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思
學生在小學階段容易出現(xiàn)畏懼教師、害怕犯錯挨批評的情況,教師需要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尊重學生的地位,與學生平等交流,讓學生敢于暴露問題。小學科學是一門追求宇宙真理的學問,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不怕犯錯,樹立科學正確的態(tài)度,引導學生合理質疑,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小學科學的教學階段,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引導學生共同探索科學知識,鼓勵學生說出疑問。在傳統(tǒng)教學中,師生關系大多較為僵硬[1],教師需要維持師道尊嚴,學生要對教師保持恭敬,這種關系容易讓學生出于對教師的畏懼,隱瞞學習中的問題,導致教師教學脫離實際。在現(xiàn)代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提出疑問,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況,講述個人的新奇觀點。教師能夠傾聽學生的意見,并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思考與評價,而不是單純的否定,讓學生能夠得到尊重。
比如,在“我們和動物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聽說人是高級動物”進行導入,讓學生思考動物的特點,并思考“人類與動物的異同點”。教師可以播放各類動物的視頻,并讓學生結合人類的圖片,總結出相同和不同之處。如動物的身體和人的四肢有相似的地方,大猩猩能夠直立行走,而不同之處在于,鳥有翅膀、魚有尾巴,螃蟹龍蝦有鉗子,而人類有工具。學生在提出“只有人類能夠使用工具嗎?”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解答。
教師在小學科學教學中,要注意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營造舒適的學習氛圍,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并結合問題預設,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教師要結合“暴露問題”教學法,采用提問的方式,了解學生對于問題結果的掌握程度,提問可以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逐步排查。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引入信息技術[2],使用視頻和圖片等信息,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刺激,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設置問題時,可以合理設置懸疑,鼓勵學生討論交流,并推導出問題的結果,提升學生的成就感。
比如,在“美麗的月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問題預設。教師可以從“月亮”的故事傳說與詩詞歌賦進行導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所知道的信息,組合出學生眼中的月球,在學生講述完畢后,教師可以播放月球的視頻,讓學生了解月球的表面和組成部分。教師可以提出“月球是如何發(fā)光的”這一問題,讓學生結合“火紅的太陽”這一課,理解月球的反光作用。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該知識繪制成圖畫,加深學生的理解程度。
部分學生存在眼高手低的情況,教師需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加深對于科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幫助學生暴露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小組成員圍繞科學研究項目,思考實驗的具體步驟。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實驗進行引導,讓學生知曉研究的方向。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討論情況,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學生加以引導,或是提出嶄新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效果。教師要監(jiān)督學生的實踐效果,糾正學生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
比如,在“是什么在影響植物生長”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實驗。學生能夠將兩盆同樣品種的植物,擺放在不同的位置,其中一盆擺放在陽光下,另一盆放在陰涼處,觀察植物的長勢。有的植物陽光下長得好,有的植物陰涼處長得好,教師可以讓學生總結結論,對不同植物的習性進行分析,并讓學生分析植物生長的原因。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對比實驗,理解植物的個性。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實驗進行情況,并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記錄。
教師要重視學生暴露的問題,并給予學生合理的評價,指導學生不斷進步,努力探索未知領域,培養(yǎng)學生百折不撓的優(yōu)秀品質[3]?,F(xiàn)代教學中,學生如果存在問題,可以通過百度進行搜索,很少有學生愿意進行自主研究,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主題,構思實驗的步驟,或結合有限的資源,制作小發(fā)明,讓學生保持探索的精神。教師要糾正學生不愛思考的問題,讓其能夠保持對于生活的新鮮感,并結合合理評價,鼓勵學生再接再厲。教師需要尊重學生自主思維的結果,并對學生得出的結論進行分析,提升學生的積極性。
比如,在“安全用電”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安全用電的辦法。教師需要從生活中的電力進行介紹,讓學生理解電器的作用與原理,之后介紹安全用電的常識,以及拯救觸電的人應該使用哪種辦法,最后介紹用電的標志,并讓學生說出對于電力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何安全用電。有的學生從插座入手,認為插座進水容易短路。教師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思考解決的辦法,學生思考后說出可以堵住插座口,防止水的進入,教師可以表揚學生的進步。
在小學科學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暴露問題”教學法,通過進行師生交流、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實踐活動、培養(yǎng)探索精神等方式,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