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達人大黑白和他的“積木王國”
2019這一年,我收藏了兩件樂高:2019年出品的“10267 姜餅屋”與2018年出品的“10261 云霄飛車”。姜餅屋是圣誕節(jié)主題的樂高,我覺得圣誕節(jié)系列的場景氛圍都設計得不錯,這一系列我通常都會買,很有冬天過節(jié)的氣氛。
拼成的姜餅屋套組
一塊塊積木在大黑白的創(chuàng)作下呈現(xiàn)了新的文化內(nèi)涵。
成年后的第一盒樂高,我買的是絕版的“10182 轉(zhuǎn)角咖啡店”。記得當時我把拍賣網(wǎng)上的圖直接印出來拿給媽媽看,說自己想買它。媽媽卻以我小時候已經(jīng)玩過很多種樂高而拒絕了,因為它售價不菲,一盒要好幾千甚至破萬(臺幣)。直到大學開學,我偷偷用了自己存的壓歲錢才買了第一盒樂高。大學畢業(yè)時為了把畢業(yè)作品做好,我給了自己很大的壓力,于是上網(wǎng)找拼圖這類能夠舒壓的玩具,最后還是選擇了樂高。跟小時候的印象相比,現(xiàn)在的樂高精致許多,我很想買來一探究竟,一開始只是單純收集,但后來零件多了,也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直到現(xiàn)在慢慢成為專職的樂高創(chuàng)作者。記得剛踏入社會,收入低,沒有太多錢買樂高積木,因此每當想要創(chuàng)作時,都要拆掉上一個作品,早期的作品都沒能留下來。慢慢地,當初收藏的樂高街景系列都變成了我個人的《臺灣街景》系列作品。
我將這套表現(xiàn)了婚禮場景的作品命名為“眷村喜事”,這樣的建筑創(chuàng)作不僅僅只是強調(diào)建筑藝術本身,更描繪了小市民的人文風情與當?shù)匚幕?/p>
不如,試試將地標建筑捧在手上?臺北101大廈建筑高580米,而這件樂高作品高約3 3厘米,我用了很多藍色透明水溝蓋零件堆疊,仔細看——商場屋頂是一只白色的烏龜。
臺北西門紅樓因其八面型的建筑又稱“八角堂”或“紅樓劇場”,它是一棟兩層高的三級古跡紅磚洋樓,整體墻面的淺灰裝飾非常有時代風格。這件作品高19厘米,保有紅地毯小細節(jié),從屋頂俯瞰,是不是有點像八卦陣呢?
用樂高拼出臺灣街景,是我下班途中走在路上閃現(xiàn)的靈感——為何我只能蓋官方樂高的歐式街景,而不是家鄉(xiāng)周遭的街道風貌?一般人通常會認為,樂高是歐洲舶來的玩具,因此我把樂高蓋成臺灣這種東方形式的建筑時是很突兀的。而且樂高很少有東方元素的素材(近年來終于慢慢變多了),很多人近看作品才發(fā)現(xiàn),原來廟宇屋頂上的龍其實是蛇,神龕里的神像其實是奧斯卡獎杯,這是最有趣的部分。樂高作品就和寫日記一樣,是能記錄一些事情與傳達某些概念的。制作食物模型是想記錄我平時喜歡吃的或能代表臺灣特色的美食,比如成都火鍋和珍珠奶茶。
對于小孩來說,樂高能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與空間立體感。而對于大人來說,樂高又能滿足他們在忙碌的社會生活中放松的需求。下班后買一盒樂高,照著說明書拼,這非常舒解壓力,能得到不同的成就感。如果是對我這種小時候就玩過樂高的人來說,大概也是一種完成小時候夢想——擁有滿山滿谷的玩具的方式。
《成都火鍋》這套火鍋樂高作品把四川的茶文化、火鍋文化、熊貓文化、麻將文化融入作品細節(jié),耗時一個多月,用了4萬多塊零件。
《成都火鍋》這套火鍋樂高作品把四川的茶文化、火鍋文化、熊貓文化、麻將文化融入作品細節(jié),耗時一個多月,用了4萬多塊零件。
樂高,即LEGO,來自丹麥語,意為“pl ay w ell”,是一種風靡全球60年的玩具。玩樂高,當然要聽聽樂高達人的高招!小編邀請了來自臺灣的樂高達人大黑白來分享他的樂高藏品以及用樂高積木創(chuàng)作出的新作。大黑白本名為陳冠州,2014年曾以大型樂高作品《龍山寺》參加樂高世界遺產(chǎn)展而備受關注,他同時也是亞洲最大樂高社區(qū)“玩樂天堂”的城市版版主。
近年來,“樂高”在年輕藏家中的討論度迅速飆升,他們會爭相購藏各種限量主題款的樂高套組。據(jù)說,樂高已經(jīng)成為了市場交易代幣的新寵兒。一套8年前價值180美元的樂高在亞馬遜可以隨便賣到5000美元以上,而德國之聲電臺網(wǎng)站2016年12月5日報道稱:“樂高是比黃金和股票更好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