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常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胸外科 江蘇 常熟 215500)
食管癌為我國發(fā)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具有侵襲力強、早期擴散、易轉移等風險,較多患者確診時已經(jīng)達到中晚期,無法實施手術治療,需采取化療治療[1]。但是,部分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化療治療效果不佳,且存在較高的毒副反應風險,患者依從性較差,亟待提升療效及安全性。參麥注射液是中醫(yī)治療氣陰兩虛型之癥的常用藥物,對于化療引發(fā)的虛癥改善效果較好,但是其具體應用效果仍有待分析。為此,本次研究選取2017 年1 月—2019 年9月期間在本院行化療治療的48 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對比了參麥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治療的近期效果,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選取2017 年1 月—2019 年9 月在本院行化療治療的48 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22 例)和參麥組(26 例)。參麥組,男18例,女8例,年齡52~76歲,平均64.17±12.03歲,病程3 ~12 個月,平均8.57±3.73 月。參麥組,男14 例,女8 例,年齡53 ~76 歲,平均64.51±11.52 歲,病程4 ~12 個月,平均8.29±3.82月。兩組在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納入標準:病理學檢查確診為中晚期食管癌;放療前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實驗室檢查指標基本正常;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心肺肝腎功能不全者;遠處轉移者;食管瘺;預期生存期不足3 個月者;化療禁忌癥者等。
對照組采用化療方案治療:采用FP 方案,順鉑(注射用順鉑,國藥準字H20056422,規(guī)格:20mg),20mg/m2,d1-5,靜脈滴注;氟尿嘧啶注射液(國藥準字H32022246,規(guī)格:10ml:0.25g)500 mg/m2,d1-5,靜脈滴注。
參麥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參麥注射液治療:參麥注射液[國藥準字Z51021263,每支裝20ml(相當于紅參、麥冬各2g)],60mL/次,與250ml5%葡萄糖配伍,靜脈滴注,1 次d,d1~14,d29 ~42
1.4.1 療效評估 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結束后1 個月,分別進行食道CT 及食道造影X 線攝片,參照《實體瘤近期客觀療效評價》(RECIST)評估近期療效,分為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進展共4 個項目(CR、PR、SD、PD);CR 為病灶基本消失;PR,病灶最長直徑總縮小≥30%;SD,病灶最長直徑總和縮小≥30%,或增大不足20%;PD:病灶最長直徑總和增大≥ 20%,或出現(xiàn)新病灶者[2]。近期有效率 =(CR+PR)例數(shù)/樣本數(shù)×100.0%。疾病控制率=(CR+PR+SD)例數(shù)/樣本數(shù)×100.0%。
1.4.2 化療毒副反應評估 密切觀察患者化療后是否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等,并監(jiān)測白細胞、血小板、肝腎功能等指標變化,同時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急性損傷情況,對比兩組化療毒副反應發(fā)生率。
1.4.3 生存質量評估 兩組患者均采用卡式功能狀態(tài)評分標準(Karnofsky,KPS)評估治療前后患者生存質量情況,評分0~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質量越好,對比兩組治療前、化療結束后、隨訪3 個月生存質量評分情況[3]。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 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參麥組近期有效率(57.69%)、疾病控制率(84.62%)顯著高于對照組 (31.82%,68.18%),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
參麥組消化道不良反應、血液不良反應、疲乏衰弱、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皮炎和其他化療毒副反應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兩組治療前生存質量KP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化療結束后、生存質量KPS評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參麥組化療結束后、隨訪3個月生存質量KPS 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2 兩組化療毒副反應比較[n(%)]
表3 兩組治療前生存質量KPS 評分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生存質量KPS 評分比較(±s)
分組 n 治療前 化療結束后 隨訪3 個月參麥組 26 81.02±10.09 76.02±9.57 87.03±9.67對照組 22 82.03±9.67 54.41±10.02 70.69±12.03 t 1.526 14.563 12.032 P 0.857 0.019 0.018
食管癌早期無明顯臨床癥狀,因而較多患者錯失早期治療時機,確診時已達到中晚期,無法實施手術治療,或自愿放棄手術治療,以化療治療為主,但是患者治療期間極易出現(xiàn)多種毒副反應癥狀,影響治療,患者生活質量下降顯著,需提升治療效果,降低毒副反應風險[4]。
參麥注射液為中藥人參、麥冬的有效成分提取物,具有益氣固脫,養(yǎng)陰生津、生脈之效,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參麥注射液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受損組織再生、修復效果,有利于細胞活性提升,有利于減輕化療引發(fā)的機體損傷[5]。惡性腫瘤臨床治療相關文獻報道顯示,參麥注射液與化療藥物聯(lián)用時,可有效減輕患者化療期間毒副反應,改善患者惡心嘔吐、骨髓抑制、肝腎損害等毒副反應,多種毒副反應發(fā)生率可降低10%~60%,具有良好的“減毒”效果[6]。本次研究也發(fā)現(xiàn)參麥組消化道不良反應(19.23%)、血液不良反應(15.38%)、疲乏衰弱(7.69%)、放射性肺炎(11.54%)、放射性食管炎(15.38%)、放射性皮炎(15.38%)和其他化療毒副反應發(fā)生率(7.69%)均顯著低于對照組(54.55、36.36%、31.82%、45.45%、54.55%、45.45%、31.82%),可知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可有效降低毒副反應風險。進一步追蹤患者生存質量也顯示,對照組化療結束后、隨訪3 個月生存質量KPS 評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而參麥組化療結束后、隨訪3 個月生存質量KPS 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可知參麥注射液改善了患者化療后生存質量,預后改善效果可靠。此外,本次研究還發(fā)現(xiàn),參麥組近期有效率(57.69%)、疾病控制率(84.62%)顯著低于對照組 (31.82%,68.18%),提示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有效提升了治療效果,近期療效可靠。
綜上所述,化療治療中晚期食管癌基礎上,聯(lián)合參麥注射液治療,可有效發(fā)揮“減毒增效”作用,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