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彩偉
摘 要 在農業(yè)種植中,甘蔗是主要的經(jīng)濟作物,是我國制糖產業(yè)的重要原料,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除了制糖外,蔗渣可以造紙和發(fā)電;廢糖蜜還是食品加工、制造乙醇的原料。但是,當前甘蔗種植中面臨著勞動力不足、甘蔗產量不高及病蟲害頻發(fā)的問題。因此,相關種植部門和人員要根據(jù)面臨的問題,積極采取對策,應用先進科技,以實現(xiàn)甘蔗高產栽培的目標?;诖?,就甘蔗高產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措施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 甘蔗;高產栽培技術;機械化;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566.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0.021
甘蔗屬禾本科甘蔗屬,是多年生高大實心草本。甘蔗外形為圓柱形,一般高3~6 m,莖直立、分蘗、叢生、有節(jié),外皮常為紫色或綠色。甘蔗一般種植在光照充足、水源充沛、土壤肥沃且季節(jié)溫差大的地方,我國廣西、廣東、福建、海南等地都有大面積種植。此外,甘蔗加工的主產品蔗糖及其副產品都有較高的經(jīng)濟價值,國內市場需求極其廣闊。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甘蔗面積在不斷擴大,但是質量與產量并不高。因此,種植人員要不斷探索適宜的甘蔗高產高糖栽培技術,結合甘蔗機械化種植與科學病蟲害防治,提升甘蔗產業(yè)的規(guī)模和效益。
1 甘蔗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為了實現(xiàn)甘蔗的高產高糖,種植人員要按照以下要點進行甘蔗栽培工作。
1.1 選擇良種,適時種植
在甘蔗種植中,良種是保障甘蔗高產高糖的前提。1)要根據(jù)種植地區(qū)的環(huán)境條件,選擇適合的甘蔗品種。2)品種需具有高產、高糖、抗病性強的特點。目前在廣西主產區(qū)較為成熟的栽培品種有桂糖42號、柳城05/136、粵糖93/159。3)選擇適當?shù)姆N植時間。一般按季節(jié)分為秋植蔗、春植蔗、冬植蔗,從10月至次年的3月均可種植。但要注意的是,春植蔗和冬植蔗因為季節(jié)問題容易受低溫和干旱的影響,因此還需在種植完成后覆上一層地膜,以保持土壤水分及溫度[1]。
1.2 機械深耕,精細整地
甘蔗種植前,先做好整地工作。使用機械對地塊進行深耕深松,一般深度在35~50 cm,以保證保水保肥,促進甘蔗根系發(fā)達,防止甘蔗倒伏;選用大型拖拉機進行翻犁;翻犁完成后可根據(jù)土壤狀況曬土1~2周,提高土壤活性,減少板結。隨后旋耕耙地2次,使土壤松碎、平整。
1.3 機械種植,保障質量
種植人員要做好播種工作:1)選好播種時間,一般不宜超過3月中旬,以保證甘蔗的生長期,為高產打下基礎。2)準備高質量的蔗種。適合機械種植的蔗種一般長1.5 m,種植前除去有病蟲害的蔗種,剝好蔗葉備用。在種前先調試種植機,試種1~2行,檢查下種量和覆土深度。為了保障出苗,每667 m2下種量應在7 000~9 000芽,蓋土的厚度15~20 cm。為了方便后續(xù)機械管理和采收,種植行距1.2~1.4 m為宜。如果地塊較大(超過6.67 hm2),計劃采用大型機械進行大小行種植,一般小行間距90 cm,大行間距110 cm較好。3)播種完成后定期查苗補苗。種植完成后,馬上使用乙草胺進行噴施打封閉,防止草害。
1.4 科學施肥,機械管理
出苗后甘蔗的田間管理主要有施肥、培土、除草、排灌等工作。要根據(jù)甘蔗生長情況進行科學施肥:在施底肥時,一般是使用有機肥為主,加少量磷肥;而在甘蔗分蘗期時,通常以氮肥促進其分蘗;拔節(jié)時期使用氮肥和鉀肥為主,一般結合中耕進行機械施肥培土,
每667 m2使用100 kg的氮磷鉀含量45%的甘蔗專用肥。使用大型機械施肥培土效率高,肥料施用均勻。田間雜草生長過快不僅會影響甘蔗的營養(yǎng)吸收,還會滋生病蟲害,因此要定期進行除草。應根據(jù)雜草的類型選用合適的除草劑進行噴施,一般常用的除草劑有敵草隆、蔗農樂等,如果有頑固雜草香附子,可選用含有硝黃草酮的除草劑。地塊大,行距1.2 m以上可采用機械噴施,省時省工效率高。
1.5 中后期管理
在南方低洼地要開挖排水溝,防止內澇造成減產失收。干旱對甘蔗產量影響也很大,通過適當灌溉補水每667 m2可提高產量1.0~1.5 t。7—8月氣溫高、濕度大,容易產生各類病蟲害,中后期常見的病蟲害有螟蟲、蚜蟲、甘蔗粉蚧蟲、甘蔗薊馬、梢腐病、褐條病、葉斑病,應采取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防治。
1.6 機械收割,加大采收
為了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采用機械進行甘蔗收割。廣西目前已經(jīng)完成33.33萬公頃的甘蔗雙高基地建設,大多數(shù)甘蔗地小塊變大塊,土地平整,田間道路完善,為機械采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采收前種植人員應進行錘度測量,確定甘蔗成熟,接著與機收服務隊、當?shù)靥菑S農務進行協(xié)調,并根據(jù)天氣預報制定好收割方案;要根據(jù)甘蔗行距、地塊狀況、道路情況選擇大小合適的收割機進行作業(yè),以提高收割的效率;操作機手要提高收割技巧,調試好機器,以提高收割質量,減少甘蔗雜質,避免漏蔗掉蔗,保障蔗農和糖廠的利益。
2 甘蔗常見的病蟲害與防治措施
在甘蔗種植中會遇到諸多病蟲害問題,為了保證甘蔗的質量與產量,還要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2.1 甘蔗常見病害類型及防治措施
2.1.1 赤腐病
赤腐病是常見的甘蔗病害,其病源是鐮孢炭疽菌,主要通過風雨、昆蟲等進行傳播,一般會為害甘蔗葉片、莖、根部分。甘蔗感病初期癥狀并不十分明顯,主要是發(fā)病處莖肉變紅且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斑點,隨著病癥加重,患病部位逐漸變得暗紅,并不斷下陷、枯死。在一些低溫濕潤、蚜蟲等病蟲多的地方,甘蔗患赤腐病的概率更高,傳播速度更快。因此,甘蔗赤腐病防治時要做到以下要點:1)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種植,以減少甘蔗赤腐病的發(fā)生概率;2)可用石灰等對種植區(qū)域進行消毒,以消滅赤腐病病菌;3)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感染赤腐病的甘蔗苗時,要及時對甘蔗苗進行脫毒,即將染病的部位剔除,防止其蔓延擴散[2]。
2.1.2 鳳梨病
鳳梨病也是常見的甘蔗病害。鳳梨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主要病原體是奇異長喙殼菌,會為害甘蔗種苗,使其無法萌芽和正常生長。當甘蔗感染鳳梨病時,會出現(xiàn)紅色斑塊,隨著病害加重,其感染部位會逐漸中空,且從發(fā)紅變成發(fā)黑,輕則使甘蔗生長變緩,重則導致甘蔗死亡。因此,要做好甘蔗鳳梨病的防治工作:1)選擇生長快、抗病性強的甘蔗品種進行種植;2)做好甘蔗的種莖剝殼工作;3)對甘蔗種莖進行消毒,可選用500倍的多菌靈溶液浸泡10 min。
2.1.3 梢腐病
甘蔗梢腐病主要為害甘蔗的嫩葉、梢頭等部位,一般是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發(fā)生,主要癥狀為發(fā)病處呈現(xiàn)白色斑點,并褶皺、變形,逐漸腐爛死亡。防控舉措如下:1)及時發(fā)現(xiàn)病株并徹底銷毀,以防感染擴散;2)做好甘蔗的日常管理,保障甘蔗地通風、透光,使甘蔗更好地進行光合作用,茁壯生長;3)做好施肥工作,及時給甘蔗生長提供養(yǎng)分,并提高其抗病害能力;4)當發(fā)生梢腐病時,可以選用50%的苯萊特可濕性粉劑1 000~1 200倍液進行防治[3]。
2.2 甘蔗常見蟲害類型及防治措施
在我國甘蔗種植中,會對甘蔗造成為害的病蟲多達400 種,為害程度較大的主要是螟蟲、蚜蟲等。
2.2.1 甘蔗螟蟲
甘蔗螟蟲又叫鉆心蟲,會破壞甘蔗蔗莖組織,使蔗莖易折斷,從而影響其正常生長??赏ㄟ^以下方式對螟蟲進行防治:1)選用無蟲害的蔗種,用石灰水浸泡進行殺蟲消毒,再進行種植;2)可以通過保護釋放其天敵的方法控制螟蟲的數(shù)量,螟蟲天敵有赤眼蜂、絨繭蜂、剪刀蟲等;3)使用螟蟲性誘劑,降低螟蟲交配率,從根源上減少螟蟲數(shù)量;4)使用化學藥劑進行防治,如氯蟲苯甲酰胺類殺蟲劑。
2.2.2 蚜蟲
蚜蟲又稱膩蟲,是一類植食性昆蟲,具有超強的破壞性。甘蔗蚜蟲主要吸食甘蔗汁液,破壞甘蔗正常營養(yǎng)吸收,對甘蔗造成為害。若蚜蟲的排泄物殘留在甘蔗上,會引發(fā)甘蔗煤煙病。蚜蟲防治有采用以下措施:1)藥物防治,種植人員可選擇抗蚜威、吡蟲啉等藥劑進行防治;2)人工及時清除甘蔗上的蟲卵,以減少蚜蟲數(shù)量;3)可通過保護其天敵瓢蟲、寄生蜂等來對蚜蟲進行防治[4]。
2.3 應用無人機飛防技術
在進行甘蔗病蟲害防治時,除了傳統(tǒng)的方法外,還可以采用現(xiàn)代科技使用植保無人機進行防治,以提高防治效率。無人機具有高效、便捷、靈活、易操控的特點,只需將藥劑按照比例調好裝入藥箱,設定好程序,就可以進行大范圍噴藥防治。無人機飛防作業(yè)不僅防治效率高、成本低,還能解決人工缺少的問題,在病蟲害防治中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
3 結語
總的來說,在當前甘蔗種植中,種植人員應不斷完善甘蔗種植技術,同時也要加強現(xiàn)代科技的運用,推廣機械化種管收,降低種植成本,提高種植效益。此外,還要做好甘蔗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從而達到甘蔗高產高糖要求,帶動農戶和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馮淳熙.甘蔗高產栽培技術及其病蟲害防治對策[J].農家科技(中旬刊),2019(5):50.
[2] 韋秀嫄.甘蔗雙高栽培技術的實踐運用及病蟲防治探究[J].南方農業(yè),2018,12(29):36-37.
[3] 尹炯,李文鳳,羅志明,等.云南甘蔗病蟲害發(fā)生危害新特點及防控對策[J].中國農學通報,2018,34(32):119-124.
[4] 譚相彬.淺談甘蔗病蟲害防治技術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農村科學實驗,2018(7):75-76.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