同。
蓬佩奧的大致意思是說,英國人本來就希望擺脫布魯塞爾的暴政,他們現(xiàn)在終于做到了,我們美國也希望看到這一天。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的首都,歐盟的總部和主要機構都在布魯塞爾,蓬佩奧說英國擺脫了布魯塞爾的暴政,把歐盟描述的不像個正經組織,感覺蓬佩奧和他的老板特朗普一樣都不喜歡歐盟。
通過兩次世界大戰(zhàn)的巧妙運作,美國在各方面超過了歐洲那些前輩們,變成了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在美國主導下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和雅爾塔體系,這兩個體系坐實了它的地球控制者角色。之后44年的冷戰(zhàn)中又艱難拖垮了蘇聯(lián),于是美國失去了地球上唯一抗衡它的敵人,從此縱橫地球將近30年,沒遇到對手。
既然要主導這個世界,那么最理想的情況是每個國家都跟著它混,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是一部分做小弟一部分做盟友,然后大家聯(lián)起手來對付那些和它作對的國家。歐洲就一直被美國當做盟友來培養(yǎng),不管歐洲樂意還是不樂意。
在馬歇爾計劃的幫助下,戰(zhàn)后的歐洲快速翻身和成長,美國就多了一個市場,也多了一個對付蘇聯(lián)的幫手,歐洲可以源源不斷地提供軍費讓北約這個組織長期存在,然后美國再利用北約同時制衡歐洲和俄羅斯。
要是明白了這一點,那就能理解美國人對歐盟的期待,最好它能帶著27個成員國一起投奔自己。而不是帶領歐洲走上繁榮富強的道路后,開始叫板美國對歐洲的控制,就像現(xiàn)在這樣,所以特朗普和他的國務卿才把歐盟對英國的領導說成是“暴政”。
歐盟的政客們最操心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安全問題,另一個是能源問題。安全問題抓不好的話,歐盟將面臨內部的混亂甚至是解體。能源問題直接關系歐洲人吃飯、開車和取暖,那是整個聯(lián)盟的基礎,基礎不穩(wěn)聯(lián)盟也就混不了太久。
歐洲的安全間接取決于中東的安全,中東要是亂了,恐怖分子會跟著難民一起跑去歐洲,持續(xù)7年的敘利亞內戰(zhàn)中,歐盟已經飽嘗中東不安全帶來的麻煩,難民在中東的時候歐洲人為他們祈福捐款都沒問題,一旦跑到自己身邊那是萬萬不行的,就像眼下我們正在經歷的那樣。
當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xié)議并且給伊朗施加制裁以來,歐盟一直積極反對并且試圖挽救伊朗核協(xié)議。歐盟并不是看上了伊朗的市場或者石油或者政權,它只是擔心伊朗的崩潰讓中東變得不安全。歐盟對伊朗的挽救當然讓特朗普那幫人既失望又憤怒,他們期待的是歐盟派人求他們高抬貴手,而不是和他們公開對抗。
還好歐盟的能源不全部來自中東,否則在伊朗問題上的態(tài)度會比現(xiàn)在更強硬。歐洲在能源方面比較幸運,因為隔壁的俄羅斯就是能源大國,從蘇聯(lián)解體以來俄羅斯一直靠出賣石油和天然氣過日子,普京也是通過對這些優(yōu)質資源的國有化,讓俄羅斯順利擺脫了早期的貧困和混亂。
俄羅斯是國際舞臺上唯一能和美國正面對抗的國家,雖然它的經濟不怎么樣科技不怎么樣人口也很少,但是它不怕美國經濟制裁和軍事威脅。對于這樣一個挑戰(zhàn)它統(tǒng)治世界的對手,美國自然不希望任何人做俄羅斯能源的買家,尤其是它的盟友,偏偏歐盟這個盟友一直在跟俄羅斯合作,不停地給它送錢。
過去俄羅斯賣給歐洲的天然氣必須過境烏克蘭,美國通過對烏克蘭的支持和干涉,讓這筆買賣老出問題。為了降低這個風險,俄羅斯和歐洲修起了天然氣管道,一旦通氣將財源滾滾。于是美國想盡辦法阻止這個工程,而作為盟友的歐盟卻頂著壓力和俄羅斯合作,你說特朗普和蓬佩奧們怎么能喜歡歐盟呢!
從1993年正式成立到現(xiàn)在,歐盟已經變成了一個成熟的政治體和龐大的經濟體,并表現(xiàn)出了獨立自主的外交傾向,尤其是作為領導者的德國和法國,不但在很多重要議題上和美國唱反調,還在呼吁離開北約組建歐盟自己的軍隊,這讓自認為掏錢保護歐洲安全的特朗普和蓬佩奧很惱火。
歐洲現(xiàn)在是歐盟的歐洲,它將獨立于美國存在,這顯然挑戰(zhàn)了美國想主導一切的國際體系,對于這樣一個不聽話的歐盟,美國希望它變弱,希望它有麻煩,希望它解體,所以看到英國脫歐的時候,華盛頓的心態(tài)是喜聞樂見的。
英國脫歐美國人并沒有從中教唆,但是這件事兒和美國對歐洲的利益高度一致,所以美國變成了英國以外的最大脫歐派,在英國脫歐的三年多里,它一直對英國的脫歐派們提供鼓勵和吶喊。
英國現(xiàn)在離開了歐盟,1月31號是一個值得脫歐派們彈冠相慶的日子。從今以后,英國的立法、經濟、內政和財務等領域都是自己說了算,將來想跟誰做生意就跟誰談判簽合同,關稅高了低了不用請示歐盟,英國算是徹底自由了。
不過自由從來都是有代價的,英國的自由意味著歐盟流失了一個成員,歐盟想要保證組織未來的完整性,就不可能讓英國人輕松愉快地離開,它得通過英國讓其它成員看看離開的后果,想必今年過渡期的談判不會順利,而且之后如果北愛爾蘭和蘇格蘭鬧獨立想加入歐盟的話,歐盟的態(tài)度恐怕也會很曖昧的。
另一邊美國的做法將會和歐盟完全相反,美國會簽一個有利于英國的貿易協(xié)議,或許還有其它更多的扶持和優(yōu)待,只有這樣才能讓其它27個成員國看到脫離歐盟的好處,這樣可以多少破壞一下歐盟的穩(wěn)定性和完整性。
離開歐盟的英國已經變成了獵物,被歐盟和美國一起圍捕,英國人誰都想要但又不能兼得,誰也不能得罪,這個非常考驗外交水平。2020年12月31號就是最后的結局,到時候英國人才能體會當初的脫歐公投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王明薦自鳳凰網(wǎng))
蓬佩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