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 輝
竇老師:同學們,這個單元的習作要求我們寫“讀后感”(見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 我們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時,往往會產(chǎn)生一些感想: 一些人會給你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些事會讓你受到某種觸動,文中講述的道理會讓你深受啟發(fā)。 我們把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感想寫下來,就是讀后感。
阿呆:我讀過《西游記》,里面的孫悟空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文君:本單元的課文《草船借箭》中,諸葛亮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利用天時,機智地“借”來十萬支箭的故事深深地觸動了我。
阿呆:本單元《景陽岡》中的故事也挺有意思的。 讀了這個故事,我不僅記住了武松,還記住了被武松打死的那只吊睛白額大蟲。
竇老師:你們真是會讀書的好孩子! 把你們讀書后的這些印象、感受以及所明白的道理寫出來,就是我們說的讀后感。
文君:那怎樣寫好讀后感呢?
竇老師:別急,我們來慢慢講。要寫好讀后感,首先一定要讀懂原文。文章是我們感受的源泉和依托,只有讀懂原文,才能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比較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有所感悟,這是寫好讀后感的基礎(chǔ)。
阿呆:要是連原文都沒有讀懂,那寫出來的東西肯定是胡編的!
竇老師:是呀!所以寫讀后感一定要建立在仔細閱讀原文的基礎(chǔ)上。其次,一定要抓住重點。 寫讀后感不能面面俱到,要找好切入點,這個切入點就是重點,也是你感觸最深的地方。把你的感想如實地寫出來,就是最生動、最具體、最具有感染力的一篇“讀后感”。
文君:嗯,這一點我很有感受?!恫荽杓芬晃闹兄T葛亮找魯肅幫忙,卻又告訴魯肅這些準備工作絕不能讓都督知道,可見諸葛亮是個聰明、愛動腦筋的人,所以才能準確地了解別人的性格特點,做出正確的判斷。 老師,我說得對嗎?
竇老師:你說得太對啦! 寫讀后感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讀感結(jié)合。 寫作時,建議同學們要有選擇地轉(zhuǎn)述或引用文章內(nèi)容,邊讀邊感,讀感結(jié)合,這樣內(nèi)容才會更加豐滿、真實。我們可以一邊敘述文章內(nèi)容一邊抒發(fā)自我感受,也可以先轉(zhuǎn)述文章內(nèi)容,再集中抒發(fā)感受。
阿呆:老師,我想寫《景陽岡》的讀后感。 我想采取邊讀邊感的方式,因為當我讀到武松在酒店吃了整整十八碗酒的時候,覺得武松真是個大酒鬼!可是,當我讀到武松面對突然出現(xiàn)的老虎臨危不懼,勇敢地同它斗爭,一直到把老虎打死的時候,我又感覺武松真是個大英雄!這些感覺都是一邊讀一邊產(chǎn)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