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輝斌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3-0-02
一、教學目標
1.價值體認:
1)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學生不忘先烈,珍惜今天優(yōu)越環(huán)境,樹立遠大理想,磨練頑強意志,練就過硬本領,報效祖國,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2)進行文明禮儀、團結互助等行為習慣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組織紀律觀念。
2.責任擔當:
1)培養(yǎng)學生對革命精神的感悟與理解。
2)懂得服從集體利益,舍小我才能有大我的道理。
3.問題解決
通過探究和尋找民族精神的過程,正確看待民族關系,堅定祖國統(tǒng)一的信念。
4.創(chuàng)意物化
在研學體驗活動中感悟,使學生初步理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意思,樹立家國情懷,讓團隊合作的魅力為自己的小家服務好,為國家的大家而奮斗。
二、前置課程
1.學生回顧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各學科知識內(nèi)容
(1)思政: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第五課--《守望精神家園》
(2)歷史:
A. 八年級《歷史》上冊教材第16課
B.了解草鞋的起源和江西人民家家戶戶為紅軍打草鞋,10萬雙草鞋送紅軍踏上萬里長征路情景和故事。
(3)地理:
A.在地圖上找出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的位置
B.教師準備剪紙作品小草鞋,讓學生在白紙上擺出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路線圖或讓學生畫出紅軍長征路線圖
(4)語文:
A.課文《少年中國說》、古詩《觀滄?!贰⒚飨~《沁園春·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全文內(nèi)容。
B.熟悉并背誦愛國主義古詩句
如:1.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病起書懷》;2.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3.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奶煜椤哆^零丁洋》;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薄缎新冯y·其一》李白等。
(5)文學知識
A、積累1-2首關于紅軍萬里長征的組詩。
B、毛主席詩詞《七律·長征》以及這首詩贊頌精神和體現(xiàn)的精神。
三、研學過程
1.談話激趣導入:
1.1開場白
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來自烏魯木齊市青少年綜合實踐教育中心的教師朱慧斌,歡迎大家來到新疆野馬古生態(tài)園,我負責講解的內(nèi)容是國家記憶館,首先請大家自由參觀5分鐘,找找你最感興趣的物件。
(5分鐘后)(提問2-3名學生)你感興趣的物件是什么?
(隨意指名回答)
師:同學們都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展品,非常好!其實我們發(fā)現(xiàn)這個館的大廳正中央擺放的是——-(學生齊聲說)
那問題來了,這個像章與本館的名字“國家記憶”有什么關系(提問1-2名學生)?
師:在毛主席偉岸的形象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時、當我們看到這么多的毛主席像章時,再仔細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每幅銅像、像章展現(xiàn)出來的毛主席的造型、手勢、表情、神態(tài)都不盡相同,說明每個銅像的后面都有它背后的故事,都是一段獨特的歷史,這些銅像、像章、草鞋等展品不僅展示了一代偉人一個時期的風貌,也展示了祖國的一段歷史。
這一雙雙草鞋,一枚枚像章、一尊尊銅像,在給我們講述著一段段什么樣的精彩故事呢?
那么今天的研學課程我們就從該館的名字為什么叫“國家記憶”講起(引入課題:探尋中華民族精神)。
1.2制定研學計劃
目標:通過探究國家記憶館中的陳列品 ,引導學生就怎樣鑄造中華民族精神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根據(jù)研學計劃布置任務
1)師: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分成思政組、文學組、歷史組、地理組等;
2)選舉小組長,成員分工,小組制定研究計劃;
3)掌握一種學習方式----考察探究方法
4)內(nèi)容:實地詢問老師、上網(wǎng)查詢、參觀、實物觀察、收集資
料等。
2.探究過程
實地探究場地:國家記憶館
2.1草鞋故事
師:看到草鞋,你想到了什么?
(二萬五千里長征)
師:“紅軍草鞋”作為一個歷史符號,他不僅是當年千萬紅軍戰(zhàn)士艱苦跋涉、浴血奮戰(zhàn)的一個歷史見證和象征,同時它也傳遞了在新形勢下,中國人民將永遠繼承革命前輩英勇戰(zhàn)斗、不怕犧牲的堅強決心。
(學生講1-2個草鞋故事)
(教師補充背景)
問題:
1)從10萬雙草鞋送紅軍的故事中我們探究出了什么?
2)長征精神是什么?看到一雙紅軍草鞋,是不是就等于完全理解和領會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學生回答)
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在建國前,長征精神是吃苦耐勞、勤勞節(jié)儉、艱苦奮斗的精神,這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內(nèi)容。
2.2瞻仰毛澤東銅像(詳、重點)
師:(走到毛主席雕像跟前全體向毛主席銅像鞠躬)為什么紀念毛澤東呢?
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因為沒有毛主席就沒有中國共產(chǎn)黨,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的今天。
1)這位偉人最喜歡背誦曹操的哪首詩?
2)在誦詩時毛主席仿佛在看什么?想什么?這樣的胸懷又讓我們想起了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的哪部作品中的哪句話?
(學生根據(jù)自己前期的復習,回顧、回答)
師:我們一起來朗誦毛主席的詩《沁園春·雪》
2.3瞻仰開國十大元勛銅像(詳 重點)
要求:學生任選以下一個故事講解,要求其他學生認真聆聽并對涉及到的相關問題進行記錄(2-3名學生)。
1)南昌起義---朱德、林彪、陳毅、徐向前等
2)百團大戰(zhàn)---指揮者朱德元帥
3)劉鄧大軍--建立晉察冀邊區(qū)政府,千里挺進大別山
師:同學們講得真好!通過這些故事我們又探究出了什么精神?
(預設答案:齊心協(xié)力、生生不息的精神、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戰(zhàn)斗精神)
師:今天,我們通過國家記憶館中到的人物銅像、物品,了解那個年代的故事,詮釋那個年代的中華民族精神。是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標桿人物,他們身上體現(xiàn)的精神,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也是我們應該去追求、去學習的精神。一雙雙草鞋、一枚枚紀念章、一尊尊銅像,承載和展示著中國的風云歷史和家國記憶。鑒于上述簡介,現(xiàn)在我們對“國家記憶”的館名就理解了吧。
師:既然這樣,我們決定要傳承并弘揚下去,在這個思路基礎上,我們還能通過當下哪些特殊時刻的事件和人物來詮釋中華民族精神的內(nèi)涵呢?
(學生只要說出在科學領域、醫(yī)學領域、教育領域、體育領域、等各個方面的典型事件和人物,特別是汶川地震、抗擊非典時期和今年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時期的人物,教師都及時給予肯定)
師:很好!那讓我們用成語形容這些精神,應該是?
(預設: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同力協(xié)契、風雨同舟等)
2.4師總結:
新中國成立前,中華民族精神的內(nèi)涵是(師生共同):英勇斗爭、不屈不撓、不怕犧牲、艱苦奮斗、舍身忘死。
新中國成立后,中華民族精神的內(nèi)涵是(師生共同):萬眾一心、風雨同舟、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改革創(chuàng)新、自強不息、眾志成城。
1)無論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民族精神,還是和平年代的民族精神,它們的核心是不變的,那就是——(師生共同)?(愛國主義精神)
2) 綜上所述,愛國主義精神從古到今都不缺乏,關于愛國的古詩詞句我們記得很多,比如:(老師起個頭,學生和)共同背誦前期搜集的愛國古詩句。
3)此時此刻,我想起了梁啟超的散文《少年中國說》,師生集體
朗誦。
4)我心潮澎湃,面對紅旗,我要放聲歌唱(全體唱《國歌》)
2.5.實地探究
講解后學生分組考察探究,認真探究,討論完成填寫研學手冊
1)收集信息 通過觀察、網(wǎng)絡查詢、詢問師長等方式,各組收集課題相關的信息資料,并進行分析、整理。
2)拍一拍 抓拍探究過程中感興趣的每一幕,畫一畫感興趣的展示物件。
3)小組討論 小組成員根據(jù)收集的資料進行討論,匯總信息,撰寫匯報提綱,分析思考。
4)撰寫個人收獲、感想、體會。
5)將以上內(nèi)容填寫在研學手冊。
3.展示交流
場地:國家記憶館內(nèi)
(1)組內(nèi)交流20分鐘,確定匯報內(nèi)容和方式。
(2)各小組匯報課題探究活動成果和體會感想。
(3)小組互評。
(4)老師點評。
(5)老師小結本次活動。
4.總結
今天,我們在“國家記憶館”通過展示的毛主席銅像等展品,認真探究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nèi)涵是怎樣演變而來的,明白了新時代的青少年應該擔當?shù)纳鐣熑?,當下應該的弘揚和踐行愛國主義精神的方向。所以,從現(xiàn)在起讓我們緬懷先烈,繼承革命傳統(tǒng),不忘使命,做一個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好少年。
四、研學課后拓展延伸
作業(yè):
1)將今天的研學內(nèi)容以思維導圖呈現(xiàn)。
2)你知道哪些為了新中國浴血奮戰(zhàn),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的我們的同齡人?請你給家人或朋友講一個上述熟悉的小英雄故事。
附件:研學須知
A乘車篇——展示自我?。ò褠坌乃徒o別人,把信心留給自己)
①上車時自覺排隊。
②有序入座,不搶座,不私自調座。
③及時系好安全帶,靠走道的同學請放下座椅把手。
④車輛行駛途中不得擅自離開座位,不要在走道上隨意走動,不要把頭、手伸出窗外。
⑤乘車不吃棒棒糖等帶有尖銳物包裝的食品,在車廂里不吃東西或少吃東西,喝水注意節(jié)制。
⑥請給暈車體弱的同學讓前排座,其他同學要多加關照。
⑦不隨地吐痰,自備垃圾袋,將垃圾放入垃圾袋中。
⑧車上拉鏈:論語背背背、成語接龍連連連、故事講講講。
B下車篇——井然有序
①帶好自己的貴重物品,排隊下車,不推搡。
②團結互助,講秩序,禮貌謙讓,不要做自私自利的事。
③下車時把車上所有的物品點清,垃圾帶走,留下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