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敏
摘要:要確保整體橋梁工程的合適性便需要對橋梁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進行提前防范,嚴格控制每個步驟,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便及時進行完善解決;同時,在橋梁工程的施工中需要與時俱進,利用先進的技術來保障與提升施工質量。
關鍵詞:水利工程;中小型橋梁施工
1 水利工程施工中小型橋梁主要施工技術內容分析
1.1 基礎施工
在整體施工中最為主要的工序之一便是基礎施工?;A施工主要從地基建設、土方施工、強夯施工、澆筑施工等作業(yè)項目。針對不同地域,選擇不同的施工方法,如:強夯法、換填法、深層攪拌加固法等。另外關于強夯施工及澆筑施工的落實,應從設備機械的準備保養(yǎng),合理配置,以及材料配合比,材料質量檢測方面進行實施。
1.2 支護施工
支護施工在施工過程中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為安全防護性,工程施工單位應通過完善的結構應力計算,進行支護材料、支護結構、支護方式的選擇,避免因支護結構應力不合格,造成的支護失效,產生安全事故等不良現(xiàn)象。如沈陽多數基坑支護設計現(xiàn)主要采用SMW工法連續(xù)墻與型鋼立柱加鋼管支撐的結構形式,主要以水泥土攪拌樁體作為基坑圍護的一種施工方法,具有止水性好、工期短、造價低、安全性能高等優(yōu)點。
1.3 模板工程
分析良好的模板工程施工對于工程的質量提升以及工藝技術的有效起到重要作用,但分析要在實踐中落實,檢測人員應從模板內壁面,底面的平整度,模板連接部分的密封性方面進行檢測。規(guī)避因模板質量不合格,造成后期的質量事故,如澆筑泄漏,橋梁變形等不良現(xiàn)象。
1.4 澆筑施工
澆筑施工作業(yè)中主要結合混凝土運輸車、泵車、澆注管道進行澆筑作業(yè)。從沈陽市中小型橋梁的建設成功案例中看,總結出以下經驗:單一澆筑項目應一次澆筑完成,規(guī)避因多次澆筑產生的結構分層,應力不均衡等不良現(xiàn)象。另外澆筑作業(yè)中還應加強澆筑頻率,澆筑高度的控制,避免因澆筑頻率不均衡,產生的澆筑應力不均。
1.5 養(yǎng)護及模板拆除施工
在施工中主要以灑水作業(yè),毛氈草簾遮擋,防曬網遮擋等方式養(yǎng)護,另外在模板拆除作業(yè)中,尤其需要注意應減少因模板拆除不規(guī)范,造成的返工現(xiàn)象。一般情況下跨徑小于等于二米的中小型橋梁應等待澆筑結構凝結強度達到50%以上,再進行模板的拆除。
2 中小型橋梁施工常見的施工技術問題
2.1 設計方案不足
如果中小型橋梁施工在設計方案層面有所不足,極有可能造成中小型橋梁工程位置的誤差,導致工程出現(xiàn)更大的錯誤,如在不適合建設地區(qū)或經濟不發(fā)達地區(qū)進行中小型橋梁施工,降低中小型橋梁施工質量,增加所需資源,造成財產、人工、土地資源的浪費,影響經濟、社會、自然與人的協(xié)調發(fā)展,埋下安全隱患。
2.2 中小型橋梁裂縫問題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qū)在積極進行中小型橋梁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面對不同的地理和自然環(huán)境,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較多,而中小型橋梁裂縫問題是普遍存在的。目前,我國中小型橋梁施工過程中,通常以混凝土為主要施工材料,材料質量不符合中小型橋梁工程建設標準是導致裂縫產生的關鍵原因之一。與此同時,在應用混凝土進行中小型橋梁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通常對混凝土的強度擁有極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施工人員對這一問題產生高度的認知,并能夠充分利用施工經驗,高效控制混凝土強度,從細節(jié)入手對混凝土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進行掌控,避免受潮現(xiàn)象產生于混凝土中,導致這一材料的性能下降;澆灌混凝土時,應對振搗的頻率、速度等各項參數進行全面控制,同時還應對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精心計算,反之就容易降低混凝土性能和質量,導致裂縫出現(xiàn)在中小型橋梁工程中。
3 中小型橋梁工程施工的技術要點分析
3.1 基礎施工技術要點
①從設計圖紙出發(fā)進行測量放線,對全站儀等精密測量儀器進行應用,確保測量放線精確性;②對施工場地剖面圖進行繪制和補充,精確計算鉆進壓力與速度,將不同鉆頭應用于不同土層中;③應用專業(yè)運輸車輛進行混凝土灌注,實時集中攪拌,保證混凝土材料質量。
3.2 表面施工技術要點
①施工前,必須全面落實水平測量、長度測量、放中線等操作,同時還應對中小型橋梁工程線路特點進行全面分析,對各路段上下縱坡進行合理設計。必須保證施工圖構建的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參數有據可依;②在將水泥應用于混凝土表面時,應對標號進行充分的控制,通常采用42.5或32.5號,以C30標號為基準展開混凝土的配比,在對水灰比進行控制的過程中,也應注重配比拌和要求;③混凝土拌和的過程中,應對機械拌和法進行充分的利用,模板應以鋼模作為主,嚴禁對吊模法進行應用,確保其整體長度同基層緊貼,預防漏漿問題,同時還需要以設計坡度線為基準進行施工,確保平縱坡度符合規(guī)定;④混凝土振搗施工過程中,應對每一個振搗位置操作時間進行全面控制,在混凝土不再下沉或冒氣泡并泛出砂漿的基礎上,對模板下沉和變形松動等現(xiàn)象進行全面觀察和控制,為提升工程質量奠定良好基礎。
3.3 軟土地基施工技術要點
對于中小型橋梁施工軟土地基承受的承載力是有限的,很容易超過其使用極限。軟體地基的構成主要是粉土與黏土等有細小的微顆粒組成的有機質土壤與松軟的土壤等,這一土壤的主要特征就是強度比較小,固結時間比較慢,很容易發(fā)生變形。這都是因為軟土地基中含有很多的水分,這樣就會影響中小型橋梁施工技術的使用,從而使施工標準與施工要求難以達到。在對中小型橋梁工程施工的過程中使用的施工方法與措施與普通的建筑工程存在很大的差別。特別是對軟土地基的處理措施,通??梢圆扇Q填法、振沖法、壓實法等。首先,換填法我們又可以稱之為置換法,其主要的原理在于對基礎土層進行更換,結合現(xiàn)場情況,替換為符合地基基礎要求的土質條件,從而達到更理想的性能要求。其次,振沖法主要應用于沙土、素填土、雜填土、粉土等類型的地基中,如果所處的地基環(huán)境為黏性土或者飽和黃土類型的基礎地基,則需要進行相關試驗,根據試驗結果分析是否符合振沖法施工要求。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橋梁工程施工的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了施工質量問題,首先要第一時間確定施工質量產生的原因,根據現(xiàn)場的實際施工情況,進行相應的質量改進和完善。
參考文獻:
[1]蔣曉軍.橋梁施工技術及其質量問題的探討[J].四川建材,2017,43(11):144-145.
[2]劉志文.橋梁施工中常見技術問題及其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7(14):264-265.
(作者單位:山東惠民黃河工程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