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聰, 蔡水苗, 劉海珊
(海南省儋州市人民醫(yī)院, 海南 儋州 571700)
慢性萎縮性胃炎(CAG)為臨床消化內科中常見病,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腹脹痛、惡心、噯氣、反酸等,影像學檢查可發(fā)現(xiàn)胃黏膜腺體萎縮、數目減少及黏膜基層增厚,常伴腸腺及幽門腺化生[1]。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lylori,Hp)感染等因素可損傷胃黏膜表面,胃分泌腺體而萎縮,胃酸分泌減少,消化功能減弱,因此Hp陽性CAG患者的治療方案是臨床研究重點[2]。酸性胃液分泌過多為Hp陽性CAG的主要特點,臨床主要通過質子泵抑制劑(PPIs)抑制胃酸分泌、殺滅Hp,其中奧美拉唑為抑酸作用最強的PPIs,結合常用抗生素可能起到根治Hp作用[3,4]。本文主要分析PPIs結合抗生素治療對Hp陽性CAG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結果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儋州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50例Hp陽性CAG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Hp感染及CAG診斷標準,病理確診為CAG,且胃鏡下可見胃黏膜以白色為主,伴黏膜顆粒狀或結節(jié)狀;②固有腺體增多、黏膜肌層增厚、腸上皮化生;③簽署知情同意相關文件。排除標準:①合并淺表性胃炎、胃癌、心腦血管疾病者;②診斷為胃癌或合并嚴重精神性疾病者、過敏體質者;③治療期間服用其他藥物或不同意采用本研究方案者。采用隨機數字表以簡單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均75例,觀察組中男39例,女36例;年齡40~61歲,平均(50.15±5.12)歲;病程1~7年,平均(4.05±0.45)年,對照組中男41例,女34例;年齡38~60歲,平均(50.11±5.15)歲;病程1~8年,平均(4.11±0.39)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予以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國藥準字H20064797,華東醫(yī)藥西安博華制藥有限公司,20mg/粒)治療,20mg/次,空腹口服,2次/d。觀察組采用奧美拉唑(廠家、規(guī)格同上)聯(lián)合抗生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奧美拉唑20mg/次,2次/d,克拉霉素膠囊(國藥準字H44024314,江西普眾藥業(yè),250mg/粒)500mg/次,餐后口服,阿莫西林片(國藥準字H13020994,石家莊制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0.1g/粒)1000mg/次,餐后口服,2次/d。兩組均治療6周后觀察療效。
1.3觀察指標:①對比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分為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為顯效與有效例數之和除以治療例數;②治療結束后取胃竇部組織標本分析兩組Hp根除率,分別行組織學、快速尿素酶檢驗,兩者均為陰性則判定為Hp根除;③治療前、治療結束后采集空腹靜脈血4mL,離心分離血清,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測定血清GAS、CRP水平(試劑盒均由優(yōu)爾武漢生物科技公司提供),采用ELISA雙抗體夾心法測定血清sIL-2R水平(試劑盒購自山東銀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④治療前及治療結束,以上述相同方法分離血清,采用SH682型放射免疫γ計數器(購自上海日環(huán)儀器廠),運用單克隆抗體免疫熒光法(單克隆抗體CD4+、CD8+購自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對血T細胞亞群CD4+、CD8+進行測定,計算CD4+/CD8+比值;⑤觀察不良反應(惡心、頭暈、腹脹、頭痛、反酸等)。
2.1治療總有效率對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Hp根除率比較:治療結束,觀察組Hp根除56例,對照組Hp根除32例,觀察組Hp根除率74.67%(56/75)高于對照組42.67%(32/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21,P<0.05)。
2.3治療前后兩組GAS、sIL-2R、CRP水平比較:治療后兩組血清GAS水平增加,sIL-2R、CRP水平均下降,且治療后觀察組血清GAS水平高于對照組,sIL-2R、CRP水平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前后GAS、sIL-2R、CRP變化差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GAS sIL-2R CRP水平比較
表3 治療前后兩組免疫功能比較
2.4治療前后兩組免疫功能比較:觀察組治療后血CD4+、CD4+/CD8+含量高于對照組,CD8+含量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前后血CD4+、CD8+、CD4+/CD8+含量變化差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治療結束,觀察組出現(xiàn)惡心、頭暈、腹脹各3例,頭痛、反酸各2例,對照組出現(xiàn)惡心3例,頭暈、腹脹、頭痛各2例,反酸1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17.33%(13/75)與對照組13.33%(10/75)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462,P>0.05)。
近年來CAG發(fā)病率較高,以老年為主要發(fā)病人群,常伴腸化生,若病情進展患者細胞可出現(xiàn)不典型、異常增生式生長,從而誘發(fā)癌變,因此CAG是引發(fā)胃癌的高危疾病[5]。CAG患者癌前病變受Hp感染的直接而深刻影響,現(xiàn)階段普遍認為在CAG形成過程中Hp慢性感染發(fā)揮著重要作用[6]。PPIs在減輕胃酸分泌、抑制Hp繁殖、增強胃及十二指腸黏膜防御能力等方面有較好效果,其中奧美拉唑屬于苯并咪唑類化合物,為作用最強的PPIs,結合抗生素治療能有效清除Hp。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采用奧美拉唑結合抗生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療6周后,其治療總有效率為77.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1.33%,且觀察組Hp根除率74.67%也較對照組42.67%高,這與舒一民等[7]的報道結果相近,表明奧美拉唑聯(lián)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療Hp陽性CAG患者有較好療效,可進一步提高Hp根除率,奧美拉唑為一種傳統(tǒng)PPIs,是S型及R型異構體混合物,可提高胃內pH值,保護患者胃黏膜,抑酸效果良好;克拉霉素為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有口服吸收快、血藥濃度高等特點,經抑制蛋白質合成而較好消除Hp,是目前公認的抗Hp能力最強的抗生素,可有效增加PPIs抑酸效果,阿莫西林則為半合成廣譜抗青霉素類藥物,該藥中的內酰胺基可水解為肽鍵,而促進轉肽酶失活,糖肽生成受到抑制,繼而抑制細胞壁合成,消滅細菌,因而克拉霉素與阿莫西林為CAG常用抗生素,將其與作用最強的PPIs奧美拉唑聯(lián)合,有助于提高療效及Hp根除率。
GAS為一種腸胃激素,可促進腸嗜鉻樣細胞(ECL)分泌組胺,間接促進細胞分泌鹽酸,刺激胃黏膜的營養(yǎng)與血供、增殖,此外GAS也可促進胃蠕動,增加幽門括約肌收縮,促進阻斷膽汁反流,當患者胃黏膜腺體出現(xiàn)萎縮時,其GAS水平出現(xiàn)下降趨勢,sIL-2R是活化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產生的多肽,可抑制T細胞增殖,降低機體免疫力,CAG患者血清sIL-2R含量顯著上升,CRP為急性時相反應蛋白,能有效促進炎癥介質釋放、加快吞噬反應及細胞溶解,對推測機體組織損傷有較高敏感度。本研究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血清GAS水平高于對照組,而sIL-2R、CRP水平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各指標改善較對照組更明顯,表明奧美拉唑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可較好改善Hp陽性CAG患者胃黏膜功能,減少炎癥反應,奧美拉唑可有效阻斷細胞質子泵,形成氫離子細胞排除阻力,短期內有效提高患者胃內pH值,繼而有效增強除菌效果,但其效果不持久,此時結合抗生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療有助于鞏固效果。
T淋巴細胞是重要的免疫活性細胞,能直接介導細胞免疫,此外也在機體免疫應答中起著關鍵作用,在Hp感染時會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癥現(xiàn)象,本研究觀察組治療后血CD4+、CD4+/CD8+含量高于對照組,而CD8+含量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各指標改善較對照組更明顯,因此奧美拉唑聯(lián)合抗生素治療Hp陽性CAG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人體胃內pH低,抗菌藥物活性差,無法有效根除Hp,因此將PPIs與抗生素聯(lián)合應用可能有助于抑制胃酸分泌,改善體內pH,繼而促進抗生素發(fā)揮作用,有效根除Hp,防止復發(fā)。
本研究也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7.33%、13.3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在PPIs基礎上加用抗生素治療Hp感染陽性CAG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PPIs(奧美拉唑)聯(lián)合抗生素(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療Hp陽性CAG療效較好,可明顯提高患者GAS水平,降低sIL-2R、CRP水平,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安全可靠,有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