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點撥
白描,原本是中國繪畫的傳統(tǒng)技法,指不著顏色,也不畫背景,只用墨線勾勒人和物的形象的畫法。正由于它重在以形傳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后來人們把這種寫意的技法引進寫作。因此,直白地說,白描就是最樸素平實的寫作方法。
概括來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寫作。
一、不寫背景,突出主體。
通過抓住人物特征的肖像描寫或人物的簡短對話,將人物的性格凸顯出來。
如2018年南通市中考滿分作文中有這么一段描寫:
王老師和平時不一樣了,臉上經(jīng)常洋溢著的紅光被慘淡的白色取代,腳步虛浮,好像隨時都會摔倒似的,還帶了一個銀色的保溫杯,毋庸置疑,王老師病得很重。
她坐在講臺前,頂著沙啞的喉嚨說:“今天,我們上……咳,第二十課,翻開書……”那一個個的音節(jié)就像是被用力推出來的一樣,雖然很輕,但是卻能聽見……
二、不求細致,只求傳神。
由于白描勾勒沒有其他修飾性描寫的煩擾,故作者能將精力集中于描寫人物的特征,往往用幾句話,幾個動作,就能畫龍點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勝多、以“形”傳“神”、形神兼?zhèn)涞乃囆g(shù)效果。
如魯迅先生在小說《故鄉(xiāng)》的開頭這樣寫道:
“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xiāng)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fēng)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篷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p>
寥寥數(shù)語,幾筆勾勒,不但將故鄉(xiāng)的深冬陰晦天色籠罩的原野盡收筆底,而且字里行間,表露了蘊含在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深沉的悲涼。
又如在《孔乙己》一文中,對孔乙己的肖像做了這樣的描寫:
“身材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p>
這就是白描的寫法,將孔乙己的身份、地位、遭遇和個性都顯示了出來,既沒有夸張,也沒有刻意修飾,卻顯得更加真實。
三、不尚華麗,務(wù)求樸實。
優(yōu)秀的文藝作品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抒發(fā)的是真實感情;感情愈真淳,愈能震撼讀者的心靈。
白描不僅是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描寫手法之一,也是中國文學(xué)中為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傳統(tǒng)的描寫手法。白描的作品,沒有過多的風(fēng)景描寫,沒有過長的人物對話。不抽象地描繪人物的心理,不瑣碎地摹寫人物的裝飾。對話、心理、環(huán)境和外貌,都緊扣在人物的性格上。絕對避免浮夸,要求簡練。一切描寫敘述都在顯示著人物的個性,絕不模糊或遮蔽人物的形象。同時,從情節(jié)出發(fā),找到最能表現(xiàn)其個性的行為特征。
魯迅在談自己的寫作經(jīng)驗時,對白描手法有過這樣的解釋:“‘白描卻沒有秘訣。如果要說有,也不過是和障眼法反一調(diào):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自己?!庇冒酌枋址▽懭?,可以不去過分渲染、鋪張辭藻,它不但簡練,而且傳神。同時,白描手法往往能帶來含蓄的效果,雖著墨不多,卻余味無窮。
這里不妨還是以魯迅的作品為例來詮釋這個問題。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一文中,對孔乙己的身世是這樣介紹的:
“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于沒有進學(xué),又不會營生;于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家抄抄書,換一碗飯吃??上钟幸粯訅钠猓闶呛煤葢凶?。”
魯迅并沒有詳細介紹他的身世,而是僅僅從孔乙己“沒有進學(xué)”“不會營生”“好喝懶做”的性格特點,來揭示封建科舉制度對他的毒害所造成的悲慘遭遇。
由于白描用筆簡潔,節(jié)奏快,利于情節(jié)進展,所以很受讀者的歡迎。但是,不要以為白描的筆法很容易掌握。
我們在使用白描手法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兩點。
首先,把握白描與具體敘述的異同。
記敘和描寫是并列的兩種不同方式,白描是描寫中的一種具體手法,它和記敘中的具體敘述非常接近。
如果運用敘述手法表現(xiàn)事物的某一動態(tài)、風(fēng)貌,簡練而傳神,獲得形象鮮明的描寫效果,就稱為白描。白描的功夫,既是作者對生活中人物原型異常熟悉,經(jīng)過周密觀察研究的成果,又是語言精心錘煉的結(jié)果。
其次,使用白描的手法時要突出重點。
白描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也不用曲筆或陪襯,但要突出描寫對象的特征和情態(tài)。白描語言要精練、概括、傳神,也就是說,在使用白描手法時盡可能不用濃麗的形容詞和繁復(fù)的修飾語,而須用準確、簡潔的語言進行樸素、單純的描寫,做到既精練,又傳神。
●佳作示例
足球情結(jié)
(226600)江蘇省海安市紫石中學(xué)紫石花文學(xué)社吳涵睿
夜幕漸漸地降臨了,月亮也漸漸地爬上了天空,高高地懸在空中,那星星似眼睛,稀疏地點在深藍的天空上。
那夜,外面的世界靜得出奇,可我家里卻熱鬧非凡,因為一年一度的中超又開始了,球迷老爸斜躺在沙發(fā)上,一邊看著球,一邊開“足球party”。
我的爸爸是個小平頭,臉挺黑,但可以反襯出他牙齒潔白。別看他整天“嘿,嘿,嘿”地傻笑,對足球真是又了解又癡迷。
“進!唉——”看,我爸又在看球了。剛才,他的情緒正由激動萬分、緊張萬千一下子變成面無表情、怨天怨地——那球咋沒進呢?不一會兒,他又歡呼起來。為啥?球進了唄!他一下子就又紅光滿面、欣喜若狂,就像一只小鳥,要飛起來了。
聽媽媽說,只要哪天晚上有球賽,爸爸幾乎是無一例外地睡得很晚很晚,甚至臨睡前還絮絮叨叨地跟媽媽說球踢得多好、他喜歡的球員多厲害這類的話。媽媽還說,她經(jīng)常睡到半夜,突然被爸爸的一聲“好球!”給驚醒。原來他連在睡覺時都夢著他那“心愛的足球”哇!
這次還算好的了。就在“中超”新賽季開幕的那幾天,為了看球前不無聊,他特地煮了鍋番茄牛肉湯。球賽開始了,他準時坐在電視機前收看。一個小時過去了,他突然聞到一股味。難道是牛肉湯煳了?他這樣想著,剛要起身,看見一名球員帶球“殺”入了禁區(qū)內(nèi),爸爸便再也無心管他的牛肉湯,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電視里的球員。等他看完球賽,再去看他的牛肉湯,呵,那還算湯嗎?——湯已經(jīng)燒得見了底,鍋下還有一層“鍋巴”,鍋里面的東西只有黑不溜秋的牛肉和番茄。
爸爸為足球干的傻事還很多,比如說忘記買米,把味精當(dāng)糖放到稀飯里……真拿他沒辦法。
足球,爸爸的治病好藥;足球,使爸爸不打我的好法子;足球,爸爸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點評
這篇寫人的習(xí)作,一切娓娓道來,把一個喜歡足球的爸爸刻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之所以能夠給我們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就是習(xí)作者巧妙地運用了白描的手法,不僅有血,而且有肉。
(崔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