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麗麗
摘要:語文閱讀主要考查的是學生語文學習的綜合水平以及綜合學習能力。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是當代的新興閱讀方式,與傳統(tǒng)閱讀方式存在著差異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結合語文教學的實踐,對小學語文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教學的生活化提出以下實踐思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教學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3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1-0094
語文是一門重要學科,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教授學生學習技巧和學習方法比一味地教授學生知識更為重要。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而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是一種全新的閱讀方式,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在小學語文中應用的現(xiàn)狀
由于年齡的限制,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其意識在不斷發(fā)展,但是無意意識仍占主體,加之學生認字識詞的能力有限,在進行語文閱讀時很容易出現(xiàn)困難,從而導致學生喪失閱讀興趣,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應該挖掘新的閱讀方式,而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是一種順應社會環(huán)境所產(chǎn)生的新型閱讀方式,其與傳統(tǒng)的閱讀方式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師可以使用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的方式多種多樣,其采取的閱讀素材通常是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來的,所以在使用此教學方式時,教師應該提高學生對生活的關注度,引導學生細心觀察身邊的事物,進而提高其語文閱讀能力。
二、引導學生開展非連續(xù)性知識的觀察
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實際上是一種“間斷性”閱讀,其閱讀方式豐富多彩,閱讀素材多來自日常生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能夠?qū)⒄Z文閱讀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引導學生能夠仔細觀察自己的生活,提高閱讀的敏感力,從而逐漸養(yǎng)成愛好觀察的習慣。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空間想象能力不強,對課本上一些比較枯燥抽象的文字不能很好地理解,立體感的東西更能吸引學生的目光,因此學生學習的重點應是能夠進行知識的建構。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能夠?qū)⒁延械呐f知識與新知識相連接,從生活中尋找與閱讀材料中相似的生活經(jīng)歷,以此提高學生對閱讀材料中真實情感的理解,促使學生分析閱讀情感,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觀察的好習慣。
例如,以古詩《春曉》的教學為例,這篇古詩主要講的是有關春天的景色,但是詩句比較抽象,學生在理解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針對此教師可以先通過課本上的圖片讓學生進行聯(lián)想,通過對圖片的描寫猜測詩句的意思,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詩句。在教學前,教師可以播放一些春天人們出游的視頻,讓學生感受春天的氣息,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詩句,并提高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理解詩句感情的能力,還能夠?qū)⑸钆c語文知識進行聯(lián)系,有助于閱讀的生活化。
三、培養(yǎng)學生在非連續(xù)性文本中的問題意識
學生在閱讀中容易出現(xiàn)分神的情況,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引導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使學生在閱讀前就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之后再進行閱讀,這樣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以及閱讀求知欲。
例如,在對《恐龍》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先在課前給學生列出一系列問題,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之后再進行閱讀,用這樣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還可以提出問題,如“恐龍是如何繁殖的?恐龍為什么會滅絕?”,在上課時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的片段視頻,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能夠讓學生對恐龍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在課程結束之后,可以給學生布置課下問題,讓學生在課下通過查閱資料的方式獲取知識,在課后進行小組展示,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夠?qū)⒄n堂知識延伸至課下。另外,還可以在班上組織學生開展“讀書存折”的活動,當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自己感興趣或有意思的閱讀材料時,就可以在班上與同學分享,分享之后能夠獲取相應的讀書積分,之后再利用積分換取一些獎勵,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趣味性。
四、推進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訓練
小學階段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的開端,是重要的啟蒙教育時期,因此在小學教學中教授學生學習方法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語文學科與我們的日常息息相關,閱讀力的高低決定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層面的高低,同時也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水平。由于學生的年齡限制,其不能憑借自己的能力提高閱讀水平,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利用靈活的教學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是一種全新的文字閱讀方式,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下,其將作為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指標,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積極運用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獲取越來越多的知識,學習更加多元化。
以《少年閏土》的閱讀指導為例,作者通過描寫“閏土捕鳥”以及“月下捉猹”這些事件,表現(xiàn)出閏土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少年形象。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勾畫出自己覺得出彩的地方,并分析句子的描寫手法,這樣有助于推進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的教學方式。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非連續(xù)性閱讀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好習慣,使學生能夠?qū)⑸詈烷喿x聯(lián)系在一起,促使閱讀的生活化,進而將課堂延伸至課外,有利于學生將閱讀興趣轉(zhuǎn)變?yōu)閷W科的興趣,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浩.小學語文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的思考[J].教育,2019(1):57.
[2]周宏.小學語文非連續(xù)性文本的閱讀教學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6(11):114-115.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蒲鞋市小學3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