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凱
(青海省湟源縣人民醫(yī)院 急診科,青海 西寧)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作為臨床上一種由冠心病所引發(fā)的心功能不全臨床癥候群,其本質上屬于冠心病發(fā)展的嚴重階段[1]。目前伴隨著我國整體醫(yī)療水平的不斷進步,臨床上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與控制效果逐漸增加,進而導致該類型疾病的死亡率呈現(xiàn)逐年降低的趨勢[2]。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中,控制率的提高與致死率的降低能夠通過有效的預防來達到,在有效治療措施的配合下可進一步促進患者治療效果的提高[3]。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實際治療方法進行分析,旨在探討不同治療方法的臨床有效性,具體內容如下。
選擇2015 年5 月至2018 年3 月于我院接受急診治療的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50 例,通過隨機法分為75 例常規(guī)組與75 例實驗組。其中常規(guī)組男性47 例,女性28 例,年齡31~72 歲,平均(50.23±6.39)歲;實驗組男性42 例,女性33 例,年齡33~75 歲,平均(51.44±5.94)歲。納入標準為:①經過檢查后,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且合并有心力衰竭情況出現(xiàn);②以自愿為原則參與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合并存在嚴重臟器疾?。虎趯ο嚓P治療藥物過敏;③精神異常或有精神疾病史。經過對比后,兩組一般資料差異小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組:本組患者接受酚妥拉明靜脈滴注治療,注射用甲磺酸酚妥拉明(上海復旦復華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890046)規(guī)格為10 mg,通過靜脈注射5 mg;也可先注入2.5 mg,若反應陰性,再給5 mg。
實驗組:本組患者接受硝普鈉靜脈滴注治療,注射用硝普鈉(武漢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65354)規(guī)格為50 mg;需在使用前將本品50 mg 與5 mL 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進行溶解,稀釋后250~1000 mL 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在避光輸液瓶中靜脈滴注;開始按體重每分鐘0.5 g/kg。根據治療反應以每分鐘0.5 g/kg 遞增,逐漸調整劑量,常用劑量為每分鐘按體重3 g/kg,劑量為每分鐘按體重10 g/kg。
待所有患者相關癥狀緩解及血壓穩(wěn)定后,還需再用藥3 d 方可停止使用。
(1)對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評價標準為:顯效,經過治療后患者心力衰竭癥狀基本消失,進行體力活動后心率穩(wěn)定,心功能改善程度達到1 級,可食用含鹽食物;有效,經過治療后患者心力衰竭癥狀得到一定改善,心功能也得到一定改善,可食用低鹽食物;無效,治療前后,心力衰竭癥狀及心功能無變化,或有加重情況出現(xiàn)。治療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2)對患者心功能改善情況進行判斷,心功能參考指標為:左室射血分數(LVEF)、左室舒張末內徑(LVEDD)、左室收縮末內徑(LVESD)。
將數據納入SPSS 21.0 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 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過對比后,發(fā)現(xiàn)相較于常規(guī)組,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更高,組間差異大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常規(guī)組與實驗組臨床治療有效性對比情況(n, %)
經過對比后,發(fā)現(xiàn)相較于常規(guī)組,實驗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改善情況更好,組間差異大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常規(guī)組與實驗組心功能指標變化對比情況
表2 常規(guī)組與實驗組心功能指標變化對比情況
組別 例數 LVEF(%) LVEDD(mm) LVESD(mm)實驗組 75 48.29±5.11 54.39±4.28 35.87±5.23常規(guī)組 75 36.41±6.07 61.69±3.55 42.55±5.18 t 12.966 11.369 7.859 P 0.001 0.001 0.001
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患者靜脈回心血量無法充分排出心臟,進一步導致靜脈系統(tǒng)出現(xiàn)血液淤積情況,致使動脈系統(tǒng)血液灌注不足,最終引發(fā)心臟循環(huán)障礙癥候群[4]。在臨床上冠心病屬于引發(fā)心力衰竭的重要病因,兩種疾病聯(lián)合發(fā)作后會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甚至會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5]。因此需采用有效的方法進行治療,以促進患者心功能改善。
酚妥拉明是一種具有競爭性的非選擇性α1與α2受體阻滯藥物,而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酚妥拉明雖然能夠對小動脈進行擴張,使得心臟左室后負荷得到降低,且具備一定正性肌力作用,但由于該藥物臨床治療效果難以達到預期,同時還可能會導致心動過速及低血壓情況發(fā)生,因此需采用其他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6]。
硝普鈉對于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發(fā)現(xiàn)于上世紀,其屬于一種亞硝基鐵氰化鈉二水合物,同時該藥物能夠直接作用與動靜脈血管床,是一種強力動脈擴張劑[7]。相較于酚妥拉明而言,硝普鈉使用方便,經過靜脈滴注后起效迅速,屬于各種高血壓急癥的首選藥物,對于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具有顯著臨床治療效果[8]。
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94.7%,常規(guī)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為81.3%,經過對比后相較于常規(guī)組,實驗組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更高,組間差異大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同時實驗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改善情況更好,組間差異大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臨床治療過程中,可通過硝普鈉靜脈滴注取得更為有效的治療效果,該治療方法不僅能夠促進患者心功能的改善具,還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具備較高的臨床使用價值與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