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巖,楊敏,王杰,張春紅*,李旻輝,2*
1.包頭醫(yī)學院,內(nèi)蒙古 包頭 014060;2.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中醫(yī)藥研究所,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 010110
黃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黃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 Bge.var.mongholicus(Bge.) Hsiao或膜莢黃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 Bge.的干燥根,2015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以下簡稱《中國藥典》)規(guī)定黃芪藥材以黃芪甲苷與毛蕊異黃酮苷為指標成分[1]。此外,芒柄花苷、毛蕊異黃酮、芒柄花素、黃芪皂苷Ⅰ和黃芪皂苷Ⅱ為黃芪中含量較高的有效成分,經(jīng)常與《中國藥典》規(guī)定的指標成分一起用來綜合評價黃芪的品質[2-5]。為了合理利用土地,科學指導黃芪栽培種植基地的選址,本研究以黃酮類和皂苷類7種有效成分作為指標,采用HPLC-UV與HPLC-ELSD對內(nèi)蒙古不同產(chǎn)地的黃芪藥材進行指標成分含量測定,并根據(jù)含量測定結果對不同產(chǎn)地黃芪藥材進行聚類分析,直觀地將不同產(chǎn)地的黃芪藥材品質進行初步評價比較。
UltiMate 300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熱電公司);2000ES型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美國奧泰科技有限公司);XWK-Ⅲ型空氣發(fā)生器(天津市津分分析儀器制造有限公司);梅特勒ME204型十萬分之一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XJB-40-B型純水儀(沈陽欣潔科技有限公司);FLBP-200型粉碎機(浙江屹立工貿(mào)有限公司);KDM型控溫電熱套(菏澤精科儀器有限公司);IKA RV 10型旋轉蒸發(fā)儀(上海焓佩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索式提取器、回流提取器、容量瓶等玻璃儀器均產(chǎn)于四川蜀牛玻璃儀器有限公司。
色譜甲醇、正丁醇、磷酸均購于天津市福晨化學試劑廠,色譜乙腈購于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氨水購于天津市風船化學試劑科技有限公司,超純水由XJB-40-B型純水儀制得。毛蕊異黃酮苷對照品(批號:150326)、芒柄花苷對照品(批號:150507)、毛蕊異黃酮對照品(批號:151208)、芒柄花素對照品(批號:140601)、黃芪甲苷(批號:148321)、黃芪皂苷Ⅱ(批號:140413)、黃芪皂苷Ⅰ(批號:16061307)均購自成都普菲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純度≥98%。黃芪樣品采集基于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項目,共選取具有代表性的40份樣品,生長年限均為2年,經(jīng)包頭醫(yī)學院張春紅教授鑒定為蒙古黃芪的干燥根,粉碎過40目篩并保存于4 ℃環(huán)境中備用,樣品詳細信息見表1。
表1 黃芪樣品信息
續(xù)表1
2.1.1色譜條件 色譜柱:Thermo BDS 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色譜甲醇(A)-0.1%磷酸水(B);梯度洗脫(0~35 min,25%~60%A;35~45 min,60%A);流速:1.2 mL·min-1;柱溫:30 ℃;檢測波長:254 nm;進樣量:10 μL。HPLC圖見圖1。
注:A.黃酮類化合物對照品;B.黃芪樣品:1.毛蕊異黃酮苷;2.芒柄花苷;3.毛蕊異黃酮;4.芒柄花素。圖1 黃酮類化合物對照品與黃芪樣品HPLC圖
2.1.2對照品溶液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毛蕊異黃酮苷、毛蕊異黃酮、芒柄花苷、芒柄花素4種黃酮類成分對照品適量,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搖勻,配制成含毛蕊異黃酮苷0.25 mg·mL-1、芒柄花苷0.1 mg·mL-1、毛蕊異黃酮0.06 mg·mL-1、芒柄花素0.015 mg·mL-1的對照品溶液。
2.1.3供試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取黃芪粉末4.0 g于圓底燒瓶中,加入50 mL甲醇,稱質量。加熱回流3 h,放冷,補足損失的液體質量,過濾并濃縮至干,用甲醇轉移至5 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即得。
2.1.4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吸取對照品混合溶液0.1、0.2、0.5、1、2、5、10 μL,按2.1.1項下色譜條件,注入HPLC中測定,分別記錄毛蕊異黃酮苷、芒柄花苷、毛蕊異黃酮、芒柄花素4種黃酮類成分的峰面積。選擇質量濃度(X)作為橫坐標,選擇峰面積值(Y)作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到4種黃酮類成分的線性回歸方程。毛蕊異黃酮苷:Y=45.083X-0.027 8,r=0.999 9;芒柄花苷:Y=60.778X-0.010 6,r=0.999 8;毛蕊異黃酮:Y=116.51X+0.010 5,r=0.999 9;芒柄花素:Y=102.9X+0.205,r=0.999 7。表明毛蕊異黃酮苷、芒柄花苷、毛蕊異黃酮、芒柄花素分別在0.000 025~0.002 5、0.000 01~0.001、0.000 006~0.000 6、0.000 001 5~0.000 15 mg·mL-1質量濃度范圍內(nèi)線性關系良好。
2.1.5精密度試驗 取2.1.2項下的對照品溶液,按照2.1.1項下所述色譜條件連續(xù)進樣6次,分別記錄4種黃酮類成分含量的峰面積。將峰面積進行偏差分析,得毛蕊異黃酮苷、芒柄花苷、毛蕊異黃酮、芒柄花素峰面積的RSD分別為0.17%、0.23%、0.18%、1.47%。表明所使用儀器精密度良好。
2.1.6穩(wěn)定性試驗 精密稱取黃芪樣品粉末1.0 g,按2.1.3項下所述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分別于0、2、4、8、12、24 h按2.1.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HPLC分析,記錄黃酮類成分的峰面積。將峰面積進行偏差分析,得毛蕊異黃酮苷、芒柄花苷、毛蕊異黃酮、芒柄花素峰面積的RSD分別為1.16%、1.28%、1.81%、1.92%。表明本方法在24 h內(nèi)穩(wěn)定性良好。
2.1.7重復性試驗 精密稱取黃芪樣品粉末1.0 g,按2.1.3項下所述方法平行制備供試品溶液6份,按2.1.1項下所述色譜條件進行HPLC分析,記錄黃酮類成分峰面積。將峰面積進行偏差分析,得毛蕊異黃酮苷、芒柄花苷、毛蕊異黃酮、芒柄花素峰面積的RSD分別為1.79%、0.98%、0.81%、1.13%。表明測定方法的重復性良好。
2.1.8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黃芪樣品粉末0.5 g,按2.1.3項下所述方法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分別加入與樣品中各待測成分相當?shù)膶φ掌啡芤?,按?.1.1項下所述色譜條件進行測定,分別計算出毛蕊異黃酮苷、芒柄花苷、毛蕊異黃酮、芒柄花素的平均回收率。加樣回收率試驗結果:毛蕊異黃酮苷、芒柄花苷、毛蕊異黃酮、芒柄花素的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別為96.93%、1.78%,90.40%、1.58%,105.00%、1.59%,92.08%、1.70%。結果數(shù)據(jù)詳見表2,表明本試驗方法的準確性良好。
表2 黃芪中黃酮類化合物的加樣回收率測定結果(n=6)
2.1.9黃酮類成分含量檢測 將40份不同產(chǎn)地黃芪樣品分別按照2.1.3項下方法制備成供試品溶液,按照2.1.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HPLC分析,將所得峰面積帶入相對應的回歸方程,計算得到各產(chǎn)地樣品中黃酮類成分的含量,測定結果詳見表3。結果表明不同產(chǎn)地樣品中毛蕊異黃酮苷、芒柄花苷、毛蕊異黃酮、芒柄花素質量分數(shù)范圍分別在0.021 6%~0.150 3%、0.002 6%~0.060 2%、0.000 2%~0.012 5%和0.000 3%~0.013 5%,各產(chǎn)地毛蕊異黃酮苷的含量符合《中國藥典》規(guī)定。
2.2.1色譜條件 色譜柱:Extend 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色譜乙腈(A)-超純水(B);梯度洗脫(0~15 min,5%~30%A;15~40 min,30%~50%A);流速:0.8 mL·min-1;柱溫:30 ℃;蒸發(fā)光檢測器漂移管溫度:110 ℃;載氣流速:3 L·min-1;進樣量:10 μL。HPLC圖見圖2。
注:A.皂苷類化合物對照品;B.黃芪樣品;1.黃芪皂苷Ⅱ;2.黃芪皂苷Ⅰ。圖2 皂苷類化合物對照品與黃芪樣品HPLC圖
2.2.2對照品溶液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黃芪皂苷Ⅰ、黃芪皂苷Ⅱ對照品適量,置于5 mL容量瓶中,加入適量甲醇并使其溶解,定容至刻度,搖勻,配制成含黃芪皂苷Ⅰ 0.782 mg·mL-1、黃芪皂苷Ⅱ0.254 mg·mL-1的對照品儲備液。
2.2.3供試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取黃芪粉末4.0 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適量的甲醇,連續(xù)回流提取5 h,提取液蒸干,用甲醇轉到5 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即得。
2.2.4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吸取對照品混合溶液1、2、4、8、16 μL,按2.2.1項下色譜條件,注入HPLC中測定,分別記錄黃芪皂苷Ⅰ、黃芪皂苷Ⅱ的峰面積。選擇進樣質量的常用對數(shù)值(lgX)作為橫坐標,選擇峰面積的常用對數(shù)值(lgY)作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得到皂苷類成分的線性回歸方程。黃芪皂苷Ⅰ:lgY=1.408 8lgX+5.208 4,r=0.999 2;黃芪皂苷Ⅱ:lgY=1.892 5lgX+6.855 4,r=0.999 6。表明黃芪皂苷Ⅰ、黃芪皂苷Ⅱ質量濃度分別在0.000 782~0.012 512mg·mL-1、0.000 254~0.004 064 mg·mL-1線性關系良好。
2.2.5精密度試驗 取2.2.2項下對照品溶液,按2.2.1項下所述色譜條件連續(xù)重復進樣6次,分別記錄黃芪皂苷Ⅰ、黃芪皂苷Ⅱ含量的峰面積。將峰面積進行偏差分析,得黃芪皂苷Ⅰ、黃芪皂苷Ⅱ的峰面積的RSD分別為2.04%、1.02%。表明所使用儀器精密度良好。
2.2.6穩(wěn)定性試驗 精密稱取黃芪樣品粉末4.0 g,按2.2.3項下方法制備皂苷類成分供試品溶液,分別于0、2、4、8、12、24 h按2.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HPLC分析,記錄黃芪皂苷Ⅰ、黃芪皂苷Ⅱ的峰面積。將峰面積進行偏差分析,得黃芪皂苷Ⅰ、黃芪皂苷Ⅱ在不同進樣時間峰面積的RSD分別為4.73%、3.60%。表明本方法在24 h內(nèi)穩(wěn)定性良好。
2.2.7重復性試驗 精密稱取黃芪樣品粉末4.0 g,按2.2.3項下方法制備供試品溶液6份,按2.2.1項下所述色譜條件進行HPLC分析,記錄黃芪皂苷Ⅰ、黃芪皂苷Ⅱ的峰面積。將峰面積進行偏差分析,得黃芪皂苷Ⅰ、黃芪皂苷Ⅱ峰面積的RSD分別為2.05%、2.55%。表明測定方法的重復性良好。
2.2.8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黃芪樣品粉末1.0 g,按2.2.3項下方法平行制備6份供試品溶液,分別加入與樣品中各待測成分相當?shù)膶φ掌啡芤?,按?.2.1項下所述色譜條件進行測定,計算黃芪皂苷Ⅰ、黃芪皂苷Ⅱ的平均回收率。結果數(shù)據(jù)詳見表4,表明本方法的準確性良好。
2.2.9黃芪皂苷Ⅰ、Ⅱ的含量檢測 將40份不同產(chǎn)地黃芪樣品分別按照2.2.3項下方法制備成供試品溶液,按照2.2.1項下色譜條件進行HPLC分析,將所得峰面積帶入相對應的回歸方程,計算得到各產(chǎn)地樣品中黃芪皂苷Ⅰ、黃芪皂苷Ⅱ的含量,測定結果詳見表3。結果表明不同產(chǎn)地樣品中黃芪皂苷Ⅰ、黃芪皂苷Ⅱ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0.023 9%~2.189 0%和0.041 3%~0.391 1%。
表3 黃芪體內(nèi)有效成分含量測定結果 %
表4 黃芪中皂苷類成分加樣回收率測定結果(n=6)
2.3.1黃芪甲苷的含量測定方法 按《中國藥典》中黃芪藥材規(guī)定的方法對黃芪甲苷進行含量測定。
2.3.2色譜條件 色譜柱:Extend C18(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色譜乙腈(A)-超純水(B);等度洗脫:0~20 min,35%(A);流速:1 mL·min-1;柱溫:30 ℃;蒸發(fā)光檢測器漂移管溫度:110 ℃;載氣流速:3 L·min-1,進樣量:10 μL。HPLC圖見圖3。
注:A.黃芪甲苷對照品;B.黃芪樣品;1.黃芪甲苷。圖3 黃芪甲苷對照品與黃芪樣品HPLC圖
2.3.3對照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取黃芪甲苷對照品適量,加入甲醇使其溶解,定容至5 mL容量瓶中,配制成含黃芪甲苷0.5 mg·mL-1的對照品儲備液。
2.3.4供試品溶液制備 精密稱定黃芪粉末4.0 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甲醇40 mL,冷浸過夜,加入適量的甲醇并加熱回流4 h,蒸干,殘渣加入水10 mL,微熱使其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振搖提取4次,每次40 mL,合并正丁醇液部分,用氨試液反復洗滌2次,棄掉氨試液,蒸干,加入5 mL,過D101大孔吸附樹脂柱(內(nèi)徑為1.5 cm,柱高為12 cm),分別以50 mL水、30 mL 40%乙醇、80 mL 70%乙醇依次進行洗脫,收集洗脫液并蒸干,用甲醇轉移至5 mL容量瓶中,甲醇定容,0.22 μm微孔濾膜過濾,即得。
2.3.5線性關系考察 采用外標兩點法建立黃芪甲苷的標準曲線,分別精密吸取其對照品溶液10、20 μL,吸取黃芪供試品溶液20 μL,依次注入HPLC中進行測定,選擇進樣質量的常用對數(shù)值(lgX) 作為橫坐標,選擇峰面積的常用對數(shù)值(lgY)作為縱坐標,得到黃芪甲苷標準曲線的方程:lgY=1.317 5lgX+4.960 8,r=0.999 3,表明黃芪甲苷在0.005~0.01 mg·mL-1線性關系良好。
2.3.6黃芪甲苷的含量測定 將40份不同產(chǎn)地黃芪樣品分別按照2.3.4項下方法制備成供試品溶液,按照2.3.2項下色譜條件進行HPLC分析,結合標準曲線方程,計算得到各產(chǎn)地樣品中黃芪甲苷的含量。結果表明不同產(chǎn)地樣品中黃芪甲苷質量分數(shù)為0.040 7%~0.106 5%,均符合《中國藥典》中黃芪藥材項下限量要求,測定數(shù)據(jù)詳見表3。
依據(jù)表3中不同產(chǎn)地黃芪體內(nèi)各有效成分含量,運用SPSS 20.0對不同產(chǎn)地黃芪藥材進行聚類分析,選擇以組間聯(lián)結作為聚類方法,距離的計算方法選擇平方Euclidean距離,所得聚類分析結果見圖4。
從圖4中可以看出聚類結果把黃芪樣品分為3類,S10(包頭市固陽縣下濕壕鎮(zhèn))、S19(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公山灣鄉(xiāng))產(chǎn)地樣品聚為一類,此類樣品中黃酮類和皂苷類有效成分含量均較其他產(chǎn)地樣品的高。S2~S7、S9、S11~S18、S20~S22、S24~S29、S33、S34(巴彥淖爾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等地區(qū))產(chǎn)地樣品聚為一類,此類樣品中各指標成分含量較高;S1、S8、S23、S30~S32、S35~S40(阿拉善盟、錫林郭勒盟、赤峰市、通遼市、興安盟、呼倫貝爾市等地區(qū))產(chǎn)地樣品聚為一類,此類樣品中各指標成分含量偏低。
圖4 黃芪樣品聚類分析樹狀圖
本文分別使用HPLC-UV和HPLC-ELSD對黃芪藥材中4種黃酮類成分和3種皂苷類成分進行含量測定,試驗方法精密度、重復性好,操作便捷,結果可靠。聚類分析結果表明在陰山山脈及周邊地區(qū)所栽培的黃芪有效成分含量積累較高、品質較好,其中山區(qū)比山脈周邊農(nóng)區(qū)所產(chǎn)黃芪品質佳,山脈范圍外其他產(chǎn)地的黃芪品質一般。研究結果可為內(nèi)蒙古地區(qū)黃芪栽培基地的選址以及黃芪藥材質量評價體系的建立提供參考。
本實驗采用2種不同的HPLC-ELSD方法檢測皂苷類化合物,其中對黃芪甲苷成分的測定采用《中國藥典》黃芪項下規(guī)定的方法,進行單獨測定,是由于《中國藥典》采用的方法在提取黃芪甲苷的過程中,其他皂苷類成分經(jīng)堿處理,乙?;饪梢赞D化為黃芪甲苷[6],測得值高于藥材中黃芪甲苷的實際含量;如采用本文中黃芪皂苷Ⅰ、黃芪皂苷Ⅱ測定方法同時測定黃芪甲苷,樣品中的黃芪甲苷的含量普遍低于采用《中國藥典》規(guī)定方法的測定值,不能用《中國藥典》規(guī)定的限量要求進行分析。
依據(jù)表3,對不同產(chǎn)區(qū)黃芪有效成分含量測定結果進行分析,在蒙西地區(qū)(包括阿拉善盟、巴彥淖爾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地區(qū))采集的樣品中,毛蕊異黃酮苷、黃芪甲苷的平均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0.064 3%、0.064 7%;在蒙東地區(qū)(包括錫林郭勒盟、赤峰市、通遼市、興安盟、呼倫貝爾市地區(qū))采集的樣品中,毛蕊異黃酮苷、黃芪甲苷的平均質量分數(shù)分別為0.059 9%、0.061 9%??梢园l(fā)現(xiàn)蒙西地區(qū)黃芪樣品的毛蕊異黃酮苷、黃芪甲苷的含量比蒙東地區(qū)樣品中的高,結合《中國藥典》對黃芪項下檢測指標的規(guī)定,推測蒙西地區(qū)可能更適宜藥用蒙古黃芪的種植。黃芪體內(nèi)的黃酮類成分發(fā)揮著抗氧化、消除自由基、抗衰老等作用[7],黃芪體內(nèi)的皂苷類成分具有多種調(diào)節(jié)作用,如免疫調(diào)節(jié)、心血管調(diào)節(jié)、抗腫瘤等[8],這兩類成分都對人類健康發(fā)展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根據(jù)黃芪有效成分含量測定結果,可嘗試在樣品中有效成分含量突出的地區(qū)建立黃芪的種植基地,并針對某種或某幾種有效成分進行黃芪的大面積培育,以此來供應臨床用藥的需求,這值得深入研究。
分析圖4的聚類結果,S10(包頭市固陽縣下濕壕鎮(zhèn))、S19(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公山灣鄉(xiāng))這兩份樣品由于各類有效成分含量較高或最高而被聚為一類,所測定成分含量之和均>2%,此二者產(chǎn)地位于陰山山脈山區(qū),生產(chǎn)面積比較小,生境與野生黃芪相似,栽培管理屬于仿野生栽培模式,是其品質上乘的主要原因。S2~S7、S9、S11~S18、S20~S22、S24~S29、S33、S34(巴彥淖爾市、包頭市、呼和浩特市、烏蘭察布市等地區(qū))產(chǎn)地的樣品由于各類有效成分含量較高而被聚為一類,所測定成分質量分數(shù)之和均為1%~2%,此類樣品多生長在陰山山脈的山腳下周邊農(nóng)業(yè)區(qū),并且與內(nèi)蒙古地區(qū)黃芪傳統(tǒng)的道地產(chǎn)地相契合,因此這些地區(qū)黃芪樣品的品質較好。S1、S8、S23、S30~S32、S35~S40(阿拉善盟、錫林郭勒盟、赤峰市、通遼市、興安盟、呼倫貝爾市等地區(qū))產(chǎn)地的樣品由于各類有效成分含量偏低而被聚為一類,所測定成分質量分數(shù)之和均不足1%,此類樣品未被內(nèi)蒙古傳統(tǒng)道地產(chǎn)區(qū)所囊括,生境可能并不十分適宜黃芪的生長發(fā)育,故而黃芪樣品的品質一般。
不同產(chǎn)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可能對藥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以及體內(nèi)次級代謝產(chǎn)物積累有很大影響,探討生態(tài)環(huán)境與藥用植物體內(nèi)有效成分的關聯(lián)是近些年來中藥資源領域的又一研究熱點,在藥用植物產(chǎn)地適宜性評價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諸多成果[9-11],應用中藥適宜性區(qū)劃技術,可幫助推動規(guī)范化種植GAP生產(chǎn)基地建設以及藥用植物資源的撫育工作。筆者今后將繼續(xù)研究不同地區(qū)所產(chǎn)黃芪的品質適宜性,通過科學的方法找出最適宜黃芪生產(chǎn)的地區(qū),為中藥資源的保護工作貢獻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