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慧 鴿
(許昌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許昌 461000)
感染性肺炎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是由細菌、病毒引起的肺炎并發(fā)感染,臨床的治療方式,主要是先進行病原菌檢測,然后給予抗感染藥物治療[1]。本研究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內(nèi)科診治的156例感染性肺炎病患為研究對象,發(fā)現(xiàn)與頭孢他啶相比,頭孢噻肟鈉治療感染性肺炎的臨床療效更好,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內(nèi)科診治的156例感染性肺炎病患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2]:(1)所有病患經(jīng)體檢、胸部X線、痰細菌培養(yǎng)等確診為感染性肺炎;(2)該研究已經(jīng)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3]:(1)排除肝、腎功能障礙者;(2)排除妊娠、哺乳期女性;(3)排除霉菌或病毒感染者;(4)排除藥物過敏者。兩組病患的年齡、性別、病程等基本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故具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基本資料對比分析
組別例數(shù)男/女(例)年齡(歲)病程(d)觀察組7840/381~54(28.67±2.07)1~32(15.84±2.88)參照組7841/371~53(28.35±2.10)1~30(15.43±2.76)
參照組78例病患給予頭孢他啶(國藥準字H20084145,悅康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ǎn))藥物治療,每日1g~2g,分2次靜脈滴注,嚴重者藥物劑量可增加到每日2g~4g[4]。觀察組78例病患給予頭孢噻肟鈉(國藥準字H34024040,國藥集團國瑞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藥物治療,一日2g~6g,分2次靜脈滴注,嚴重感染者每6~8h用藥2g~3g,但一日最高劑量不超過12g[5]。根據(jù)小兒實際情況,酌情用藥,觀察并對比分析不同藥物的臨床療效、藥物副作用。
療效評價標準:臨床咳嗽、咳痰等癥狀完全消失,身體恢復正常為痊愈;臨床咳嗽、咳痰等癥狀顯著好轉(zhuǎn),身體基本恢復正常為好轉(zhuǎn);臨床咳嗽、咳痰等癥狀未見好轉(zhuǎn)或進一步加重,影響正常生活為無效。常見癥狀為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癥狀加重,并出現(xiàn)膿性痰或血痰,伴或不伴胸痛。
本文所得實驗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不同藥物治療后兩組治療好轉(zhuǎn)率對比,觀察組96.15%(75/78)顯著高于參照組87.18%(68/7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1,P<0.05),見表2。
表2 不同藥物治療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n(%)]
組別n痊愈好轉(zhuǎn)無效有效率(%)觀察組7855(70.51)20(25.64)3(3.85)96.15*參照組7835(44.87)33(42.31)10(12.82)87.18χ2值4.11P值<0.05
注:*與參照組相比,P<0.05。
對比兩組病患惡心、嘔吐、腹痛等藥物副作用的發(fā)生率,觀察組2.56%顯著低于參照組11.5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79,P<0.05),見表3。
表3 藥物副作用的發(fā)生率對比分析[n(%)]
組別n惡心嘔吐腹痛發(fā)生率(%)觀察組781102.56*參照組7843211.54χ2值4.79P值<0.05
注:*與參照組相比,P<0.05。
感染性肺炎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主要感染源為霉菌、病毒、病原性細菌,臨床以病原性細菌居多,是由被吸入下呼吸道的口咽部細菌導致的。正常情況下,人體在睡眠狀態(tài)下,咽部或外來細菌會通過口腔進入呼吸道,由呼吸道黏膜細胞的纖毛運動將細菌清除,或利用黏膜表面的免疫功能將病菌殺死,但在人體免疫力低下的情況,容易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小兒和老人是感染性肺炎的高發(fā)人群,小兒是由于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全,容易致病,老人由于免疫力下降,成為病原性細菌侵襲的主要對象。
臨床治療感染性肺炎常采用抗感染藥物,經(jīng)研究,臨床選擇廣譜抗菌藥的殺菌效果十分顯著。頭孢他啶與頭孢噻肟鈉是頭孢類藥物,屬于三類抗菌藥物,其藥物作用范圍廣,抗感染效果好。本研究選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內(nèi)科診治的156例感染性肺炎病患為研究對象,觀察并對比分析頭孢他啶與頭孢噻肟鈉藥物治療的臨床療效、藥物副作用發(fā)生率。頭孢他啶與頭孢噻肟鈉都是通過該細菌細胞壁,作用于細胞壁中的青霉素蛋白,使其發(fā)生肽?;瑥亩鸬揭种撇【毎至?,阻止其生長的作用,達到治療的目的。
通過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藥物治療后兩組治療好轉(zhuǎn)率對比,觀察組96.15%顯著高于參照組87.18%,表明頭孢噻肟鈉治療感染性肺炎的效果更顯著。對比兩組病患惡心、嘔吐、腹痛等藥物副作用的發(fā)生率,觀察組2.56%顯著低于參照組11.54%,表明治療感染性肺炎,頭孢噻肟鈉藥物的副作用的發(fā)生率更低。
綜上所述,與頭孢他啶相比,頭孢噻肟鈉治療感染性肺炎的臨床療效更好,藥物的副作用更少,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