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兆鵬
山楂是我國特有的藥果兼用樹種,平邑縣栽培山楂歷史悠久適應能力強,廣泛分布于山地、丘陵等地區(qū)。平邑縣作為全國水果百強縣,是山楂的原產(chǎn)地和主產(chǎn)區(qū),常年山楂種植面積5.3萬畝,年產(chǎn)量12.55萬噸,占山東省山楂產(chǎn)量的三分之一,“天寶山山楂”被國家農(nóng)業(yè)部認證為國家地理標志產(chǎn)品。平邑山楂主要品種有:大金星、大棉球、歪把紅、糖球、小金星、草紅、大五棱等。其中大棉球、大金星,被譽為沂蒙大山楂,色澤紅或淡紫色,有蠟光,肉質細密、上乘,成熟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果重大概在12.5至14克,為提高山楂品質和產(chǎn)量,現(xiàn)結合工作實際總結平邑山楂的優(yōu)質高產(chǎn)栽培技術如下。
一、加強土壤肥水管理,促進山楂植株生長
1、加強土壤管理
為滿足山楂生長的水、肥、氣、熱的條件,有效改良和熟化土壤,充分提高土壤肥力,土壤肥沃度的最有效方法是施用有機肥料,一般情況下,山楂在萌芽前追肥,這一期間需要大量氮素營養(yǎng)。但最好是腐熟后的農(nóng)家肥,深翻表層土壤,加強日照,多次耕鋤,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和土肥充分混合,促進樹體生長。在生長期追N肥和P、K肥配合使用,可有效促進花芽分化和果實快速生長。從8月一直到采收的這個階段,是山楂生長、高產(chǎn)的的關鍵期,更應增施N、P、K肥,達到高產(chǎn)目的。
2、及時施足基肥
及時補追酸性和低堿性的肥料,并且要求肥力緩和、肥效較長的品種,以補充樹體營養(yǎng)。基肥以腐熟有機肥為主,每畝開溝施有機肥3500kg,加施純氮(N)10kg,過磷酸鈣50kg,鉀肥(K2O)40kg。在山楂每個生長周期要追肥3次,在生長前期要稍微頻繁一些,分別是在每年3月中旬山楂開始過冬恢復生產(chǎn)時,補充樹體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每株追施純氮(N)0.6kg;謝花后每株施純氮(N)0.3kg,以提高山楂坐果率。7月下旬花芽分化前每株施純氮(N)0.3kg,過磷酸鈣1.50kg,鉀肥(K2O)0.4kg,以促進山楂果實生長,提高果實品質。
3、合理澆水促進土壤養(yǎng)分吸收
山楂樹灌水后,水分比較容易被吸收,能充分滲入根系分布層中。因此,山楂樹種子在播種下地2至3小時以后,樹盤挖坑,及時澆水,未成年果樹澆水時,可深灌30cm至40cm左右,成年果樹大概灌深在60cm至70cm,一般每個生長周期要澆4次水。此外,為促進肥料的充分吸收與利用,春季在追肥后澆1次水,并花后結合追肥再澆水1次,以充分提高山楂坐果率,促進花芽分化及果實的快速生長;為確保樹體安全越冬,冬季越冬期要澆封凍水,若遇到春秋干旱情況,應結合平邑縣氣候與實際降水情況,適當增加或減少澆水次數(shù)。
二、提高整形修剪質量,改善園區(qū)山楂生長環(huán)境
1、山楂樹的整形修剪
基于山楂樹干性強、層性明顯和喜光的特點,應采用主干疏層形和自然開心形。按照少主枝、少側枝、多枝組的原則,定干高度控制在45cm左右,冠徑、樹高控制在35cm左右,樹層間距14cm左右,以確保通風、透光良好,結果空間大的需求。但由于山楂樹的整形修剪比其它果樹的修剪復雜,因此,在考慮其生長結果、栽植密度、立地條件和自然環(huán)境條件外,還應按種類和品種特性、環(huán)境條件、肥水管理水平、樹勢、枝勢特點等因素靈活掌握,以達到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立體結果的目的。因此,在山楂高產(chǎn)栽培技術中,應避免重剪、多截的現(xiàn)象,以免影響成形和結果速度,導致產(chǎn)量下降。但如果不剪,而樹形雜亂,樹體結構不合理,出現(xiàn)早結果,低產(chǎn)量現(xiàn)象,缺少合科學合理的枝組分布。
2、山楂樹的修剪,應以冬季為主,夏季為輔
山楂幼樹整形講究樹干要低,骨干枝開張角度要大,以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和空間;合理利用輔養(yǎng)枝,保持樹勢中庸健壯、樹冠內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山楂的大小年不明顯,只有保持中庸樹勢,才能獲得連年豐產(chǎn)。
3、夏季修剪
盡量避免反復摘心,應做到合理疏枝、拉枝,增加產(chǎn)量。每年5月份當山楂樹冠內心膛枝長到35cm左右時,為促進花芽形成,培養(yǎng)緊湊的結果枝組,應留25cm摘心,但在此過程中,應避免反復摘心、重度摘心,防止對母枝的生長量和生長勢產(chǎn)生抑制,造成產(chǎn)量下降;山楂抽生新梢能力較強,一般枝條頂端的2至3個側芽均能抽生強枝,每年樹冠外圍分生很多枝條,使樹冠郁閉,通風透光不良,應及早疏除位置不當及過旺的發(fā)育枝。對花序下部側芽萌發(fā)的枝一律去除,克服各級大枝的中下部裸禿,防止結果部位外移。夏季山楂樹修剪時一般在輔養(yǎng)枝上要進行環(huán)剝,寬度為被剝枝條粗度的1/10。同時,對生長旺而有空間的枝在7月下旬新梢停止生長后,將枝拉平,緩勢促進成花,增加產(chǎn)量。
4、山楂樹保溫
在我國的長江以北的地方,冬季氣溫寒冷,氣溫會降到零下,因此,應做好保溫措施,例如:建大棚、生爐子,提高山楂樹周圍的環(huán)境溫度。
三、增強病蟲害防治水平,提高山楂品質
山楂蟲害主要有紅蜘蛛、桃小食心蟲、桃蛀螟;病害主要有輪紋病、白粉病。山楂病蟲害防治要堅持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進行。山楂采收后,進行越冬期要及時做好冬季清園工作,及時清除園間雜草、殘枝、病葉,剪除病蟲枝,集中燒毀或將枯枝落葉埋入土中,減少越冬病蟲源,降低病蟲害基數(shù)。必要時可噴施殺蟲殺菌劑,清除越冬蟲卵,同時噴施葉面肥,補充樹體營養(yǎng),恢復樹勢增加樹體抗性。當發(fā)生病蟲害時,要及時進行藥劑處理。防治紅蜘蛛和桃蛀螟,可在蟲害發(fā)生時,用20%滅掃利乳油2500至3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4000至6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桃小食心蟲,用10%啶蟲脒乳油5000至6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0至40ml對水噴霧。防治輪紋病,用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0至500倍液噴霧,每隔7至10天噴一次;防治白粉病,從初發(fā)病時開始,至8月中旬,每10至15天噴灑1次56%嘧菌·百菌清水乳劑800至1000倍液或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
(作者單位:273300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