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煲?/p>
蘇東坡是一個妙人兒。他是大詩人、大文學(xué)家,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其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其文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這些,蘇東坡還多才多藝,書法乃宋四家蘇黃米蔡之首,繪畫上擅長畫竹,寫笑話、講笑話也是一絕。最妙的是,蘇東坡還是一位美食家,也就是民間所謂的吃貨。
我們從蘇東坡的詩詞里,就能品出別家詩人少有的煙火氣。譬如那首著名的《惠崇春江晚景》中說:“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笔V蒿又名青蒿、泥蒿、蘆蒿、藜蒿、水艾,蔞蒿剛生時柔嫩香脆,至今湘菜里還有一道泥蒿炒臘肉的名菜。蘆芽也稱荻筍、蘆筍、柴筍,即蘆葦?shù)挠籽?,也是一味食材。河豚就更不用提了,在中國、日本美食界至今享有盛譽(yù)。據(jù)宋人筆記說長江沿岸的老百姓吃河豚,“但用菘菜、蔞蒿、荻芽三物煮之?!弊x了這兩句詩,估計您也恍惚瞄到東坡哈喇子橫流的畫面。如果再算上前一句那只“春江水暖”的鴨子,這可就四道菜了,夠吃一頓。
還有那首《食荔枝》詩云:“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背岳笾退懔耍K東坡居然還提到另兩種嶺南佳果:盧橘、楊梅。這盧橘,東坡自己解釋是枇杷。《冷齋夜話》卷一載:“東坡詩:‘客來茶罷無所有,盧橘楊梅尚帶酸。張嘉甫曰:‘盧橘何種果類?答曰:‘枇杷是也。”不過據(jù)專家考證,盧橘指金橘,東坡應(yīng)該是搞錯了,不過后世以訛傳訛,盧橘(蘆橘)真的成了枇杷的別稱,東坡可謂“始作俑者”。
有時,吃貨蘇東坡也矯情?!皩幙墒碂o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弊x來您大概覺得大蘇是個素食主義者,其實大謬,東坡創(chuàng)造許多美食,除了東坡豆腐、東坡羹、東坡餅,還有東坡肉、東坡魚、東坡肘子等葷菜。我們回頭看下詩題《於潛僧綠筠軒》,原來這是東坡在拍和尚的馬屁啊。
蘇東坡還很有美食家的商業(yè)意識。他曾寫過《菜羹賦》和《豬肉頌》,以美食做大文章,乃古今第一人也。尤其這篇《豬肉頌》堪稱千古奇文,身為黃州地方官,東坡為豬肉做廣告,“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還不厭其煩在詩里教大家如何烹飪。
蘇東坡為美食立傳,也為自己的吃貨身份正名。他有篇《老饕賦》,開篇就自比庖丁和易牙,遍烹天下美食,感嘆“蓋聚物之夭美,以養(yǎng)吾之老饕”,洋洋自得,“引南海之玻黎,酌涼州之蒲萄?!睎|坡最后寫道:“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闊而天高?!币淮娚窦嬉淮载浀男蜗螅S然紙上。從此,吃貨有了另一個更有靈氣的別稱:老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