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西
一天,我看見一個收破爛的大哥,他很自然地低頭撿了樓上人家掉的衣服,我以為他會好心地幫助人家把衣服掛在路邊的小樹上,結(jié)果不是,他扯下衣服架上的三角褲,扔掉,然后把那塑料衣架收進(jìn)他拉的板車的廢物袋子里……我實(shí)在忍不住,他是當(dāng)著我的面一氣呵成地做這些事情的,于是問他:“一個衣服架,你可以賣多少錢……”我有些詞窮,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說他,他瞥我一眼,是不屑,甚至是無辜,在他看來,自己撿的東西就應(yīng)該收為己有……
窮,真的是萬惡之源?
一個相對缺乏公平的社會,窮人往往更容易仇富,更容易破罐破摔、心安理得或萬念俱灰地變壞、墮落。本來善良是窮人弱者仰仗或自守的武器,現(xiàn)在很多窮人連保護(hù)自己的東西也不要了。
有錢可以解決世上99%的煩惱。沒錢,更需要道理、品德來助威助力自己。
窮人缺錢,各種難,各種苦,也自然無暇無心追求高尚,但是,起碼要臉!很多窮人最缺的不僅僅是錢,還有一顆自重的心,這才是最可怕的缺失。一有錢就膨脹,一沒錢就不要臉。
其實(shí),我們傳統(tǒng)文化里有一種高貴、干凈的窮,叫清貧。雖然貧窮,但是清潔、干凈,內(nèi)心自在,靈魂高貴。而現(xiàn)在,我們仿佛只有貧窮,沒有了清貧。
有個富翁朋友,早年窮困潦倒過,在廈門流浪,因?yàn)橐恢睕]找到工作,常常露宿在街頭,常常向朋友借一元到五十元不等的錢用于吃飯,常常半個月不洗一次澡……沮喪絕望仇恨等壞情緒,把自己破壞得很難看,很無所謂,仿佛一個“臭打工的”就該如此低賤,如此不要顏面。沒有錢,還能企望什么高貴?他常常這么安慰自己放任自己,繼續(xù)自暴自棄。
一天晚上,很冷,孤獨(dú)的他拿著剛從一個高中同學(xué)那里艱難借來的三十四元人民幣,走進(jìn)一家洋快餐廳里。食客很多,中國人愛湊熱鬧,當(dāng)時吃這種快餐很時髦。大家都在排隊,他們打扮光鮮。我朋友例外,很臟。走到哪里,大家都主動給他讓道,他很明白,這是一種更冷酷的排斥。也好,他可以破罐破摔,干脆就不排隊!直接上前,把一個排在第二位的小孩擠到他屁股后面去,那種類似打砸搶的“革命”快感,令他倍感解恨。
后面沒有人反對,雖然他們都皺著眉頭,只有那小孩在抗議:“請你到后面排隊!” 朋友很得意地摸著他的頭說:“不用排,因?yàn)槲掖骷t領(lǐng)巾時已排過了!”
小孩遲疑了片刻,又問:“大哥,你讀小學(xué)時有沒有穿衣服?” 對于這個天真的問題,朋友隨口應(yīng)道:“廢話,當(dāng)然穿呀!”“那你現(xiàn)在為什么還要穿呢?”
那個小學(xué)生目光清純卻又咄咄逼人地投向他,朋友沒有說什么話,心中一驚,轉(zhuǎn)身乖乖地往后走去。當(dāng)然,臉上帶著一絲強(qiáng)裝的微笑。那孩子的話,成了“救他一命”的稻草,人可以窮,但是不可以不要尊嚴(yán)與道理,人可以沒有錢,不可以不要臉!從此,他掙扎著振作起來,窮,不能成為自己不要臉的理由或者借口。
“我沒有”,不等于“我不要”。
愚蠢的人不要衣服,比如“皇帝的新裝”里的那個皇帝;不要臉的人不要衣服,比如窮到?jīng)]有羞恥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