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9日,日本東京的Ms.Bunny是一家寵物店兼咖啡屋,人們可以在這里一邊喝茶,一邊跟可愛的小兔兔互動。對于生活在東京這樣的大都市的人們,這家店是一個絕佳的“治愈性”休憩場所。
在快節(jié)奏的現(xiàn)代生活中,治愈身體病痛的技術越來越先進,然而精神壓力和心靈堵塞,愈發(fā)困擾著人們。高壓、緊張、焦慮、自閉、躁郁、強迫癥,這些都成為困擾現(xiàn)代人的精神頑疾。
動物輔助治療(Animal-Assisted Therapy,AAT),是一種以動物為媒介,通過人與動物的接觸,改善或維持病弱或殘障人士的身體狀況,也可以幫助人們加強與外部世界的互動,進而適應社會、促進康復。比如我們最熟悉的導盲犬,就是這樣一種存在。
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護士Elaine Smith第一個系統(tǒng)地使用狗狗來為病人做恢復性治療。她注意到病人們與狗狗相處后,其生理和精神狀況都有所改善。1976年,Elaine創(chuàng)辦了一個項目,開始系統(tǒng)性地訓練犬只去“拜訪”各類機構,給有需要的人做“治療”。
有心理學研究表明,與動物共同生活對人類身心健康有益,可以減少孤獨感和抑郁情緒、減緩壓力、提高生活幸福感等,甚至有助于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等不良生理指標水平。
它們不會說話,僅僅是陪在你旁邊;它們友好,耐心,溫和,無條件接納你的到來;它們懂得共情,沒有計較,沒有傷害。它們不僅僅是朋友,更是優(yōu)秀的心靈按摩師。
2019年5月8日, 英國媽媽June Lincoln和她的貉在一起。
2019年5月8日,英國,Markham與丈夫Robert收養(yǎng)了一只杰克羅素梗小狗,之后它長成了英國最大的狗狗之一。
2019年7月,英國,33歲的Kristin Harkness和35歲的 Jay Yonz收養(yǎng)了出生就肢體殘疾無法行走的小羊Moko。他們把Moko當寵物悉心照料,每天都會和Moko一起玩耍。
2019年11月21日, 英國,82歲的老奶奶Daphne Neville和水獺已經(jīng)共同生活了近40年。
2020年1月2日,英國?;加屑顾栊约∪馕s的Chloe Belloti與幫助她獨立生活的“小助手”——拉布拉多犬Morris。這只聰明的狗幫助Chloe Belloti在超市付款、從洗衣機里取衣服,甚至還能從銀行ATM機里取錢。
2017年7月20日,4歲的小女孩Erin和她5歲的斗牛犬Harvey。
2019年12月25日,陜西省西安市,一家擼鴨體驗館內(nèi)養(yǎng)了4只柯爾鴨,不少年輕人正在體驗擼鴨。
2019年12月25日,上海首家阿富汗獵犬主題寵物咖啡館。
2018年10月23日,日本Chikuchiku咖啡館。這是家刺猬咖啡館兼酒吧,顧客可以在此給小刺猬喂食,拍照,一起互動。
2017年3月14日,張韋巍和他的愛貓“蛋黃”。他說,和貓咪一起生活,它已不再是一只寵物,更像是一個陪伴已久的朋友。
2013年11月8日,北京北鑼鼓巷里的一家貓咪咖啡館。這里的貓咪大多是被救助的流浪貓或被遺棄的品種貓。
2017年9月13日,日本民間組織“小貓咖啡館避難所”與養(yǎng)老鐵路公司合作,開辦了這家火車上的貓咪咖啡館。
2019年11月13日, 美國密蘇里,一對夫妻為他們3歲的比特犬鮑里斯舉辦生日party。這只從收容所里救出的狗,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這個家庭的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