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召喚,我必上?!弊?月以來,湖南響應黨中央號召,緊急部署,派出1498名精銳醫(yī)務之師,舉全省之力馳援湖北。在這支援助湖北抗擊疫魔的隊伍中,有一群年輕的醫(yī)護工作者格外引人關注。
在家長眼中,他們或許是不懂事的孩子,還被貼上了任性叛逆的標簽;在前輩面前,他們或許是獨生寶寶,身居桃園、不聞世事。但在疫情面前,他們挺身而出,逆行而上,直臨看不見的敵人。
少年有夢,青年逐夢。面龐稚嫩的他們,以勇氣和擔當,描繪著這個國家可期的斑斕未來。
隆回縣人民醫(yī)院
陳琳琳
“那天黃岡剛好下了很大的雪,我便帶著他趴在窗邊看雪景,幾分鐘后他終于下定了去ICU的決心。”
唯有完成使命才不負眾望
本報記者 董以良
1999年12月出生的陳琳琳,是隆回縣人民醫(yī)院消化內(nèi)科的一名護士,也是第二批支援湖北醫(yī)療隊中的一員。1月28日下午,醫(yī)療隊在長沙高鐵站集結(jié)出發(fā),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來到站臺為醫(yī)療隊壯行。
從長長的出征名單上發(fā)現(xiàn)這位剛滿20歲的姑娘是本次醫(yī)療隊中最小的成員后,省長點名表示記住了她的名字。
不是捧在手心的孩子
1月27日上午10點多,醫(yī)院下發(fā)通知,將選派8名護理人員赴湖北支援,陳琳琳第一個打電話向護士長羅宇眉報了名。
“20歲的年紀,在多少家庭里還是被捧在手心里的孩子,可她一點猶豫都沒有?!绷_宇眉毫不掩飾對陳琳琳的贊賞,雖然年紀小,但業(yè)務能力強,在工作中總是最優(yōu)秀的那一個。
在隆回開往邵陽的高鐵上,陳琳琳給媽媽發(fā)去了微信,告訴媽媽自己去支援湖北的事,為了緩解氣氛,她發(fā)了幾個可愛的表情包。
雖然很震驚,但了解到女兒的出征意愿非常堅決,媽媽最終選擇理解和支持。為了讓家人放心,陳琳琳回了一句:“媽媽,我不怕!”
和患者在窗邊看雪景
湖南第二批支援湖北醫(yī)療隊的支援地是湖北黃岡,1月31日,陳琳琳和醫(yī)療隊隊員們在大別山區(qū)域醫(yī)療中心開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剛開始比較艱苦,每次下班渾身衣物都是濕透的,后來慢慢也習慣、適應了?!标惲樟仗寡?,隔離病房的氛圍要比想象中好一點。“大部分都是輕癥患者,得知我們是湖南過來的,大家都很有禮貌?!?/p>
令陳琳琳印象最深的,是14床的一位大叔。2月15日,陳琳琳需要協(xié)助醫(yī)生將這位胃潰瘍的患者轉(zhuǎn)到重癥監(jiān)護室。由于不熟悉環(huán)境,她提前將路程熟悉了一遍,順便了解了重癥監(jiān)護室的情況。
“我要怎么跟家人說我進了ICU啊?”大叔有些抗拒?!拔覄倓?cè)CU看了,那邊的環(huán)境和這邊差不多,一點也不可怕?!标惲樟詹煌5貙捨恐笫逄岢鲂枰偎伎紟追昼?。
“那天黃岡剛好下了很大的雪,我便帶著他趴在窗邊看雪景,幾分鐘后他終于下定了去ICU的決心?!?/p>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改變了大叔的想法,但陳琳琳相信,那天的雪景,讓她和患者的感情更加親密了。
衡陽市中醫(yī)醫(yī)院醫(yī)療隊
“隔離病房,沒有護工,沒有陪人,我們就是病人的保姆和家人?!?/p>
12朵金花綻放在黃岡大地
本報記者 姚瑤
熱辣如火,柔情似水,這是湖湘兒女的標志。而在這其中,也包括來自衡陽市中醫(yī)醫(yī)院的12個女孩。她們中年齡最大的39歲,最小的21歲,危難來臨時,眾女將帶著救死扶傷的信念,踏上了開往武漢的列車。
周湘是12朵金花里年齡最小的一個。1月23日下午,看到馳援武漢的召令,她第一個報了名。怕父母擔心,她不敢告訴家人,直到坐上了去武漢的火車,父母才知道。母親在電話里急得直哭,周湘說:“爸爸媽媽,對不起!救死扶傷是我的本職,哪怕我的力量微不足道,也要為祖國為人民盡一份力。”
同樣瞞著父母出征的還有ICU護士魏灼美。因為工作忙,魏灼美已經(jīng)連續(xù)8年沒回老家過春節(jié)了。這一次,明知馳援湖北會對不起剛做完手術的媽媽、對不起兩個需要她的孩子、對不起年邁的奶奶,她還是咬咬牙作了這個決定。
都說湘女多奇志,在黃岡大別山區(qū)域醫(yī)療中心隔離病房里,12位姑娘全力以赴,沖鋒在前。病人們有的要做血濾,有的上了呼吸機,還有的臥床生活不能自理,護士既要做好取咽拭子、打針等工作,還要為臥床病人喂飯、翻身、吸痰、清理排泄物……護理強度之大、風險之高,可想而知。
“隔離病房,沒有護工,沒有陪人,我們就是病人的保姆和家人?!标爢T王易深有感觸地說。還記得剛進隔離病區(qū)時,對疾病的恐懼加上陌生的環(huán)境,讓病人們都備感壓力。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楊前燦爺爺更是對陌生人的碰觸十分抗拒,他不吃不喝,就連打個針也要4名護士同時按住。但姑娘們沒有放棄。楊爺爺不愿擦洗,大家使盡渾身解數(shù),跟他“斗智斗勇”;不肯吃飯,大家就輪著哄。
在她們的精心照料下,楊爺爺?shù)牟∏橹鸩胶棉D(zhuǎn)。有一天,王易在給病人吸痰時,突然聽到背后叫:“王易。”她回頭一看,是楊爺爺!這個平時認不清人的老人居然記住了她的名字,還沖她笑,給她點贊!那一瞬間,王易覺得,所有辛苦都是值得的!
益陽市中心醫(yī)院
姚浩
“作為感染科護士,我責無旁貸?!?/p>
你好,小姚
本報記者 王燕
2月11日,姚浩作為湖南省第三批馳援湖北的益陽醫(yī)療隊中的一員,來到黃岡麻城縣人民醫(yī)院感染二區(qū)重癥隔離病房,開始了她的青春逆行。
29歲的姚浩是益陽市中心醫(yī)院的一名護士,平時活潑樂觀,是大家的開心果。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姚浩主動請纓投入到抗“疫”一線。她說:“作為感染科護士,我責無旁貸?!?/p>
經(jīng)過兩天緊張的培訓,姚浩將自己裹得像電影里的大白一般,進入了感染二區(qū)重癥隔離病房。
“你們好,我是今天值班的護士,我來自湖南省益陽市,我叫姚浩……”所有病人都給了姚浩回應,只有9床的大叔,完全不理會姚浩。
“叔叔好,我是今天負責該病房的護士,我來自湖南省益陽市,我叫姚浩……”姚浩笑著和9床的大叔重復了一遍??伤^都不抬。
姚浩明白,醫(yī)院很多患者是從社區(qū)、酒店結(jié)束隔離轉(zhuǎn)過來的,抵觸情緒較大。姚浩就和同事們想方設法去開導患者,為他們加油打氣,盡全力滿足他們的需求。
姚浩找來了9床叔叔的病例記錄——57歲的他已經(jīng)在病房住了7天。姚浩心想:大概是他害怕與孤獨吧。
“病患的心理護理也是很重要的?!睆哪翘炱?,姚浩和其他護士都格外關心他。
第二天中午,姚浩特意給9床叔叔送了米飯。9床叔叔看了一眼飯,不高興地說:“我不吃這個,我要喝粥吃面條?!币贫挍]說,立馬給他換了粥。
第四天,9床叔叔不說話,只是敲了敲窗戶。姚浩馬上走到他床旁,說:“叔叔,我給你打點熱水吧?!薄班拧!笔迨逍÷暤鼗卮?。
他又敲了敲玻璃,姚浩來到他床旁,他從褲兜里掏出十塊錢,說:“喂,湖南小妹,你能幫我買個指甲剪嗎?”
“醫(yī)院有免費提供的,不要您的錢。”聽到姚浩的話,9床叔叔第一次對姚浩笑了,連聲說謝謝。而這句謝謝讓姚浩開心了一整天。
“湖南小妹,我能給你們拍個照嗎?我想發(fā)給我兒子,告訴他湖南醫(yī)療隊真的很棒,我在這里挺好,讓他不用擔心。”9床叔叔像得到了糖果的孩童,十分開心。
得到同意后,9床叔叔一邊給護士們拍視頻,一邊說:“兒子,你看,知道我能吃,護士們還給我?guī)砹肆闶场x謝你們,真的很感謝……”這一刻,姚浩看到有眼淚在他眼中打轉(zhuǎn)。姚浩想,他應該是接受了湖南醫(yī)療隊,也接受了他自己患病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