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植物染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tǒng)手工藝,古代青色系植物染主要是將藍草植物發(fā)酵的藍靛泥制作成染液,對不同織物采用不同的染色工藝,從而呈現(xiàn)出不同種類的青色。
【關鍵詞】植物染,青色系,藍靛,染色工藝
中圖分類號:TQ611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3-0125-01
現(xiàn)代織物多用化學染料,而植物染色產(chǎn)品相對更加健康環(huán)保。本文主要探討了植物藍草發(fā)酵的藍靛染料進行青色系植物染色的具體工藝方法,傳承和發(fā)揚我國的傳統(tǒng)染色工藝。
一、青色系植物染色概述
《漢語的顏色詞(大綱)》中提到了“從先秦開始,它(青)就兼指藍、綠、黑三色?!盵1]《說文解字》中“青”是指一種具有較廣色域,即從藍到綠不同比例的單色及過渡色的總稱。古代用于染青的植物甚多,本文重點論述的是以藍草植物為代表的青色系植物染色?!短旃ら_物》有“凡藍五種,皆可為淀”[2],這里的“藍”指的就是藍草,即可發(fā)酵制成藍靛泥用于染色的多種植物的統(tǒng)稱,如板藍、蓼藍和木藍等,民間一般統(tǒng)稱為藍靛,現(xiàn)代常用板藍制作藍靛泥。植物染多以天然纖維為主,如棉麻絲毛等,實驗常用純棉、素縐緞、雙宮、喬其紗、歐根紗等制作色卡小樣。
二、古代植物染工藝研究
《多能鄙事》詳敘了染紅的基本工藝方法,通過對其原文“以練帛十兩為率……其色鮮明甚妙[3]的解析,制定本文植物染色的基本操作,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面料預處理。將織物浸泡在60℃左右肥皂水中30分鐘,去漿后染色更均勻。
第二,染液制作。將100克植物染材兌2升清水,浸泡2小時,將浸泡后的溶液同染材煎煮20分鐘,趁熱過濾得到植物染液。
第三,媒染。媒染染液比例為50克明礬∶1升溫水,染布30分鐘,適當攪拌。
第四,套染。將織物放入套染染液(藍靛)浸染15分鐘左右,適當攪拌確保染色均勻。
第五,漂洗陰干。裁剪長寬各為20厘米的面料小樣,根據(jù)染色需要可多次復染。
具體染色實驗操作步驟根據(jù)上述步驟適時調(diào)整。
三、藍靛染色原理和工藝方法
藍靛染色屬于還原染色法。《天工開物》中記載了藍草染色的方法,即將藍草浸泡在窖(桶、缸)中,在水中加入石灰,經(jīng)過發(fā)酵(還原過程)形成可溶性的染料隱色體進行染色,染后經(jīng)空氣曝吹,氧化為原先的不溶性染料而發(fā)色。[4]現(xiàn)代常以堿粉代替石灰,目的是調(diào)節(jié)藍靛染液的PH值,因其在堿性環(huán)境下才能還原藍靛中的可溶性染料。染液發(fā)酵時表層產(chǎn)生藍色氣泡,撥開氣泡染液呈現(xiàn)綠色便能染色。
《本草綱目》中記載了制作藍靛泥及染青的方法,即“南人掘地作坑,以藍浸水一宿,入石灰攪至千下。澄去水,則青黑色。亦可乾收,用染青碧。其攪起浮沫,掠出陰乾,謂之靛花,亦青黛?!?通過研究《本草綱目》藍靛染青的方法,植物染色工藝的解析,總結出適用于藍靛染色的基本方法,其中最關鍵的步驟是制作藍靛溶液,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1000克藍靛中加入10升水,攪拌均勻,測量PH值和溫度。
第二,加入50克堿,不斷攪拌,將PH值控制在10-12,溫度控制在20℃-30℃。
第三,加入50克還原劑,不斷攪拌,產(chǎn)生大量藍色氣泡,染液由藍色變成綠色則發(fā)酵成功。
第四,染液變綠后,根據(jù)染色深淺需要,對藍靛原液加清水進行適當稀釋。
藍靛溶液染色具體方法是先在藍靛溶液中放入預處理后的織物,浸泡10至15分鐘,然后拿出織物置于空氣中氧化30分鐘,直至織物全部變藍,再放入媒染溶液固色30分鐘,取出漂洗多次,陰干即可。根據(jù)染色需要多次復染。
四、藍靛染色工藝實驗研究
植物染色方法眾多,藍靛染色主要采用直接染色、媒染和套染等,同時可結合扎染、吊染、蠟染、夾染等工藝手法。藍靛溶液直接染色時先將織物采用扎染、夾染手法進行預處理,再直接浸染或在染液中吊染,織物將呈現(xiàn)不同的花型和色彩?!短旃ら_物》所載“翠藍、天藍(二色俱靛水分深淺。)”即直接染色法。媒染時先用適量清水融化明礬等媒染劑,再將染好的織物放入媒染溶液中浸泡30分鐘固色。染色時間、復染次數(shù)和染液濃度不同,織物顏色有多種變化,可由淺灰、淺藍不斷加深變?yōu)樘焖{、深藍,最后呈現(xiàn)藍黑色。
《天工開物》中記載藍靛和槐花套染大紅官綠色,即“槐花煎水染,藍淀蓋,淺深皆用明礬?!盵5]實驗前參考植物染基本操作方法獲得槐花媒染的一至六染小樣,在套染后需要再次放入媒染溶液二次固色。藍靛套染時將槐花媒染小樣浸于藍靛溶液15分鐘,再置于空氣中氧化30分鐘,然后放入明礬溶液固色,最后漂洗陰干,根據(jù)需要復染多次?;被ê退{靛套染的織物整體呈灰綠色調(diào),六染小樣的顏色為深綠色,明顯深于一染的淺灰綠。染液濃度、套染次數(shù)和套染植物種類不同均會影響綠色的深淺和灰度。
五、結語
以藍靛為代表的青色系植物染具有藍、綠和黑的豐富色彩表現(xiàn)力,對藍靛染色工藝的梳理和探析,可以更好地將傳統(tǒng)手工藝融入現(xiàn)代設計中,傳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
參考文獻:
[1]王超.《說文解字》青色類詞研究[D].湘潭大學,2012,4.
[2]宋應星.天工開物(譯注)卷七[M].潘吉星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62.
[3]董裕雯.《多能鄙事》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40.
[4]陳榮圻.天然染料及其染色[J].染料與顏料,2015,52(3):5.
[5]王穎.中國古代染黃植物名實考辨[D].廣西民族大學,2017,74.
作者簡介:劉 娣,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服裝學院,碩士研究生。
通訊作者:徐蓉蓉,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