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的將軍杞子,怎么會駐守在鄭國?這要從秦國上一次侵襲鄭國說起。
秦和晉原是一對關系很鐵的盟友。有一個成語叫作“秦晉之好”,用來形容兩姓聯(lián)姻。這個典故就出自春秋時期秦國和晉國互通婚姻。比如公子重耳就娶了秦穆公的女兒,在老丈人的扶持下回國當了晉文公。有了這層姻親的關系,兩國自然成了一對鐵桿盟友。
晉文公要攻打鄭國,邀請秦穆公發(fā)兵相助。兩大強國的軍隊把鄭國團團圍住。眼看國家危在旦夕,一個叫燭之武的鄭國人奉命來到秦軍大營,替秦穆公分析起了秦國攻鄭的利弊。
燭之武說,鄭國與秦國相隔遙遠,中間隔著一個龐大的晉國。假如鄭國被滅亡了,秦國也不能繞過晉國分到好處,鄭國的土地只能白白便宜晉國。晉國占有了鄭國,只會變得更加強大。如虎添翼的晉國就在秦國身邊,有這樣一個強悍的鄰居做伴,對秦國有什么好處呢?
聽了燭之武的話,秦穆公驚出一身冷汗,他不再顧及什么“秦晉之好”,留下杞子等人駐扎在鄭國,幫助鄭人守御,自己則率領大軍回國。晉文公見秦國退兵,也不得不罷兵回國?!扒貢x之好”就這樣出現(xiàn)了裂痕。
兩年后,晉文公和鄭文公先后去世,杞子建議秦穆公趁機發(fā)兵攻鄭。秦穆公便趁晉、鄭兩國國喪,起兵偷襲鄭國。而這一次挺身拯救鄭國的,換成了一位販牛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