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慧
摘? 要:PBL教學法是一種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法。PBL的實質就是以一套設計學習情境的完整方法,是一種知行合一的體驗式和實踐式的學習方法。其優(yōu)勢明顯,其能迅速的暴露問題,讓學生們主動的解決問題,在? ? ? ? ? “暴露具體問題-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還能鍛煉學生歸納總結、綜合理解的能力,邏輯推理、口頭表達的能力。但是在探索過程中,也遇到一定的問題。而本文利用結構-過程分析法,從結構-過程分析法出發(fā),以行為主體、結構性約束、社會互動、歷時動態(tài)變化和后果四個基本要素為基礎,來探討PBL應用過程中的教學問題,為后面的改進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結構-過程分析? 高職院校? PBL? 教學問題? 對策
Abstract: PBL teaching method is a problem-based teaching method. The essence of PBL is a complete method of designing learning situation, which is an experiential and practical learning method. Its advantages are obvious, t can quickly expose problems, so that students can take the initiative to solve problems, and learn new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e process of "exposing specific problems - solving specific problems", and also exercise students' ability to sum up,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logical reasoning, oral expression ability. But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Based on the four basic elements of behavior subject, structural constraint, social interaction, diachronic dynamic change and conseque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eaching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PB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e process analysi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Structure-process analysi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BL; Teach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PBL教學法,英文為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其中文含義是問題式學習,即一種以某種具體問題為中心的學習方法,通過一個具體待解決問題的拋出,引導學生們?nèi)ふ医鉀Q這個具體問題的方法,是一種知行合一的體驗式和實踐式的學習方法。近年來,本方法廣泛用于各類教學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教育工作者也對其持肯定態(tài)度,但是在教學與推進過程中,PBL教學也出現(xiàn)了一定的偏差;而筆者近年來把PBL運用在高職院校的教育之中,也遇到一定的問題。本文利用結構-過程分析法探討PBL應用過程中的教學問題。
1? 結構-過程分析法的原理和內(nèi)容
結構-過程分析法是指從結構與過程兩個方面來把握一個事物的具體內(nèi)在本質。一般來說可以將其分為靜態(tài)分析和動態(tài)分析,靜態(tài)分析是指分析系統(tǒng)構成要素,把握系統(tǒng)的現(xiàn)實狀況;動態(tài)分析是指分析系統(tǒng)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把握系統(tǒng)要素間的相互聯(lián)系和作用方式。兩者相互聯(lián)系、相輔相成,但動態(tài)分析更能判斷系統(tǒng)的運行規(guī)律,具有相對重要的作用[2]。
一般來說,結構-過程分析方法由行為主體、結構性約束、社會互動、歷時動態(tài)變化和后果四個基本要素構成。結構性約束主要來自社會建構的制度矩陣,來自生理的、生態(tài)的、物理的和環(huán)境等對人類行為具有制約性的一切因素。其次,行為主體則分析其主體對象。而社會互動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結構性約束與具有能動性的行為主體之間的互動,另一個是行為主體之間的互動。社會互動表示的是具有特定角色、地位和社會關系的行為主體在結構性約束規(guī)定中進行實踐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互動的方式包括沖突、矛盾、競爭,也可以是合作等。最后,動態(tài)歷時變化和結果不僅包括新知識、學習行為、無意識結果、意識形態(tài)變化而帶來的對結構性約束的改變或創(chuàng)新;而且還有習慣性的行為。
2? 以結構-過程分析法來探析“PBL”應用過程中的教學問題
根據(jù)上述結構-過程分析法的原理,我們對“PBL”應用過程中的教學問題,其對應的4個方面。結構性約束的問題是有的專業(yè)教師的課程與PBL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困難、生硬、死板;行為主體是課程教師與課程對象學生的關系不協(xié)調,上升到問題上就是教師PBL業(yè)務水平不夠;社會互動方面,行為主體學生主要是積極性的問題;最后在歷時動態(tài)變化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大環(huán)境問題,如制度的支持與否、學校層面的認可與否,又如PBL的教材以及相應的教輔資料不夠完善[3]。
2.1 部分專業(yè)老師對課程與PBL教法融入困難、生硬、死板
部分教師對PBL的內(nèi)涵不熟悉,其所展現(xiàn)的PBL教學法會相當?shù)慕┯?、死?部分教師只大致知道PBL的形式,但不明白其內(nèi)涵、特點,或對之產(chǎn)生了偏差,其所主導的PBL,只具其形,不具其神。
2.2 教師思政業(yè)務水平不夠
而之所以專業(yè)課程與思政課程融入困難、生硬、死板,在于專業(yè)課教師在將PBL融入教學的方式掌握不夠,有的顧此失彼,有的過猶不及,極大地損傷了PBL的教育教學效果[4-5]。這就對專業(yè)課教師的思政業(yè)務水平提出更精的要求,需要他們結合自己課程特點恰如其分地進行PBL教學設計,盡可能挖掘和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案例,在案例分析中實現(xiàn)有機融合。當然,PBL在國內(nèi)也存在客觀性問題,比如我國人口眾多,近年全國各個高校都在擴招,從而使得每個班的體量都較大,導致PBL以小組為討論的模式,在體量上大大增加,也更需要老師的駕馭能力,也同樣是對業(yè)務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2.3 PBL在學生方面的適應性問題
PBL作為一項較為創(chuàng)新的教學法,學生對之的適應需要有一定時間,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由于PBL存在天然的吸引性,大多數(shù)學生不會對之產(chǎn)生抵觸,但對極個別平素已經(jīng)習慣了填鴨式的被動學習,如何糾正其學習觀念,讓學生快速適應新模式的教學,也是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2.4 職業(yè)院校PBL的相關制度尚不夠健全
在大環(huán)境下,部分學校教學的管理層面尚對PBL持有否定的態(tài)度,其因循守舊,不認可PBL這一種較為靈活的教學模式,認為教師沒有權利對教學模式進行如此大的改革,因此還應該在頂層設計上進行PBL相關理念的推進。同時教材、教輔資料的缺乏,第二課堂、教學工作與學生工作等多個方面的制度不夠健全,等等。存在一系列制度的問題,不僅停留在第一課堂的問題,也涉及到第二、第三課程的問題,而這也并非一個專業(yè)教師可以做到的,需要由學校在頂層設計層面,總體協(xié)調、統(tǒng)籌推進,才能保證決策權威、執(zhí)行有力。
3? 基于結構-過程分析法的相關對策
3.1 樹立高標桿,巧思路,有機融合專業(yè)課與PBL教學法
PBL的融入應該潤物細無聲,其覆蓋面要廣;其次,PBL教師不僅教學科研能力精湛、教書育人水平高超,而且能夠把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與專業(yè)課程結合起來,融入點要新,以便激發(fā)更多學生的興趣,從而對PBL效果充分認同、真心喜愛。而具體到方法上,廣泛收集可以融入專業(yè)課程的相關PBL素材,進行PBL備課,結合本專業(yè)本課程,設計PBL案例,將相關元素添加到專業(yè)教學內(nèi)容中[6]。
3.2 加強專業(yè)課教師業(yè)務學習
加強專業(yè)課教師業(yè)務學習,要讓老師打心底認同PBL教學法這一模式,否則難以在教學中切實做到言傳與身教結合。其次,要讓專業(yè)教師切實認知PBL的優(yōu)勢,否則只具備PBL之形,未有PBL之實。PBL是以問題為中心,但PBL并不是側重于問題本身的解決,而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明白了這一點,專業(yè)教師就能夠圍繞相關問題編制提高學生們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3,3 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PBL是一項需要學生主動去探究問題、解決具體問題的教學法,因此非常重視學生的主動參與。雖然PBL教學法與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相比,其在積極性上面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并不代表著不需要授課老師來調動積極性,不需要老師去關注學生們的積極性。相反,在PBL的前期工作即資料的收集、查詢文獻等時候,老師們就應該關注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完成角色的轉變,從被動學習者到主動學習者。
3.4 完善PBL課程建設的相關保障,推動PBL融入課堂教學建設
應建立健全多維度的PBL建設體系,學校管理者應該認可它,推進它;同時在教師評優(yōu)評以及其他體系的考核過程給予優(yōu)先考慮。同時要推動PBL全程融入課堂教學建設,不僅是在課前、課中、課后要融入,不僅是在第一課堂、第二課堂融合,還要在各個方面、各個維度努力拓展PBL建設方法和途徑[7-9]。
4? 結語
總之,筆者近年來把PBL運用在高職院校的教育之中,其優(yōu)勢明顯,其優(yōu)勢明顯,其能迅速的暴露問題,讓學生們主動的解決問題,在“暴露具體問題-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新的知識與技能;還能鍛煉學生歸納總結、綜合理解的能力,邏輯推理、口頭表達的能力。但是我們在探索過程中也遇到一定的問題。而本文利用結構-過程分析法,從結構-過程分析法出發(fā),以行為主體、結構性約束、社會互動、歷時動態(tài)變化和后果四個基本要素為基礎,來探討“PBL”應用過程中的教學問題,主要包括為后面的改進提供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 金銀浩,常明,呂厚龍,等.PBL教學模式在規(guī)培生冠心病介入診療教學中效果評價[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20,17(17):221-222.
[2] 陳麗,王素平,周紅玉,等.結構-過程-結果三維評價模式在科室管理中的價值[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20,28(17):41-42.
[3] 梁嘉明.PBL教學法在高中生物學的教學實踐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9.
[4] 寇敏.PBL中的問題設計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5.
[5] 符兆英,田紅英,高峰.基于問題學習教學模式的要素與方法及利弊探討[J].延安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11,9(1):69-71.
[6] 葉翔.試論PBL模式在高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8,15(17):229-230.
[7] 肖飛,劉鑫.PBL教學法在《計算機輔助藥物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9,16(29):180-181,183.
[8] 甄艷坤,阮幼津.基于丹麥奧爾堡大學PBL模式的應用光學設計課程教學實踐探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9,16(23):203-205.
[9] 薛維亮,季志榮,張玲,等.PBL聯(lián)合CBL教學法在急診全科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0,12(32):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