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0月,蘇聯發(fā)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火星探測器——火星1A號探測器。
人類為什么要探索火星?因為火星有著和地球類似的生活環(huán)境。比如火星也有分明的四季;比如火星上有一個直徑80千米的冰坑,而水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關鍵因素;再比如盡管火星的大氣稀薄,但重力比地球小得多,即使穿著厚重的太空服也可以輕松行走……所以,火星會成為人類的新家園嗎?還有哪些宇宙規(guī)律沒有被發(fā)現?……這些都吸引著人類不斷求索。
1996年11月,美國宇航局發(fā)射了火星全球勘測者探測器,并在2001年完成了地圖繪制的任務。火星全球勘測者在太空中工作了10年,直到2006年11月2日失去聯系而結束。
2003年,美國宇航局發(fā)射了兩臺相同的火星探測漫游者——勇氣號和機遇號,主要任務為搜索和辨識巖石土壤中的水活動跡象,以及探測著陸區(qū)周圍的礦物分布、地形地貌等。
2020年,中國火星探測器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并于7月23日成功發(fā)射?;鹦蔷嚯x地球最遠距離達到4億千米,最近在1億千米以內,探測器需飛行約7個月才能抵達?!疤靻栆惶枴比∶谇拈L詩《天問》,它帶著中華民族對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踏上追尋科學真理的漫漫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