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俸寧 楊巧巧
(重慶市兩江巴蜀初級中學校)
初中物理課堂的實驗教學主要分為: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隨堂實驗三種形式。其中,學生分組實驗是指教師依據(jù)課程標準,有計劃地設計實驗內(nèi)容、系統(tǒng)地訓練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習慣的教學方式[1]。由于受到環(huán)境、資源和教師等方面因素制約,初中物理分組實驗課的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本文擬采用霍爾三維結構的思想和方法,構建初中物理分組實驗課的精準教學框架。
作為教學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情的精準把握對整個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都顯得尤為重要?,F(xiàn)階段,大部分教師對學情分析的把握主要以個人教學經(jīng)驗為主,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的認知與技能水平,但仍然局限于宏觀層面。由于不同班級的成員組成往往不同,同一班級內(nèi),不同學生的水平也參差不齊;因此,基于個人教學經(jīng)驗的學情分析在微觀層面上仍然難以準確把握學生的學情。
物理分組實驗課是提升學生科學探究水平和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由于受場地、器材、課時與教師精力等因素的影響,在實際教學中,實驗課往往受不到應有的重視,大多數(shù)實驗課都是為了得出結論而做實驗,在得出結論后也就草草收場。
物理課程應該注重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結合,構建多元化、發(fā)展性的評價體系,以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提高和教師的不斷進步[2]。由于沒有行之有效的技能測評制度,教師往往只能用“實驗題”的正確率作為實驗課的教學反饋。這種單一的教學反饋使教師很難準確地判斷學生現(xiàn)階段的學習情況,為后續(xù)的教學埋下了諸多隱患。
精準教學用流暢度(Fluency)作為評估指標,流暢度不僅注重學生學習表現(xiàn)呈現(xiàn)的準確度(Accuracy),更注重學生學習表現(xiàn)的速度(Velocity),即:
Fluency=Accuracy+Velocity
這種基于行為主義的教學方法能夠很好的解決現(xiàn)行初中物理實驗課中出現(xiàn)的“入口不精準、過程不精準、出口不精準”現(xiàn)象,并且有助于提升課堂效率。
霍爾三維結構是一種系統(tǒng)工程方法論。霍爾三維結構將系統(tǒng)工程活動分為7個階段和7個步驟,并考慮了完成這些階段和步驟所需要的知識、技能與方法,如圖1所示。
圖1 霍爾三維結構示意圖
霍爾三維結構雖為系統(tǒng)工程方法,但其思想和方法卻對教育教學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諸多學者運用霍爾三維結構的思想和方法,結合具體教學理念,能夠構建起高效、實用的教學模式。[3]
時間維主要包括實驗課從設計至測評結束的所有教學過程,涵蓋一堂完整初中物理實驗課的所有環(huán)節(jié),包括教學設計、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收集數(shù)據(jù)、分析論證、得出結論、交流評價和測評反饋等9個階段。
邏輯維是按照教學過程進行實驗教學后,學生應該提升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主要包括:觀察能力、知識掌握、規(guī)劃能力、操作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和交流能力。與霍爾三維結構中時間維和邏輯維一對一的關系不同,本文的時間維和空間維的關系為一對多。不同階段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點,如表1所示。
能力維主要考慮完成一堂實驗課所需要的知識、方法和設備,包括:數(shù)據(jù)、實驗設備、多媒體、教學原理和教師經(jīng)驗五個部分。
表1 不同階段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能力
圖2 初中物理分組實驗精準教學框架示意圖
運用霍爾三維結構的思想和方法,將初中物理實驗課分為教學過程、教學效果和教學支撐三個維度,構建了以數(shù)據(jù)、硬件和教師為主導的精準教學框架,如圖2所示。該框架明確了各個教學階段所要達到的教學效果,并為達到教學效果提供了科學、精準的教學支撐,很好地解決了“三不準”現(xiàn)象,為初中物理分組實驗的精準教學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