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忠
在確診病例逼近70000例的時候,也正是總體疫情防控形勢好轉的階段。天天宅在家里,總是心系國事,心系全國及本地的疫情。
住宅小區(qū)內的氛圍顯得有些空曠寂寞,盡管每家每戶偶爾傳出的炒菜鍋鏟刮過鐵鍋的聲音,特能傳達人間煙火的氣息。有的人影偶爾走出來,倒垃圾、臨時外出、拿快遞,猶如高清監(jiān)控視頻中的人影,清晰可數。
小區(qū)樹下小空地,常是停滿了車輛,這些天也都是自覺地騰出空位,或因是很多老家在縣城、農村的,都回去“避疫”了。由于空位的擴大,原本狹小的空間,現(xiàn)今汽車居然可以輕松調個頭,直接開出去。
有戶人家在我家后面,因住在一樓,又屬偏僻角落,便對其門前的空地改造起來,重新裝修,居然形成了猶如別墅般的環(huán)境。春節(jié)前,熱熱鬧鬧辦了個入宅儀式。在入宅前,就已經有許多親朋好友前來恭賀,天天晚宴搞得好不熱鬧,沒有消停過。原來看到其熱鬧哄哄的,也替他們家高興,但到后來也演變成一種環(huán)境污染了。好景不長,疫情的防控命令一下,他們家馬上冷寂下來。起先是未嚴控,還有個別晚上仍把酒言歡。到了真正嚴控的時候,也告知了本城區(qū)已達到較多的確診病例數后,才少有人到這戶人家里串門。
街面上的小型餐館也在嚴令“歇業(yè)”后,消失了熱鬧的氣氛。到后來,有開業(yè)的,也一律打包外帶。原有一些偶爾聚聚的朋友,也因倡議及至嚴禁集體聚集,也沒了頻繁聯(lián)絡的由頭。沒有隔三差五的聚餐也挺好,有了更多獨居、閑暇的時間,可以多和家人嘮嘮嗑,專心讀讀書、看看當下熱門的電視連續(xù)劇和過期的電影大片。
其實,這段日子都在緊張的氛圍里度過。這種緊張是逐漸加溫的。
最先是聽說,要是春節(jié)想閉門謝客時,道聲“我剛從武漢回來”。剛開始,還感覺,武漢這個大城市怎成了調侃的對象,后來隨著形勢的變化,有些懵懵懂懂。外甥女從南方的大學放假回來,也說了句,“那陣子,只要能買到飛出武漢城的機票,不管是啥地方,一律十分熱銷,甚至售磬。高鐵、動車票也一樣。”我有些驚訝,“不管是啥地方”,心底里還是有些震動。后來隨著每日全國對疫情的通報,嚴峻形勢形成的防控壓力不斷加碼,真的感覺到“山雨欲來風滿樓”。
春節(jié)假期剛開始時,一道道防控通知開始由低頻向高頻下發(fā),先有文件精神,再有具體實施細則,因其中有各地區(qū)各單位的具體差異。因為撰寫文件和報送情況信息,還是要下一定的功夫,讓人感覺到假期過得比平常還有點緊張,并帶有一定的壓力,有調侃說,這個假期有點“假”。
文件的下發(fā)和落實,有點像雪花片一樣,那幾天是在看著手表、數著小時過日子。單位里有關疫情的信息上報也抓緊了,催!催!催!后來有自己的3篇編報信息刊用在省級以上的信息刊物。
縣城里的狀況也并不樂觀,隨著通報的頻繁發(fā)布,已經有好幾個縣陸續(xù)發(fā)現(xiàn)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從微信分享來的視頻可以看到,各種宣傳和防范手段集中上陣。也有比較接地氣的,用當地的方言制作的宣傳廣播稿,中氣十足、硬核強調,雖不在家鄉(xiāng),也能充分體味家鄉(xiāng)的味道。
板藍根沖劑、清開靈沖劑、三九感冒沖劑,有意無意的多買了些。懾于額溫槍的頻繁測試,弄得對自己的體溫有點缺乏自信,或有鼻子有點小堵塞、腦袋有點不太舒爽,便與這幾樣沖劑打上交道。到后來,才有點自我緩和。過后分析原因,也許是過度緊張,心理郁結所致。
小區(qū)里的保安也開始忙碌起來,手持額溫槍,對著一個個進入小區(qū)的人員逐個測額溫。有的小區(qū)還規(guī)定只準許本小區(qū)的人員進入。有的菜市場也暫時封住多余的出入口,派專人對每個進入菜市場的人員,逐個測起額溫,并立牌標示必須佩戴口罩才能進入。居委會、單位也開始摸底調查有無與武漢相關人員的接觸史,逐人落實,從不漏過。
越來越多的路口、巷口、大門口,組織專人攔截測體溫,進入者每人必測,也有人調侃,出了趟門,額頭要被“打”了好幾槍。進單位門口一槍,進超市一槍、進菜市場一槍、進藥店門一槍、回小區(qū)又必須一槍。搞得在出門前,會拿起額溫槍,先“給自己一槍”,要是安全了,臨時出門才會信心滿滿。
窗外的大樹上,偶有小鳥停歇,清脆的叫聲為清冽的環(huán)境帶來一些優(yōu)雅。春節(jié)前因為修剪枝椏,窗前其他易折的觀賞樹部分砍成只留著半截樹桿,保留在圍墻邊緣的那棵高大挺拔的鳳凰樹,顯得十分醒目。原本這棵大樹就是小鳥們歇腳的天堂,樹長在圍墻邊上,少有人去打擾,自然而然地,小鳥們都將這棵樹冠當成自家的會客廳。平常因為人影的流動,會把大樹上的小鳥擾動,小鳥們常是一飛而去,而如今,沒有了人影,自然可十分悠閑自在地享受這片天地?;蛴袃芍恍▲B于枝上相鄰而立,默契相伴,靜默地呆視著這片空曠的角落。
由于樹枝長得高,站在窗前,我正好可以觀賞那些形單影只的小鳥的雜技動作。春天里,大樹的枝椏已經伸展出來,還捎帶長出嫩綠的枝條,彎曲的細枝正好是小鳥們攀跳游戲的美妙天地,有時還會表演出“倒掛金鐘”的高難度動作。小鳥們的身影十分靈動,甚至敏捷如閃電,以至于自己想用單反相機捕捉它們的蹤影,都顯得有些困難。因為枝條縱橫,混亂的枝條常常擋住視線,相機的自動對焦系統(tǒng)難以靈敏運行,只好多數時間里用手動對焦,捧著笨重的鏡頭隨時追著小鳥的影子跑。
老聽說“睡睡平安”,意思是整個歡度新春佳節(jié)的大部分時光都在家里的床上度過的。按公共防控要求,必須“宅”在家里,減少交叉感染。起先是宅幾天還可接受,到后面,心里總是蠢蠢欲動。于是即景出現(xiàn)了許多家庭游戲玩家和培訓出許多臨時的家庭廚師,在微信這個朋友圈天地里,許多創(chuàng)意疊出,十分搞笑,為孤寂的宅家氛圍增添一些難得的歡樂。
從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些朋友,將宅在家的功夫,轉移在自我學習和提高上。比如練練鋼琴、溫習書墨、提升畫藝、廣泛閱讀、網絡聽課,都頗有成效。有位同學展示了她女兒的書法習作,還題注“心靜,字自然就美了”,真是有了“宅”家的靜謐時光,宅外的一切喧囂早已煙消云散,自然有了安靜的獨立思考空間。
宅在家里,我也付費下載了一項英語單詞記憶。要是平常,類似這些枯燥無味的知識訓練,是很難沉下心來??刹?,第一部分6講的課程500多分鐘,用了近1.5倍的時間,堅持聽了下來,收獲不少。因為其中講授的一些詞匯構造原理,還是挺有用的,搞得自己也會主動去猜猜那些遇見的陌生單詞的大意。
因此我也聯(lián)想到上述我那同學的女兒練習書法,展示了9張練習照,可以發(fā)現(xiàn)個別的幾張習作在功夫上有些怠慢,但大多數已書寫到很好的程度了。練習有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大概這就是熟能生巧的原理了。
也有看到一位朋友的小孩在家實行“打卡”制度,反復練習呼拉圈、跆拳道、街舞動作,從視頻上看,還是練習得挺到位的。
樓下鄰居的小孩,也在認真練習著鋼琴,《小夜曲》《天鵝湖》,熟練的節(jié)奏感,悅耳的琴聲,甚是享受。但也有其他小孩在練習最基本的琴鍵彈法,顯得有些笨拙。
有時得出去,這時口罩是必不可少的。
“口罩!店里有口罩嗎?”只要在藥店門口多逗留一會兒,就會容易聽到類似的詢問語句。之前,是問“有N95的口罩嗎?”后來,改口為“有N90的口罩嗎?”再后來,又改口為“有口罩嗎?”有人調侃,以前過年送的紅包,今年送的是口罩。我自己也想買,但就連一個平常關系挺熟的藥店店員,疫情過后十幾天了,仍沒法賣給我一個口罩。后來經過多方設法,終于買了4包。被旁人羨慕了半天,“您居然能買得到的呢?”
也從微信上看到別人轉來的視頻,有一條街的公寓樓著火,可能個別住戶用酒精消毒過度,跟火源接觸過近引起火災。這些天也經常看到辦公場所十分注重消毒,偶爾會漫過來一陣濃濃的酒精味,從不適應到習以為常了。因為業(yè)務的緣故,薄款的醫(yī)用橡膠手套用得比較多。酒精也經常噴灑,經常洗手,這在以往也是沒有的。
一些工廠開始逐漸、有序地復工了。街上的行人也開始多了起來。但也有一些擔憂,怎樣有效地防范控制成為備受關注的一些飯后談資。工廠老板們緊張地組織口罩和消毒用品,為復工做著緊張的準備。但也面臨著難以回避的困境,人多了,若遇到潛伏期的工人,怎么辦?于是對策來了,租一處房子,讓大批的工人隔離一段時間。
也有的輪崗上班,也有的倡議多從樓梯走,少乘電梯。若乘電梯,有的提議將寫字用的水筆芯卸下,保留寫字筆的外殼,放在口袋里,隨時用來摁電梯。
在食堂就餐時,實行打包制,每人一份,拿回自家吃。也有在微信上看到,食堂里的每個人獨自就餐,像古時參加科舉考試一樣,每人圍著個簾子,不交頭接耳,專心致志,真的好形象。也有規(guī)定開會時,必須相互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也有在用“企業(yè)微信+叮?!保瑓⒓庸窘M織的遠程會議,實時視頻。
聽說部分公園將擇期恢復開放,心里頗為寬慰,感嘆這即將到來的長久福音。長時間被悶閉的視野,狹小的想象空間也將在自由的觀賞中得到緩解和擴大。迫切等待陰霾散去,擁享春暖花開之時,將自己放飛到廣袤的原野里,親近綠色、生態(tài)的大自然。忽然覺得,和諧美麗舒適自由的家園多么重要,奢望微微,期盼小小,只想要在心底里享有那片溫情舒馨的蔚藍春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