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芹 覃好蘭
(宜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湖北 宜都 443300)
下肢靜脈血栓是很多需要臥床靜養(yǎng)病癥的并發(fā)癥,在腦出血疾病的預后護理中,下肢靜脈血栓與壓瘡這兩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一直高居不下,這主要是由于腦出血手術治療的創(chuàng)傷較大,對患者的生理功能、免疫功能等影響較大,在臥床靜養(yǎng)的過程中,由于機體內循環(huán)系統(tǒng)受阻,導致患者下肢血流動力學異常,繼而出現(xiàn)下肢靜脈血栓[1]。本次研究中,基于78 例腦出血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患者在臨床護理中實施集束化護理對降低下肢靜脈血栓的應用價值,詳見下文。
收錄本院2019 年2 月—2020 年6 月期間接收的腦出血手術患者78 例,基于護理干預措施差異,分為常規(guī)干預的39 例常規(guī)組患者,其中包括23 例男患與16 例女患,年齡45~78 歲,平均年齡(61.1±1.35)歲;集束化干預的39 例試驗組患者,其中包括23 例男患與16 例女患,年齡45 ~78 歲,平均年齡(61.1±1.35)歲;一般資料數(shù)據(j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參與患者對本次研究目的、措施均知曉,且自愿參與。
常規(guī)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基于患者術后的手術狀態(tài),實施生命體征監(jiān)測,遵醫(yī)囑合理使用術后抗感染藥物,為患者科普術后生理、心理方面的注意事項,并基于患者當前的生理狀態(tài),在日常生活、飲食搭配、翻身護理以及皮膚護理等方面的護理干預知識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
試驗組接受集束化護理,主要實施內容涵蓋日常、飲食、心理多方面。
(1)集束化護理小組:基于患者腦出血術后的病情,在護理干預實施前組建集束化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召集護師、護士、護理人員組建集束化護理小組,針對腦出血患者術后的預后恢復,為量身制定基礎的護理干預措施,諸如皮膚清潔、飲食干預、翻身屈腿以及日常護理等相關措施[2-3]。
(2)皮膚清潔:腦出血患者術后的預后護理中,皮膚護理措施主要在于患者肛周、腿部、背部的皮膚護理,在肛周部位的皮膚護理中,首先,剃出肛周周圍的毛發(fā),定期使用生理鹽水擦洗肛周皮膚,之后使用紗布擦干水分,降低細菌滋生的概率。腿部皮膚定期使用浸濕的毛巾擦拭,首要目的是清潔皮膚,其次需要基于患者臥床狀況實施下肢靜脈曲張的預防護理,使用溫熱的毛巾熱敷腿部,并輔以抬腿、屈伸等動作促進血液循環(huán);背部的皮膚護理需要輔助患者進行翻身,使用熱毛巾清潔背部,并緩解背部壓力,避免產生壓瘡[4]。
(3)心理干預:針對心理狀態(tài)較差的患者,進行心理狀態(tài)評估測試,基于患者負性心理情緒源頭,聯(lián)合患者家屬對患者進行開導,重建生活信心,使得患者在臨床護理期間有著更好的依從性與配合度,提升護理服務質量評價[5]。
(4)飲食干預:由于患者術后需要臥床靜養(yǎng),回顧需要在保證患者營養(yǎng)攝入均衡的情況下,更好的促進生理功能的恢復,通過在每日的飲食搭配方面進行干預,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促進手術切口與生理狀態(tài)的改善。足夠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能夠保證患者的身體恢復,更降低壓瘡、下肢靜脈曲張的發(fā)生率,臨床應用價值顯著[6]。
收集兩組患者干預期間下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統(tǒng)一數(shù)據(jù)格式用作組間對比。
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評分項目包括護理方案、護理細節(jié)、護理內容、護理評價,每項25 分,包括20 小項,每項依據(jù)護理服務質量分為1 ~5 分。
采用QOL 生活質量評分,共12 項評分標準,依據(jù)生存狀態(tài)分為1 ~5 分,滿分60 分,低于20 分表示生活質量非常差、21 ~30 分表示生活質量較差、31 ~40 分表示生活質量一般、41 ~50 表示生活質量較好、51 ~60 表示生活質量良好。
數(shù)據(jù)采用SPS 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試驗組靜脈血栓發(fā)生率低于常規(guī)組(2.56% <17.9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靜脈血栓發(fā)生率分析
試驗組患者臨床護理質量各項指標評分(護理方案、護理細節(jié)、護理內容、護理評價)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臨床護理質量評價(±s,分)
表2 臨床護理質量評價(±s,分)
組別 例數(shù) 護理方案 護理細節(jié) 護理內容 護理評價試驗組 39 15.31±1.26 15.32±1.25 14.45±1.21 16.25±1.25常規(guī)組 39 12.35±1.25 12.15±1.31 12.41±1.19 13.35±1.28 t- 10.4151 10.9332 7.5067 12.2448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試驗組患者生存質量各項指標評分高于常規(guī)組(健康評分、情感評分、生活評分、社交評分),差異顯著(P <0.05),見表3。
表3 生存質量評分分析(±s,分)
表3 生存質量評分分析(±s,分)
組別 例數(shù) 健康評分 情感評分 生活評分 社交評分試驗組 39 35.65±2.35 35.32±2.76 33.36±2.21 35.53±2.98常規(guī)組 39 28.65±2.32 28.36±2.82 27.77±2.15 28.35±2.04 t- 13.2379 11.0153 11.3222 12.4161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集束化護理通過護理干預的基礎,以基礎護理、并發(fā)癥護理、心理護理等多種護理為基礎,實施集束化護理,幫助患者、患者家屬明確腦出血手術后為什么要實施并發(fā)癥護理,確?;颊咧獣詨函彙⑾轮o脈血栓并發(fā)癥的風險,從而有效提升患者在護理期間的護理措施依從性,集束化護理措施的實施進一步保證了患者的術后預后,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集束化護理措施不僅有效的提升了臨床護理評價,同時更能促進患者的術后預后恢復,臨床應用價值顯著。在日常護理中,基于下肢靜脈曲張的預防,指導患者定期進行屈腿、抬腿行為,并基于日常護理措施為患者擦拭、熱敷腿部,促進血液循環(huán)。體表皮膚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擦拭,體表的污漬也需要清除,在易發(fā)生皮膚潰爛的肛周、背部等部位實施更加精細的護理,在患者排遺、排泄以后,及時幫助患者清洗肛周部位,并使用爽身粉涂抹皮膚,保持皮膚干燥,避免肛周潰爛、背部壓瘡發(fā)生,通過細致的集束化護理措施的實施,有效的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降低了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7]。
本結果顯示:試驗組靜脈血栓發(fā)生率高于常規(guī)組(2.56%<17.95%),差異顯著(P <0.05);試驗組患者臨床護理質量各項指標評價評分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顯著(P <0.05);試驗組患者生存質量各項指標評分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顯著(P<0.05),佐證了集束化護理措施在降低腦出血術后患者靜脈血栓發(fā)生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