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業(yè)建
(湖南第一工業(y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 長沙 410011)
防水閘門硐室和防水墻是地下礦山井下防治水的主要安全設施,水文地質(zhì)條件復雜、極復雜或者有突水淹井危險的礦井,應當在井底車場周圍設置防水閘門,應當在其他巷道適當?shù)攸c預留或設置防水閘門硐室和防水墻,使礦井形成分翼、分水平或分采區(qū)隔離開采,在水患發(fā)生時,能夠使礦井分區(qū)隔離,縮小災情影響范圍,控制水害,確保礦井安全。
當井下巷道尚有運輸、行人、通風等要求時,設置防水閘門硐室;其他情況下,可設置防水墻。對涌水量較大或存在突水淹井危險、資源價值不大的采掘區(qū)域,可以構筑防水墻封閉,以保證其他區(qū)域的安全生產(chǎn),減少礦井涌水量,減少排水費用,防治礦井排水引發(fā)的地質(zhì)災害。
鄰近礦井關閉退出后,在其積水威脅區(qū)域,構筑邊界防水墻封閉,保證礦井的安全生產(chǎn)。
《采礦工程設計手冊》(張榮立,何國緯,李鐸主編,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3 年)采用的井下防水閘門硐室和防水墻結構形式有圓柱形、楔形和倒截錐形三種,并提出了相應的設計理論及計算公式。
現(xiàn)場有時需設置矩形防水墻,與圓柱形、楔形和倒截錐形三種形式比較,矩形防水墻:①施工容易,形狀規(guī)整,施工工藝簡單易懂;②不需要按異型結構掏槽,井巷工程量較??;③簡單掏槽或不需要掏槽,構筑防水墻時的生產(chǎn)系統(tǒng)相對簡單;④適用于應急處理,不需要按異型結構掏槽,施工工期短,為防治水搶險贏得時間;當?shù)V井透水時,可選擇適當?shù)攸c緊急構筑防水墻,以保證其他井巷的安全生產(chǎn),并贏得處理透水、恢復井巷的時間。
下面按粘結強度原理,結合井下防水墻的具體要求,導出墻體厚度計算公式。
1.1.1 概念
矩形防水墻就是平行巷道中心線的平面與防水墻的截面輪廓為矩形,利用混凝土與圍巖的粘結抗剪力等平衡靜水壓力,其結構形式如圖1。
圖1 矩形防水墻結構形式
1.1.2 圍巖內(nèi)是否開鑿掏槽
(1)是否開鑿掏槽圍巖。①靜水壓力小,I 級或II 級圍巖,工程地質(zhì)條件簡單,可以不掏槽。②靜水壓力較高,Ⅲ、Ⅳ、Ⅴ級圍巖,工程地質(zhì)條件復雜,需開鑿掏槽。
(2)圍巖開鑿掏槽目的與作用。①觀察防水墻所處位置圍巖的巖石物理性質(zhì)(巖性、強度、離層、破碎帶、松動圏范圍、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情況,等等)及水文地質(zhì)條件(圍巖滲透系數(shù)、有無滲漏、水質(zhì)等)。②不良工程地質(zhì)問題處理。③延長滲水途徑,改變滲水方向,減少滲水量。④改變圍巖應力分布及其傳遞方向,降低圍巖滲透系數(shù),充分利用應力,提高圍巖承載能力和抗?jié)B透能力。
1.1.3 墻體內(nèi)是否布設鋼筋
為了增強防水墻墻體強度,可以在墻體內(nèi)布設鋼筋,可以錨固墻體于圍巖。防水墻大多數(shù)情況下不需設鋼筋,尤其是墻體較厚,跨度較小者;巷道跨度大、墻體薄應布設鋼筋。
1.2.1 不考慮錨桿抗剪力
(1)縱筋對混凝土有銷栓作用,銷栓作用很難計算,設計規(guī)范均不考慮。
(2)根據(jù)圣維南原理(Saint Venant"s Principle),分布于彈性體上一小塊面積(或體積)內(nèi)的荷載所引起的物體中的應力,在離荷載作用區(qū)稍遠的地方,基本上只同荷載的合力和合力矩有關;荷載的具體分布只影響荷載作用區(qū)附近的應力分布。錨桿直徑一般遠小于間距,一般地,在錨桿(1 ~2)d 的外圍,僅有混凝土的應力。
1.2.2 設計原理
矩形防水墻的設計原理為墻體的承載力超過靜水壓力,承載力考慮的是混凝土與圍巖的粘結抗剪力,墻體的自重、錨桿抗剪力等作為富余強度。防水墻應滿足抗?jié)B條件要求。
1.2.3 墻體厚度計算公式
(1)混凝土與圍巖的粘結抗剪力:
式中:F粘——混凝土與圍巖的粘結抗剪力,MN。
S粘——防水墻承載區(qū)粘結面積,m2。
fmg——極限粘結強度標準值,MPa,如表1。
fjc——混凝土抗剪強度設計取值,MPa。
fj——混凝土抗剪強度設計值,MPa,如表2。
n——粘結強度與混凝土抗剪強度之比,取0.5 ~0.7,表面清理干凈、平整度差、混凝土強度等級高、墻體厚、混凝土經(jīng)標準養(yǎng)護后承載,取大值。
m——工作條件系數(shù),取0.5 ~0.7,混凝土強度等級高、墻體厚,取小值。
C墻——防水墻周長,m。
L墻——防水墻厚度,m。
表1 混凝土與圍巖極限粘結強度標準值表
表2 混凝土抗剪強度表
(2)靜水壓力作用于墻體上的剪力:
式中:F靜——靜水壓力作用于墻體上的剪力,MN。
λ——超載系數(shù),取1.2 ~1.3。
P——靜水壓力,MPa。
S墻——防水墻橫截面積,m2。
(3)按粘結強度計算的墻體厚度。
根據(jù)設計原理,F(xiàn)靜≤F粘,按公式(1)、(4),有:
(4)常見斷面形式的墻體厚度計算公式。
防水墻一般設置在運輸巷、石門等巖石巷道中,巷道斷面形式多為圓弧拱、三心拱、半圓拱,根據(jù)公式⑸導出相應的防水墻厚度計算公式如表3。
(5)按達西線性滲流定律校驗抗?jié)B條件:
表3 墻體厚度計算公式表
式中:K——滲透系數(shù),m/d,如表4。
Q——標準要求的抗?jié)B條件,一般取0.5m3/d。
表4 混凝土抗?jié)B等級與滲透系數(shù)值
1.2.4 加固錨桿設計
(1)加固錨桿應滿足防滲、防銹蝕要求,可采用鋼筋砂漿錨桿,采用16#或18#礦用右旋螺紋鋼,不耦合系數(shù)2 ~2.5。
(2)錨桿錨入圍巖的長度按懸吊理論計算,錨入穩(wěn)定巖層的深度不小于0.3m。
(3)錨桿錨入墻體的長度《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計算、選取。
(4)錨桿間距按選取。
(5)注漿終壓不小于1.5 倍靜水壓力。
為防治11 采區(qū)之東北區(qū)域水害,湖南省煤業(yè)集團金竹山礦業(yè)有限公司土朱煤礦在-50m 東翼運輸大巷、-50m 東翼回風大巷各建設1 座防水墻,墻體厚度計算參數(shù)。
斷面形狀半圓拱形,B=3.6m,h3=1.6m,靜水壓力2.4MPa,采用C30 混凝土,取n=0.55,=0.55×0.95×2.1=1.10MPa,m=0.55,λ=1.3。
將參數(shù)代入橫截面為半圓拱形的矩形防水墻厚度計算公式,得,L墻=4.5m,設計取L墻=5m。
現(xiàn)場按照L墻=5m 施工矩形防水墻;加固錨桿采用18#礦用右旋螺紋鋼,長度3.0m,其中,錨入圍巖的長度2.1m、錨入墻體的長度0.9m,間、排距1.0m;并對周邊圍巖注漿;水壓試驗及運行結果表明,耐壓、抗?jié)B漏能力均符合要求。
矩形防水墻有施工簡單、適用于應急處理等優(yōu)點。按粘結強度原理,導出的墻體厚度計算公式,滿足安全生產(chǎn)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