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工作室
【讀·古詩原文】
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
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
孤帆一片日邊來。
【讀·古詩譯文】
1. 天門山:位于今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shè)的門戶,天門由此得名。
2. 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
3. 楚江:即長江。因為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4. 開:劈開,斷開。
5. 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zhuǎn)向北流。
6. 回:回漩,回轉(zhuǎn)。
7. 兩岸青山:分別指東梁山和西梁山。
8. 出:突出,出現(xiàn)。
9. 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遠遠望去,仿佛來自日邊。
長江猶如巨大的斧子,將天門山一分為二,碧綠江水向東流到此回旋澎湃。詩人乘舟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出現(xiàn)再視線中,越來越近。
【讀古詩 學(xué)寫作】
動起來,更精彩
小伙伴們,大千世界中,景物有靜態(tài)的,也有動態(tài)的。你更喜歡哪一類呢?
從這首詩來看,詩人李白更喜歡動態(tài)的景物。你瞧,這首詩寫了碧水青山,白帆紅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絢麗的畫面。但這畫面都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我們讀著詩,仿佛也和詩人一起乘坐在小舟上,看見山斷江開,看見東流水回,青山相對迎出,孤帆日邊駛來。在景物的描寫中,詩人用了六個動詞“斷、開、流、回、出、來”,把天門山這一處的景物寫得壯麗、生動。
讓景物動起來,更精彩。如何才能讓景物動起來呢?送你三個錦囊妙計。
妙計一:景物本身會動的,直接寫出景物的動作。“藍藍的天空中,飄來了一朵朵形狀各異的白云,他們像魔術(shù)師一樣,一會兒變成小狗,一會兒變成蝴蝶,一會兒變成棒棒糖,可愛極了?!边@段話中的白云本身就會動,我們可以直接寫出云朵的動作——飄,因為白云的飄動,云朵還會發(fā)生變化,因此可以繼續(xù)寫出白云變成了什么,“飄”“變成”兩個動詞就形象地寫出了云朵的動態(tài)美。
妙計二:景物本身不會動,怎么辦?借助外力幫助景物動起來唄!“一陣陣微風(fēng)吹過,綠油油的小草在微微地向我們點頭。”“嫩綠的小草在大雨的洗禮下低下了頭?!蹦惆l(fā)現(xiàn)這兩句話中的妙處了嗎?這兩個句子描寫的景物都是小草,可是小草本身是不會動的,只有借助風(fēng)和雨這兩種外力才能動起來,所以,我們在描寫景物的動作時,還可以借助外力讓景物動起來,寫出景物的動態(tài)美。
妙計三:哈哈,要是碰上大山、石頭……無論如何也動不了,怎么辦?要么可以讓他們周圍的景物動起來,例如:“白云籠罩著山頂,仿佛給他戴上了一頂帽子?!薄傲魉谑^邊環(huán)繞嬉戲,故意和他逗趣,可他仿佛生氣了,理也不理水花的呼喚?!边€有一個終極方法就是——你自己動起來。當你運動觀看靜物的時候,他也會隨著你動起來哦!就像詩中的詩人乘舟而行,天門上仿佛也夾道歡迎他呢!當你在車上看窗外的風(fēng)景時,它們一定也在隨著你旋轉(zhuǎn)、奔跑……
試試看,讓景物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