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海麗
摘 ?要:閱讀是學生打開世界之窗的一把鑰匙,它既能夠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其見識,而且在學生思想、情感等方面發(fā)展也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梢?,閱讀能力關乎著學生今后的語文素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對于小學生來說,具備一定的閱讀能力,不僅可以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語感,而且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有著深遠影響。
關鍵詞:閱讀能力;個性化;課外閱讀
從閱讀的本質(zhì)來看,閱讀活動是學生與文本形成對話、交流的過程,它既是學生接收信息、拓寬視野的迫切需要,同時,也能夠讓學生了解到作者的價值觀和思想情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鑒賞能力。對于每個學生來說,閱讀能力不可謂不重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項基本任務,而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的指導,更需要學生的主動,兩者缺一不可。從以往的教學實踐來看,學生的閱讀能力遇到了“瓶頸”,進不能深入感悟,退不能自圓其說,再加上教師教學方法的落后,導致閱讀教學效率停滯不前。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一方面,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和豐富的知識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另一方面,學生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閱讀中發(fā)展自己的個性,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诖耍疚木蛷摹熬珳书喿x、個性化閱讀、課外閱讀”三個角度入手,具體闡述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一、精準閱讀
精準閱讀是一種以知識點為核心的閱讀方法,同時也是讓學生得以深入理解文章,體會文章情感內(nèi)涵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古詩文的教學中,要讓學生從細微入手,引導其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句,并通過有效的問題加以引導,從而解決學生思維的困惑。另外,也要讓學生在反復閱讀中自主感悟文本的深刻內(nèi)涵,并加入自己的情感認知,以增強對文本的認識。
例如:在學習古詩《憶江南》時,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我會以精準閱讀法來輔助教學。首先,我會以歌曲《憶江南》進行導入,讓學生通過歌曲來談一談對江南的印象,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以此來活躍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我會讓學生從題目入手,說一說對“憶”的理解,并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弄懂詩詞大意。進而,我會讓學生以精讀的方法再讀課文,抓住詩詞中的關鍵句子,嘗試總結(jié)詩詞的結(jié)構(gòu)和詞人的情感,比如,“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為對偶句,其中蘊含著紅和綠的映襯之美,“能不憶江南”中的“憶”字有點題的作用,同時,也寄托了詞人對江南的贊美和思念之情。最后,我會讓學生根據(jù)詩詞中所描繪的景物,想象畫面,從而感悟詩詞的魅力所在。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初步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提高其審美體驗。
二、個性化閱讀
個性化閱讀是指對所閱讀的文本及文本所涉及的人生、自然現(xiàn)象等有獨特的感悟,進而在閱讀中形成創(chuàng)意意識和個性化思維。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性優(yōu)勢,讓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顯出的閱讀,賦予文本獨特的個人見解,讓學生暢所欲言,并通過有效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觀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個性化思維。
例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課內(nèi)容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會以個性化閱讀為教學理念和方法來展開教學。首先,我會以2008年汶川地震的視頻進行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揭示課題。之后,我會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解決生字問題的同時,對文章內(nèi)容有初步的認識。進而,我再以問題加以引導,如,“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父親了不起在哪里?兒子了不起在哪里?”讓學生品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問題的答案,在課堂上發(fā)言。最后,為了加深學生對文章情感的認知,我會創(chuàng)設合理的表演情境,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將內(nèi)容編排為情景劇,從而達到豐富學生情感體驗,促進其個性化發(fā)展效果。
三、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是閱讀能力提高的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方法,它既能夠有效彌補課內(nèi)閱讀的不足,而且有助于豐富學生視野,提高其認知。具體到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課外閱讀,一方面,有利于語文課程構(gòu)成開放性的學習領域,另一方面,對名著及其文化故事的導讀,可以提升學生的人生境界,提高人文修養(yǎng)??梢?,課外閱讀對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意義。
例如:在學習“孔子拜師”這一課內(nèi)容時,為了提高學生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其閱讀能力,我會開展以故事講解為主的課外閱讀活動。首先,我會以《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的背誦進行導入,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接著我會以身作則,為學生講述孔子的相關故事,比如,“因材施教”的由來,起好榜樣作用,之后,讓學生相互交流、互動,搜集相關資料,在課堂上進行故事講解比賽,從而有效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另外,我還會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為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閱讀習慣的同時,也能夠提高其人文修養(yǎng)。
綜上所述,閱讀能力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對于小學生而言,閱讀能力對其能否進一步展開探究性學習至關重要。因此,作為一線語文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既要以促進學生發(fā)展為主要目標,也要懂得居安思危。換句話說,在努力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要不斷地豐富自身的專業(yè)水平,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從而促進師生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馬成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82-83.
[2]段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我見[J].文學教育(下),2019(11):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