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崇基
涂 鴉
從巴西圣保羅市機場開車到市中心大約需要45分鐘到1小時,其間,我貪婪地看著車外的景物,畢竟這是我第一次踏足南美洲的土地,也是我夢想已久的旅行。我對巴西的第一個印象,并不是那在香港已久違了的藍天白云,也不是11月份還能在空氣中嗅到的濃濃初夏氣息,而是沿途看到的無處不在的涂鴉。
初抵圣保羅市中心,把車放進一個小小的停車場,然后步行到旅館,短短幾條街,不論大街小巷的指示牌、建筑物的外墻大門、報紙雜志小食亭、紅綠燈柱電燈箱,在能想象到的公共空間都可以“欣賞”到這些涂鴉。其內(nèi)容千奇百怪,無所不包。從看不懂的文字符號,到人物、動物、足球、政治、歷史……能想象到的內(nèi)容都有。
我印象最深的兩幅杰作,一幅是在共和廣場外一個未動工的建筑工地,工地外圍用長長的木板圍了一個大圈,那幅色彩繽紛、內(nèi)容趣怪可愛的涂鴉大作就畫在約一公里之長的圍板上。上面有滿臉胡子的巨人的臉,有頭發(fā)像花朵的小女孩,有兩個怪人在彈奏一些不知名樂器,有一只猴子在樹下跳舞,有幾幢長了眼睛的古堡……簡直就是一幅大千世界的精彩浮世繪。
另一次是圣保羅的友人知道我對涂鴉這玩意有興趣,特意開車帶我到一處鬧市中的天橋上,俯瞰下面的5月23日大道,路邊是一幅長達好幾百米的黑白涂鴉。那條大馬路是來往市中心的一條主要干線,兩邊共八條行車線,整日車水馬龍,車流不絕。那涂鴉就像一幅精致生動的懷舊壁畫,放在這路邊博物館供人觀賞。畫的內(nèi)容大概是上世紀(jì)三四十年代的巴西,穿著那個年代服飾的人穿梭街上,各種階層的人都有,細看之下,竟還有兩個中國人站在街頭。畫工精細,幾可亂真,儼然是一幅巴西版“清明上河圖”。古老的人事、現(xiàn)代的建筑、黑白的影像、彩色的車龍—那些人,那些車,與5月23日大道的車流真真假假地匯集一起,構(gòu)成一幅鮮活的街頭藝術(shù)品。
先前,巴西政府多年來都嘗試去禁止這些被視為破壞公眾場所的行為,結(jié)果當(dāng)然是屢禁無效。眼看禁之不絕、打壓無果,政府干脆將這些行為導(dǎo)向市場或“收歸國有”,主動邀請有潛質(zhì)的涂鴉之士在市內(nèi)一些重要道路和建筑畫出彩虹,令那些本來的街頭戰(zhàn)士搖身一變成為藝術(shù)家,不但在國內(nèi)揚名,還受到外國垂青。他們在歐美有一定的市場,有些甚至被邀進駐博物館。
藝術(shù)源于生活,這讓我想起在圣保羅市的市政市場內(nèi),用幾百袋不同顏色調(diào)味料把門口堆成一個美麗拱門的雜貨店。還有在鹽湖的小飯店,當(dāng)?shù)厝税芽腿孙嬐甑目蓸菲吭趹敉馄龀擅烙^實用的間隔和擋風(fēng)墻。還有在玻利維亞的一個貧窮小村莊,人們在兩邊足球龍門架上各裝上一個籃球架,一場二用。這些都是充滿智慧的街頭藝術(shù)。
也許,有些藝術(shù)一旦脫離了生活,換了舞臺,或指定為某些人服務(wù),就會大大褪色,亦喪失原有的特質(zhì)和精神了。
足 球
巴西可算是一個貧窮的國家,或貼切點說,是一個貧富懸殊嚴(yán)重的國家。這里窮人居多,但我接觸過的巴西人當(dāng)中,快樂的卻似乎占大多數(shù)。我問巴西的朋友,為什么巴西人看起來都像很容易快樂似的?他的德國籍女友告訴我,除了天生豁達的性格外,巴西人,或至少是里約熱內(nèi)盧人的快樂和富有,源自于三樣巴西特產(chǎn):沙灘、足球與嘉年華。
美麗的海濱、無憂的沙灘是上帝賜給里約人的天然財富,足球卻是絕大多數(shù)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也是巴西精神的一部分。足球歷史源自英倫,但足球似乎更屬于巴西人,不需要翻看他們在世界杯的威風(fēng)史,直接去看一場足球比賽吧!
我跟我的巴西友人說,來到巴西,你什么地方都可以不帶我去,但無論如何一定要帶我去看一場巴西足球賽。雖然走在沙灘馬路、窮街陋巷,但似乎球賽天天在上演,你隨時都可能在這些地方遇上一兩個未來的貝利和萊昂納多。
幸運的是,我在離開里約熱內(nèi)盧的前一天晚上,有機會看到一場兩個死敵城市的精彩比賽,而且地點是赫赫有名的馬拉簡拿球場。
那天是里約弗魯米嫩塞與圣保羅彭美拉斯兩大球隊的對壘,之前去買票時已順帶參觀了弗魯米嫩塞的球場和歷史,球會的規(guī)模是巴西的頭幾位,人力財力自然非??捎^,單是售賣紀(jì)念品的收入已然不菲。
友人說如果是另一隊球隊—全里約擁躉最多的弗拉明戈—的比賽,他可不敢?guī)仪巴^戰(zhàn),因為他們的球迷很多是年輕人和草根階層,脾氣暴躁,經(jīng)常引發(fā)暴力事件。進入球場范圍,朋友不斷告誡我不要將車窗打開,以防有什么閃失。透過車窗往外看,無論是馬路上、行人道旁,還是行人天橋上,早已“烽煙四起”。作為東道城市又是主場,99%自然都是弗魯米嫩塞的球迷。他們激昂的會歌未入球場已在街頭巷尾回蕩,隨處飄揚的還有小販?zhǔn)种胸溬u的隊旗、隊衣和各式各樣用作打氣的工具。車的響號聲、人群的歌聲和呼喊聲混成一片,我雖非兩隊球迷,但那種氣氛的感染力實在非同凡響。當(dāng)然,更刺激的還在后頭—
球場方圓十里都放滿了車,似乎這種日子大家的車都可以隨處亂擺,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街邊位置把車停好,然后四個人浩浩蕩蕩往球場方向走。進入場內(nèi)大大的圓形通道,還未到觀眾席,已聽到從里面?zhèn)鱽碚鸲@又一整齊劃一的歌聲、吶喊聲,大家血往上沖之余,都棄步行用快跑。匆忙走進觀眾席,喘著氣定神一看,那宏偉壯觀的球場,那黑壓壓8萬人的氣勢,那紅白綠的旗海,果然不枉此行。
看臺上什么樣的人都有,有黑人,有白人,有老的,有嫩的,小至五、六歲,大至七、八十歲,赤膊上陣的、西裝骨骨的、性感迷人的,都義無反顧地投入這接近兩小時的“大派對”。主角自然是球場上那22個球員,但真正享受這派對的卻無疑是那8萬狂熱球迷。最熱血沸騰的是哪一刻?當(dāng)然是作為主場的弗魯米嫩塞在下半場攻破彭美拉斯大門的那一刻,現(xiàn)場8萬人同一時間站起來,歡呼聲、吶喊聲,簡直可以用驚天地、泣鬼神來形容。
離開球場的時候,人群仍然陶醉在勝利的氛圍中,揮動旗幟標(biāo)語,載歌載舞,街上車輛用響號聲奔走相告,連守在場外街頭的一行行警察都笑容滿面。人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歡樂,確實不是金錢可以買到的,只有足球才有此魅力。
足球賽是巴西人的日常嘉年華,而一年一度在2月舉行的狂歡節(jié),就是他們每年翹首以待的歡樂時光。我此次里約之行雖然沒有趕上這節(jié)慶,無緣親眼目睹,但已深深體會到巴西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一場狂歡嘉年華。
性感
在南美諸國中,巴西人似乎是特別“得寵”的。我在旅途中遇到很多不同地方的游客,比較南美洲眾多城市,他們都對巴西的里約熱內(nèi)盧和巴西人情有獨鐘。雖然當(dāng)?shù)刂伟擦钊舜蟀櫭碱^,物價也絕不低廉,但依然有無數(shù)游客不分季節(jié)地趨之若鶩。也許很少人能夠抗拒以性感、熱情著稱的巴西人。
在里約熱內(nèi)盧的街頭沙灘酒吧,經(jīng)常能看到人們手舞足蹈。在沙灘上,一部小小的唱機、一首節(jié)拍強勁的音樂,就可以吸引許多互不相識的弄潮客又唱又跳。在里約,有一天深夜我走在回旅館的路上,沿途的店鋪大都關(guān)了門,街上冷冷清清,想起當(dāng)?shù)赜讶说那ФHf囑,我禁不住加快腳步。路經(jīng)一間地鋪內(nèi)燈火通明,里面一對對男女聚在一起跳舞,看來是一所探戈學(xué)校。我在外面拿起相機偷偷拍了幾張照片,這時從里面走出一個貌似工作人員的女人,我還以為她要阻止我拍照,慌忙收起相機,說了句“對不起”,想不到她卻是來邀請我入內(nèi)拍照的。走進去時眾人還笑臉相迎,打過招呼后,舞繼續(xù)跳,還有人過來問我有沒有興趣與他們共舞。
在圣保羅市,通往我居住的旅館街口,一間位處地下的店鋪,內(nèi)部裝修簡陋,但大大的落地玻璃窗內(nèi)每晚都透著暖暖的燈光,一群人圍了一個圈坐著,中間留了一大片空地,有好幾對人輪流跳舞,旁邊的人和著。音樂徐徐飄來,為這條本來陰森嚇人的小巷平添幾分令人流連的氛圍。
除了熱衷跳舞,巴西人接吻的方式也充分表現(xiàn)了他們無拘無束兼熱情十足的性格。走到哪里都不難見到當(dāng)眾熱吻的情侶。在沙灘、藍天碧海、情侶雙雙的浪漫環(huán)境中,他們更是吻得不亦樂乎。走過那些公園廣場,也常見他們吻得轟轟烈烈。即使在鬧市街頭,人車爭路之地,只要是情到濃時,興之所至,他們依然可以在紅綠燈的見證下吻得天地動容。
有一次我走累了,坐在里約市中心一處可以眺望科帕卡巴那海灘的椅子上休息,目睹一對看來只有十七八歲的小情侶,身子靠著停在路邊的一部車,互相摟抱,一直嘴對嘴地吻著。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罐汽水,他們還在吻著。我拿起相機,他們望了望我的鏡頭又繼續(xù)吻。走過的人很多,在滾滾紅塵中,他們的吻真有地老天荒之感,令人艷羨。
因為桑巴舞,因為桑巴舞女郎,很多人都會把巴西人和性感連在一起。事實上,不論男女,巴西人真的很性感,而且他們的性感是如此隨意和可愛。
在巴西,常常會遇到對著你微笑的人,這是個笑容滿溢的國家,人們似乎慣性地互送笑容。我來自一個如果你無端對陌生人展露笑容,就很容易被視為有不軌企圖或精神失常的社會,于是更覺這些笑容來得可貴。巴西人,尤其是男性,很愛豎起拇指來跟人打招呼。習(xí)慣了以后,只要我豎起拇指,伴以一個笑容,換來的毫不例外是對方也舉起一只拇指,回贈一個更大的笑容。
我在面包山上等候下山的纜車時,管理員熱情地讓我走進站頭仍未開閘的位置,拍攝正在駛上來的纜車。然后幫我拍了一張照片,又摟著那車長一起豎起拇指,一臉笑容地讓我拍照—他們的笑容既性感又可愛。
當(dāng)然,性感的巴西女人也少不了。在巴西,毫不吝嗇地展露美好身段的女士們,總能構(gòu)成一道悅目無比的街頭風(fēng)景。我在巴西的時候剛好是初春,但女士們已迫不及待地把性感的衣裳披上身—貼身吊帶背心、熱褲、迷你裙,衣料愈少愈多人青睞。不分年齡,不辨肥瘦高矮,都不介意酥胸半露,體態(tài)撩人。
我曾經(jīng)問我的里約友人,為什么巴西女人的身材都如此驕人,是否巴西人的飲食習(xí)慣有獨到之處?他笑著說,獨步天下的不是巴西食物,而是整容之術(shù),巴西女人最愛整靚身段,以娛人悅己。
原來如此。
(摘編自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一路南美》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