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軒
馬詠梅覺得自己有點兒撐不住了——頭疼、心慌、直冒冷汗。她想倒杯水,一起身覺得眼前一黑,要不是扶住辦公桌,險些栽倒。半個多月來,馬詠梅沒睡過一個好覺,全身心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F在,農場的疫情初步控制住了,可她的血壓卻控制不住了。
拿起手機,馬詠梅想讓家人來送降壓藥,但看到兒子給她發(fā)的“媽媽,注意安全”的微信消息時,怕兒子擔心,又放下了。跟值班人員打了聲招呼,馬詠梅去了農場醫(yī)院。
“馬姐,你這血壓值太高了,還是回家休息休息吧?!笨粗R詠梅那疲憊不堪的神態(tài),護士吳媛媛感到心疼。
與馬詠梅認識這么多年,在吳媛媛心中,她一直是個風風火火的“大女人”形象——今年年初下大雪時,為了孤寡老人出行安全,馬詠梅一大早就去給老人清雪;陰歷小年兒那天,在給醫(yī)院里幾個“五保戶”包餃子時,馬詠梅干活最麻利,不一會兒就包好一蓋簾兒。看她那股精神頭,好像永遠不知道累……
“給我打降壓針吧,得馬上回去工作?!币咔榉揽毓ぷ鲿r時有新情況,馬詠梅一刻也不敢松懈,這根“弦兒”從1月22日開始,就一直繃著。
那天,馬詠梅正在廚房準備飯菜,迎接從四川回來過年的兒子。一年下來,母子相聚的日子只有春節(jié)這么幾天,馬詠梅倍加珍惜。然而,農場防控疫情的緊急通知打亂了她的安排。
疫情來勢洶洶,有著多年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經驗的馬詠梅立刻意識到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正值春節(jié)期間,農場返場人員集中,危險系數很高。為了迅速阻斷疫情的傳播渠道,馬詠梅連夜起草《松花江農場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方案》。
“兒子,欠你的那頓飯,媽一定給你補回來。”凌晨四點半,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已傳達到各個社區(qū),馬詠梅也懷著愧疚的心情走上防控“戰(zhàn)場”。
在與馬詠梅共同戰(zhàn)“疫”的過程中,松花江農場第一街道辦副主任、防疫宣傳排查組副組長賁剛重新認識了這個“小個子”,在他看來,馬詠梅腳下就像踩了“風火輪”——她帶著街道辦事處的同志排查、登記省外返鄉(xiāng)人員,僅用兩天時間,就把134個人的情況都做好了記錄,并建立了微信群。
農場防控微信群是這段時間最“刷屏”的微信群,而群里最忙的人就是馬詠梅。為了讓每個職工都在第一時間了解到關于疫情的最新要求和相關信息,消除恐慌情緒,只要上級有最新指示,馬詠梅就立即上報農場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審核后,再迅速推送到農場防控微信群,并結合農場實際提出落實要求,晚上熬到深夜是家常便飯。1月27日以后,馬詠梅又接過信息報送的任務,常常一只手接聽電話,另一只手發(fā)著微信,成了“雙槍老大姐”。
“今日第一社區(qū)無確診人員?!薄褒堅葱^(qū)外來返鄉(xiāng)居民體溫均無異常?!笔謾C鈴聲接連響起,降壓針的作用加上捷報頻傳,讓馬詠梅又打起了精神。
“走了,繼續(xù)戰(zhàn)斗!”馬詠梅要完成的不僅是防控疫情的使命,還有一個“小愿望”——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打贏之后,要跟兒子吃上那頓遲到的團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