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百多年間,由于復(fù)雜的原因,我國的許多珍貴文物流失海外,令人深感可惜。讓離開祖國的國寶回家,堪稱一項艱巨而光榮的任務(wù)。現(xiàn)在,我們就把鏡頭對準重返家園的國寶,一起追尋它們的回家之路吧!
商周時期是中國的“青銅時代”,人們很喜歡使用青銅器,皿方罍就是其中一件代表作。它外形精美卓絕,氣勢雄渾動人,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我國青銅器鑄造工藝,被贊譽為“方罍之王”,是舉世無雙的珍寶。
一百年前,皿方罍在湖南被發(fā)現(xiàn)。很快,它的罍身被外國收藏家買走,先后被美國、日本和法國等國的收藏家收藏,只有蓋子留在中國。2014年,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皿方罍的器身終于回到故鄉(xiāng),與蓋子合二為一。
“鎮(zhèn)國之寶”《五牛圖》
畫中的五頭牛毛色各異,形態(tài)和神情也不相同:有的低頭,有的昂首,有的邊走邊哞哞叫,有的回頭舐舌好像在招呼伙伴……
據(jù)傳,《五牛圖》是唐代畫家韓滉繪制。韓滉官至宰相,很關(guān)心老百姓的生產(chǎn)生活。
一千多年來,這幅《五牛圖》被無數(shù)收藏家和名人們視為珍寶,比如宋徽宗趙佶、宋高宗趙構(gòu)、元朝畫家趙孟頫、乾隆皇帝……他們都在畫作上蓋上了自己的印章,表明對它的所有權(quán)。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略中國,洗劫了紫禁城,《五牛圖》就在那時流失海外。又過了50多年,一天,周恩來總理收到香港愛國人士的來信,得知《五牛圖》將在香港拍賣。周總理立刻下達指示,要不惜一切代價把《五牛圖》買回來。經(jīng)過多次交涉,最終以6萬港幣將其購回,這對當時積貧積弱的中國來說,可是一筆巨款。
經(jīng)過專家?guī)啄甑男迯?fù),《五牛圖》最終收藏在故宮博物院。它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目前所見最早作于紙上的繪畫,堪稱“鎮(zhèn)國之寶”。
最具故事魅力的菩薩像
這件石刻菩薩像約有1500年歷史,菩薩面帶微笑,目光慈祥,穿戴十分華麗。最引人注意的,是菩薩寶冠上裝飾著蟬紋,“蟬冠菩薩像”也因此得名。
這件精美絕倫的菩薩像,還有一段非常曲折的身世呢!
1976年,山東博興縣的村民建房挖地基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大堆佛像。它們被村民拿走,用作建房的石料。這件蟬冠菩薩像被斷成三塊,被三個家庭拿走,其中一塊用在了豬圈圍墻上……文物工作者花費數(shù)年,將這些佛像殘塊陸續(xù)找到,拼接修復(fù)。蟬冠菩薩像是其中最精美的一件,它被收藏在博興縣文物管理所內(nèi)。
1994年,博興縣文物管理所被盜,蟬冠菩薩像不翼而飛。它出現(xiàn)在英國文物交易市場,被日本美秀博物館購得。后來,經(jīng)過多次談判,日本美秀博物館同意將其歸還給中國。2008年,菩薩像重歸故里,入藏山東博物館。因為這一段傳奇經(jīng)歷,它被大家評選為山東博物館“最具故事魅力的文物”。
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璀璨的文物,每一件流失文物的回歸,都牽動著無數(shù)國人的心。
這位身穿戎裝的武士器宇不凡:他手握寶劍,怒目圓睜,站在一頭神牛上,頭上還立著一只鳳凰。
這件精美的石刻,在20世紀90年代被盜賣到海外。后來經(jīng)我國政府的交涉,美國將其歸還。聽聞這一消息的美國大收藏家安思遠,將另一件肩臥青龍的武士石刻無償捐給我國——這兩件石刻原本就是一對。
2009年,美籍華人收藏家將九件秦公晉侯青銅器捐贈給我國。這些青銅器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是研究秦國早期歷史乃至中華文明史的珍貴史料。
圓明園曾是清代的皇家園林。在19世紀的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英、法兩國聯(lián)軍劫掠并縱火燒毀了這座富麗堂皇的“萬園之園”。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本是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一部分,后來被侵略者帶走,流落到世界各地。近些年,部分生肖獸首陸續(xù)回到祖國,有的是花巨資購得,有的是華人捐贈,有的是外國友人歸還,但蛇首、雞首、狗首和羊首仍然下落不明。
看到上面已經(jīng)回家的國寶,同學們是不是感慨萬千?你還知道哪些國寶回家的故事,記得跟我們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