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春燕
遵守交通規(guī)則,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些交通安全的底線大家都銘記于心,但是除了大家熟知的酒駕外,“藥駕”的危害也不容小覷。除了精神藥品和麻醉藥品外,有些常用藥也會含有影響安全駕駛的成分,會給我們的駕駛安全埋下隱患,一定要高度重視。下面就帶大家認識幾種存在潛在駕駛危害的常見藥物。
常見的感冒藥,例如感冒靈、新康泰克、維C銀翹片、泰諾、日夜百服寧、白加黑等,都是復方制劑,也就是由兩種及以上藥物成分組成,其中都含第一代抗組胺藥——馬來酸氯苯那敏或者苯海拉明,該類藥物在感冒藥中起到緩解流淚、打噴嚏、流涕等感冒癥狀,但是,該類藥具有較強的中樞抑制作用,極易引起嗜睡、頭暈、困倦等副作用,會帶來潛在的駕駛危害。有研究者認為,第一代抗組胺藥對駕駛安全的危害甚至超過飲酒。
這里提及的常見抗過敏藥是指第二代抗組胺藥,通常用于各種皮炎、濕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疾病的治療,如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依巴斯汀、阿伐斯汀、咪唑斯汀、非索非那定等,其中樞鎮(zhèn)靜作用比第一代抗組胺藥(馬來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賽庚啶、酮替芬)弱,對駕駛安全的影響相對較小。
常見的鎮(zhèn)靜催眠藥有巴比妥類和苯二氮?類,例如苯巴比妥、司可巴比妥、安定、硝基安定、舒樂安定等,這些藥物具有鎮(zhèn)靜催眠作用,能引起視力模糊、頭暈、困倦,甚至出現(xiàn)宿醉現(xiàn)象,即使小劑量也會對人的精神運動產生影響,與醉酒類似,可對駕駛造成很大的危害。
這類藥物有氟西汀、帕羅西汀、阿米替林、丙咪嗪、多塞平等,可產生視力模糊、疲倦、肌無力、直立性低血壓等副作用,駕駛期間禁止服用。
磺酰脲類降糖藥,如格列本脲、格列齊特、格列吡嗪等,以及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如羅格列酮、吡格列酮等,服藥期間可出現(xiàn)低血糖,包括胰島素,在用藥過程中都應注意駕駛安全。
抗心律失常藥,如普羅帕酮、美西律等,可引起頭痛、頭暈、視覺異常。
抗心絞痛藥物,如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等,可引起視物模糊。
降壓藥,如哌唑嗪、可樂定等可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出現(xiàn)眩暈、頭痛等癥狀。
強心苷類藥物,如地高辛可引起色覺異常。
利尿藥,如呋塞米、氫氯噻嗪、螺內酯、吲達帕胺等,可出現(xiàn)多尿、多汗,分散駕駛員的注意力。
值得注意的是,影響駕駛安全的藥物,在日常應用中最常見也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含有抗組胺藥的抗感冒藥,如白加黑、日夜百服寧、新康泰克、感冒清等,這些藥物大多是非處方藥,可以在藥店買到,患者很可能存在重復用藥、超劑量用藥的情況,如果在此時駕車,就會埋下嚴重的駕駛安全隱患。
駕駛員在就診時應告知醫(yī)生自己的“司機”身份,請醫(yī)師避免開具會對駕駛員安全駕駛產生不良影響的藥物,在服藥前一定要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且嚴格遵醫(yī)囑服用藥物。如果必須服用影響安全駕駛的藥物,則應避免開車上路。
(編輯? ? 楊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