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德江
情感是人對待周圍現(xiàn)實和對待自身態(tài)度的一種穩(wěn)定而持久的體驗。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它的這一特點決定了藝術課堂教學所采用的方法要有別于其他學科。藝術更為講究的是情感的投入與心靈的交流,否則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美術是人類情感的溫床,是情感交流的場所。從某種程度上說,情感是美術教育的核心──美術教育即是情感教育。
但情感教育是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教師如何才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接受到這種情感教育呢?筆者認為,以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為載體,多點整合,多層推進,能有效加強情感教育,長足促進學生健康情感的發(fā)展。
一、心靈溝通 交流情感
小學生的基礎文化科學習是非常緊張的,部分學生已經(jīng)形成較獨立的個性,有自己的主張。既然藝術課不是考核項目,學生對藝術課的學習態(tài)度大部分決定于教師?!坝H其師,信其道?!彼宰鳛榻處?,上課先要做到抓住學生的心,讓學生接受你,才能接受你的課。情感,不會無緣無故地產(chǎn)生。所以,教師要善于采取靈活有效的策略,積極創(chuàng)設生動真切的情境,用真情去撥動學生內心的情感之弦。
(一)角色互換,拉近距離
努力改變“傳道、授業(yè)”的模式,把主角的位置讓給學生。不要讓學生產(chǎn)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項任務”這樣的錯覺。教師可以把課堂自己坐到學生中間去,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參與討論。從形式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營造一個愉快教學的氣氛,讓學生放松心情,帶著輕松愉快的情緒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體驗。當然這需要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提前預習。
如:一身廚師打扮的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今日的菜譜”(人教版小學美術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以下簡稱人教版二上)。面對色彩繽紛、形狀奇特、構思巧妙的各種菜肴、點心和水果拼盤,學生仿佛一下子走進了神奇美妙的菜譜世界,目不暇接,贊不絕口……教師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暢談菜譜之美,交流欣賞感受,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對各式菜譜的濃厚興趣,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作了成功啟動和必要鋪墊。
(二)傾聽心聲,教學相長
現(xiàn)代教學論指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tǒng)一,這種統(tǒng)一的實質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即相互之間交流、溝通及共同發(fā)展。
通常在上課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來暢所欲言。學生可以談自己在這堂課上的收獲,提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可以討論下一堂課怎么上,自己打算做些什么準備工作。給學生介入教學設計的機會。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著“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因為得到教師的尊重而增強自信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作為教師則從中得到了課堂的反饋信息,得以改進自己的教學。
二、巧用資源 積蓄情感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盡可能運用自然環(huán)境資源(如自然景觀、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如活動、事件和環(huán)境等)進行美術教學?!边@給師生的美術教學活動提供了廣闊的創(chuàng)造空間。同時,也要求廣大小學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使用好原有的課程資源,還必須積極開發(fā)新的課程資源,并加以有效整合、靈活運用。
如,筆者在《紙風鈴》(人教版一上)和《會搖的玩具》(人教版一下)教學中,啟發(fā)學生思考解決“如何將線穿過紙杯底、不讓杯子上下移動”和“怎樣讓紙圈搖起來”的問題時,請那些通過自主探索、獲得成功的學生做“小老師”,讓他們拿著自己的“杰作”上臺,為大家示范、講解。由于教師巧妙利用了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生成資源,在使學生體驗到了大膽探索、相互學習而取得成功的快樂和自豪的同時,難題也迎刃而解。
三、精心創(chuàng)作 表達情感
創(chuàng)作出一件美術作品并不是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也不是情感教育的終極目標,而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也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模式。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個人獨立創(chuàng)作、小組合作或師生合作等多種形式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不同材質帶來的新奇與樂趣,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如,在師生合作“大閘蟹”(《今天的菜譜》人教版二上)的過程中,師生分工明確,愉快合作。教師以飽含積極求美情感的言行作紐帶,隨時保持與其他學生的“熱線聯(lián)系”,多方引導學生大膽思辨,精心創(chuàng)作,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與眾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這樣,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得到了大力培養(yǎng),藝術情感之花也得到了茁壯成長。
同時,教師切實以人為本,采取活化教材、拓展教材、整合教材等多種積極策略,讓教材“站起來”“動起來”“唱起來”,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參與美術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內心情感的興趣。在教《漂亮的杯子》《茂密的花》《大樹的故事》《下雨啦》(人教版二下)等內容時,教師能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既作線形的深入,又作點上的泛化,把一課內容分成有共同主題統(tǒng)領的幾課時完成,又注重美術與音樂、語文、科學等學科的有機整合。
美術課堂上的情感教學的手法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即真誠。而真誠則源于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當你對教學有執(zhí)著的追求,千變萬化的情感教育手法就會應運而生。當然,我們還需要樹立大美術教育觀,立足小學美術課堂,積極向外拓展和延伸,大力開發(fā)并有效利用各種美術課程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校外美術活動。這樣,課內外相互配合和補充,形成美術教育的合力,以此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多元化目標,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這里我只是總結了教學中的一些膚淺的體會,愿同行們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