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笑芳
【摘要】閱讀在語文學習中起著至關舉足輕重的作用,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文成績,當今社會,由于電子產品的高科技不斷提高,小學生在閱讀上的時間被大大縮減,所以,在小學階段開展有效的語文閱讀教學顯得尤為迫切。本文采用全新視角,對語文教學在實踐中的開展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展與實踐
一、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流于形式,在課堂上缺乏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老師的角色只是簡單地講授,并且毫無針對性,而講授的問題或者課堂上提問也只是老師自己認為的問題,學生在閱讀理解過程中發(fā)現(xiàn)或者產生的問題往往得不到解決,或者根本沒有時間提出,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僅僅停留在文章的表面,缺少對文章深入挖掘的過程,而這種教學方式也導致大量優(yōu)質文章的浪費。表面看似深入學習了文章的內容,實則并未真正領會文章的真實意境,還是僅僅是形式上的理解。
(二)講授方式過于單調,教授內容過于空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老師過于嚴厲,不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想象空間,缺少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過程,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充當引路人的角色, 而不是簡單地完成教學任務,這一點在當前的小學教育中十分普遍;二是在小學生的閱讀教授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過于放任,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自由學習,自由發(fā)揮,殊不知這樣的教授方法下, 學生的收獲微乎其微,小學生還沒有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樣的方式會使絕大部分學生把時間浪費在無用的地方。
(三)學生產生抵觸心理
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常常都是強制性的布置學習任務,逼迫學生來完成,完全不顧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情操的陶冶,學生對于閱讀的理解只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有時還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和厭倦的心理,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不利的。
二、閱讀教學開展的有效措施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著重強調了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對于小學生而言,正處于閱讀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以及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階段,而閱讀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今后成長過程中對于新知識的汲取和運用。但是,遺憾的是,目前多數(shù)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或者表面看似豐富多彩,實則海市蜃樓,華而不實。那么,怎樣把閱讀教學在課堂上有效的開展,下面就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教學體會。
(一)興趣是最好的導師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習慣的養(yǎng)成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學生的興趣所在,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心智尚未成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顯得尤為重要。
興趣的產生可以轉化成學習的動力,讓小學生擁有學習的熱情。在此過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適合小學生來學習和閱讀,材料質量的優(yōu)劣也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如果閱讀材料選擇不當,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浪費了小學生的時間和精力,甚至直接打消了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影響后續(xù)教學的開展。所以,老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各方面的綜合情況,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課文或材料,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率的閱讀,并在此過程中傳授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并且要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充分的自由空間,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小學生自由地表達和想象,充分調動和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
(二)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多維度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隨著學生閱讀數(shù)量的增加和閱讀水平的提高,老師應該逐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讓學生在了解閱讀材料背景的前提下體味作者的心境,感悟作者寫作的意境。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涉及到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的文章,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分角色的朗讀課文,并盡量做到聲情并茂,這樣不僅有助于小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而且有益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文中的人物性格,使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得到進一步的升華。因為對于一篇文章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文字表面,學生可以有感情的朗讀說明已經深刻的體會了任務的情感,還可以對朗讀較好的同學給予適當?shù)莫剟?,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閱讀和積極參與的興趣。
舉例來說,像文學家魯迅的許多文章,朱自清的文章或者詩歌,或者桂林山水這樣文筆優(yōu)美,內容充實的閱讀材料,都可以作為小學生分角色朗讀和朗讀比賽的材料。閱讀能力的提高非常注重與實踐的結合,要想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與實踐緊密的結合。所以,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不定期的舉辦朗讀比賽,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由的選擇朗讀的文章, 也可以由老師挑選優(yōu)質的閱讀材料供學生選擇。
(三)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增加閱讀數(shù)量
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定的積累,不可操之過急。期間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讓學生多接觸閱讀材料,廣泛閱讀,在實踐中充分鍛煉自己的閱讀水平,提高自己的閱讀興趣。老師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幫助學生正確的樹立閱讀觀,培養(yǎng)學生終身閱讀的習慣。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要從課本的文章開始,因為課本的文章質量較高,也比較適合小學生閱讀,可以作為學生精讀的材料。教學的內容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在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要充分擴大學生的閱讀領域,引導學生閱讀多領域不同風格類型的文章,增加學生的文化底蘊,通過閱讀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在此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積累一定的文學語言和寫作素材,增強學生的語感, 這些對于小學生寫作思維的養(yǎng)成和提高都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與此同時,引導學生學習精讀與泛讀相結合的方法,增加閱讀的數(shù)量,提高閱讀能力的質量,最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四)及時反饋,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適當?shù)姆答亴τ趯W習能力的養(yǎng)成和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小學生閱讀教學中也不例外。小學生本性天真,也許簡單地幾句鼓勵就能大大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小學生繼續(xù)學習的動力。所以,在小學生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定不要吝嗇語言的激勵,因為這是激發(fā)學生興趣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巧妙的運用課堂評價語言,給予學生充分的肯定和贊賞,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和滿足感,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加到下一階段的學習中去。
如果在課堂上或者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的糾正,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正處于形成階段,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所難免,老師應該有足夠的耐心,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這是貫穿于小學生閱讀全過程的,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三、結語
閱讀教學在小學生的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應該通過多種切實可行的方法,全方位的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讓學生體會到真實的學習樂趣,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養(yǎng)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讓學生提高閱讀能力,讓每一次學習的過程都變成一次獨特體驗,使學生真正喜歡閱讀,愛上閱讀。
參考文獻:
[1]任麗艷.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分析[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1(4):89.
[2]田義華.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探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0):380.
[3]施玲玲.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探究[J].新課程,2015(6).
[4]李麗娜,郭梅霞.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J].考試周刊,2014(39 ):46.
[5]陳正奎.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界,2016(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