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文 董鵬磊
新冠肺炎疫情,如同陰霾一樣籠罩著原陽整座縣城。昔日里熱鬧的街道也變得空無一人,今年的年似乎少了些“人情味兒”,不串親戚、不拜年,面對疫情的來臨,我們只有這樣,“躺”在家里以最小的代價將安全期度過。
我們被鎖在家的單元格內(nèi),每個格子都有每個格子的故事。對于我的家庭,因為有一名上一線工作的醫(yī)護工作者,2020年在我心里注定與眾不同。
看著快手上的視頻,我被馳援武漢醫(yī)護人員送行的家屬大聲哭喊出“平安回來,我包一年的家務”的情話深深感動;看著新聞報道出前方醫(yī)護人員怕交叉感染,一天只吃一頓飯,不敢喝水,全程帶尿不濕的那一刻,我眼眶濕潤了。致敬、擔心、加油打氣各種心境輪番上陣。
我感同身受地想起我的愛人,他在一線縣醫(yī)院的發(fā)熱病房,為自己家鄉(xiāng)百姓的健康出一份力、盡一份心,如趕赴武漢的醫(yī)護工作者一樣,面對疫情肆起,無論生死,不計報酬。作為家人的我對他的抉擇既尊重、又心疼。
白天,我和家人一起戰(zhàn)疫情,通風、消毒、洗手、喝水,給自己最好的保護。但深夜,躺在床上,閉眼、側(cè)身,準備為睡覺找個舒服的姿勢,但一個翻身卻徹底驚擾了睡眠,幾乎一夜無眠,一種擔心涌上心頭,忍也忍不住。我不奢求他英雄的掛名,只盼他平安回家。我與他十年的婚姻里,平日里忙碌著工作、生活,日子過得平淡,但在長長的靜夜里,回想起往事,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把他刻骨成親人,習慣成親人。
說起疫情,早在大年三十前,微信群和朋友圈里陸陸續(xù)續(xù)、或多或少發(fā)出新冠肺炎的介紹以及它的危險,但接近年關(guān),我忙于置辦年貨,整個身心都被“淹沒”在過年的興奮中。對于新冠肺炎,我也沒當回事。
直到當天本打算下午請假回家的他缺了席,手機一直打不通,中間只發(fā)來一條消息:“三個會議要開,有事晚回?!鳖D時,我心中有種莫名的忐忑。但怎么也沒有想到疫情已“兵臨城下”了。
大年初一,早晨拜年的人寥寥無幾,少了過年的熱鬧,大家除了節(jié)日里噓寒問暖外,都把關(guān)注點鎖定在新冠肺炎上。中午飯后,村里大隊的喇叭響起,要求各家各戶上報是否有武漢的返鄉(xiāng)人員,并再三強調(diào)下午3點要封路,我這才明白新冠肺炎“發(fā)酵”的嚴重性。
趕到封路前,我和家人返回縣城的家,小區(qū)的四個大門封堵得嚴嚴實實,只留下一條通道,此刻行駛的機動車被擋到小區(qū)大門外,物業(yè)人員戴著厚厚的N95口罩,為回家的人登記、測體溫。近在咫尺的家,在疫情來臨時,回家變得著實不易。
大年初二,本是女兒回娘家探親的日子,此刻也只能通過微信視頻給爸媽拜年。透過陽臺窗戶的玻璃可以看到,對面整棟樓窗戶緊閉,臨近的街道已空空如也。
口罩、消毒液這些常見的醫(yī)用品一時成了緊俏用品,在縣城的各大藥房已經(jīng)脫銷。手機里傳達著各種疫情,真假信息蜂擁而至混淆著我們的眼睛,周圍隨處彌漫著恐慌的氣息。
84歲的鐘南山院士“勁頭來了,很多東西都能解決,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guān)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給出最好的答案?!坝埠恕痹菏块W爍著堅定的淚光,讓我們相信,面對疫情,我們一定能拿下。
視頻中夜幕降臨,被封城后顯得異常寂靜的武漢被一棟棟樓的燈火點亮,突然,一人喊出“武漢”,接著,眾人附和“加油”,聲聲吶喊,振奮人心;聲聲吶喊,如同號子般響徹整個武漢城。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地抽調(diào)醫(yī)護人員奔赴武漢支援,各地的救援物資“絡繹不絕”地匯聚武漢。河南作為全國的大糧倉,為武漢、為全國的生活必需品提供了基礎保障。面對疫情的防控,我們眾志成城。
在原陽,沉靜的縣城也打響了無硝煙的戰(zhàn)爭,縣中心醫(yī)院已騰出整棟樓作為發(fā)熱病房,近100名醫(yī)護工作者請命一線;高速路口、社區(qū)門口、鄉(xiāng)間小道都有專人看守,把防護隔離進行到底;還有那些為整座城提供電力保障的默默奉獻者,守護一城,他們都是最美的“逆行者”。
疫情下的我們,團結(jié)一心,正用實際行動為武漢加油,為全國鼓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