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蘆飚
【摘 要】舞蹈教學中的基礎訓練是一門枯燥乏味的課程,需要教師運用科學的舞蹈語言進行教學,所以作為舞蹈教師就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舞蹈知識和技能,因為教師除了要向學生展示身體示范動作外,更關鍵的是還要為學生講解示范動作中每個訓練動作的目的和要求。而對于舞蹈基礎訓練課程的教學語言可以從三個不同的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即科學性的語言、感覺性的語言以及藝術性的語言。
【關鍵詞】舞蹈基訓;教學;舞蹈語言
中圖分類號:J712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05-0176-01
在舞蹈基礎訓練教學過程中,舞蹈語言在訓練中發(fā)揮著極大的作用,教師在進行舞蹈基礎訓練教學時,往往是通過一系列的示范性動作來進行教學的,大部分的舞蹈教師都會忽視舞蹈語言的教學,因此,在舞蹈基礎訓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加強舞蹈語言教學部分,進而更好地實現(xiàn)高效的舞蹈基礎訓練教學。
一、舞蹈基礎訓練教學中科學性舞蹈語言教學運用的重要性
舞蹈基礎訓練課程是一門較為枯燥乏味的課程。那么,如何將枯燥乏味的舞蹈基礎訓練課程變得生動,就需要教師運用科學性的舞蹈語言來進行舞蹈基礎訓練課程的教學,其中最關鍵的是要在舞蹈語言教學中為學生講解清楚每個舞蹈動作的訓練目的和要求等。那么如何在舞蹈基礎訓練教學中運用舞蹈語言來進行教學呢?例如,教師在教學一個新的舞蹈動作時,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舞蹈動作的正確與否,并以科學的語言為學生講解錯誤舞蹈動作對以后訓練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而避免學生將錯誤的舞蹈動作帶入后期的舞蹈學習和訓練中。而要想學生在舞蹈學習中明確正確舞蹈動作和錯誤舞蹈動作的區(qū)分,就需要教師在舞蹈基礎訓練教學中運用科學的訓練手段。例如教師在進行站姿教學時,可以用科學的舞蹈語言提醒學生進行提氣,并告知學生提氣與憋氣的區(qū)別,從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提氣方式。
二、舞蹈基礎訓練教學中感覺性語言的重要性
在學生學習的舞蹈動作逐漸增多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將單一的基本訓練動作重新組合成一組訓練動作,并在其中加入藝術性元素和色彩。作為舞蹈教師通常都明白在學習了基礎單一的舞蹈動作后就需要進行組合動作的學習和訓練,并且在舞蹈動作的節(jié)奏上也會有相應的變化,但是,也會由于教師教學方式的不同而體現(xiàn)出不同的教學效果,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舞蹈教師對舞蹈語言運用的不同。例如,最開始學習的是單一的小跳動作,而后就可以進行小跳組合動作的訓練,并且當不同的舞蹈動作配以相同的音樂和節(jié)奏時也可以順利完成。因為每一位舞蹈教師都會以科學的舞蹈語言來告訴學生單一的舞蹈動作該如何進行銜接,從而形成一組完整的組合舞蹈動作。
三、通過藝術性的語言去啟發(fā)和引導學生
當舞蹈教學進入了高年級時,教師需要運用豐富多彩且具藝術色彩的語言來對舞蹈動作進行描述,這樣更加容易使學生從豐富多彩的藝術性語言中體會情緒情感的變化,而這也是學習舞蹈所必須要具備的語言感知能力。在對高年級學生進行舞蹈基礎訓練教學時,其主要的訓練目的就是要縮短學生與舞臺之間的距離,從而促使學生可以以最佳的狀態(tài)進行登臺表演,因此,針對訓練中的每一項內容和每一個動作都有較高的要求,包括其中的抬頭、舉手、投足等舞蹈動作,并且要將單一的舞蹈動作訓練轉變?yōu)檎w動作的訓練。同時,需要運用科學合理的舞蹈藝術性語言來進行教學,比如在教學動作的控制時,不僅要求其要具有高度,而且最關鍵的是要有表現(xiàn)力,在訓練中抬腿的角度在120°到150°時,學生幾乎不會注重自身的表現(xiàn)力,唯一注重的是自身抬腿的高度,而完全不顧自身的形象。而這時就需要教師用科學藝術性的舞蹈語言來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將抬腿的動作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并引導學生去想象自己是“白天鵝”,從而使學生可以像“白天鵝”一樣將自己的舞蹈動作做到最佳。當學生聽到教師如此形象生動、貼切的藝術性比喻后,就會激發(fā)自身舞蹈情感的生命力,并將生命力賦予舞蹈動作中。
對于藝術性語言而言,它具有一定的鮮明性和形象性,可以增進人的神經興奮強度,促使神經細胞處于積極活躍狀態(tài),而這些對于舞蹈動作的學習都具有積極的作用。例如,就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舞而言,有許多的舞蹈動作都來源于京劇,如“云手”“亮相”等,教師在對此進行教學時,可以在自身的示范動作下樹立正確的藝術形象,從而再列舉出京劇中具有英姿颯爽和威風凜凜的藝術形象,如“花木蘭”“穆桂英”等。由此可見,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時對于藝術語言的運用可以說是各顯其能。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舞蹈基礎訓練教學的過程中,科學運用舞蹈語言進行舞蹈教學可以促使舞蹈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藝術性的舞蹈語言具有一定的科學、真切和形象以及生動性,如果藝術語言運用得當,則可以增強學生對舞蹈動作的理解,從而更好地運用舞蹈動作來展現(xiàn)。此外,學生對舞蹈語言的準確理解可以促使其更好地進行舞蹈動作的基礎訓練。
參考文獻:
[1]褚麗亞.舞蹈基訓課教學中鋼琴伴奏教師應具備的能力[J].黃河之聲,2017(08):30.
[2]袁月榮.論芭蕾基訓課堂教學的方式與方法[J].大眾文藝,2017(01):223.
[3]許軼.淺析芭蕾基訓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J].藝術科技,2019,32(03):250.
[4]藍花.淺析芭蕾基訓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18(1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