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娟
2020年6月5日,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耿爽談笑風生完成例行記者會后,忽然發(fā)表了語帶哽咽的卸任感言。該消息迅速登上熱搜,引爆數億流量!四年來,耿爽每一次妙語連珠、鏗鏘有力的答記者問,都讓世界感受到他那獨特的性格。他氣定神閑,儒雅博學,能在談笑間化干戈為玉帛,也能把對手反駁得啞口無言。
2016年9月26日,43歲的耿爽首次出現在中國外交部藍廳的主持臺上。他看上去清瘦、嚴肅,許多人都猜測這位新任發(fā)言人不茍言笑。但耿爽隨后的表現讓中外記者大吃一驚。他幽默風趣、態(tài)度從容,用最燦爛的笑容、最耿直的態(tài)度,回復最尖銳的問題。就算外媒有意刁難,耿爽也能輕松將他們一一駁倒。
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博學多才的耿爽使用成語信手拈來,經常把巧舌如簧的國外記者懟得啞口無言。
2017年7月14日,針對“蔡英文稱很榮幸接待巴拉圭總統(tǒng)”一事,耿爽回應:“奉勸島內某些人士,一定要睜開眼睛看世界,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要做井底之蛙。”
2018年4月4日,在被問及中方對美國公布對華“301征稅清單”如何回應時,耿爽表示:“美方有清單,中方也有清單。請大家稍安勿躁,該來的都會來,并且很快?!?/p>
2019年7月3日,在回應“港獨”女藝人何韻詩要求聯(lián)合國人權理事會將中國除名一事時,耿爽忍不住笑出了聲:“這是癡心妄想,怎么可能呢?她有點不自量力?!彪S后,“耿爽笑”這一關鍵詞登上了熱搜。
在回應美方高官指責中國時,耿爽又回應道:“美國號稱自己是全世界自由的燈塔,但這燈塔似乎不怎么亮了。美國號稱要解決中國和全世界的問題,但這似乎有點大言不慚。美國沒有這個責任,也沒有這個授權,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水平?!?/p>
當天,有網友形容耿爽“面帶微笑,火力全開”,懟得不懷好意的西方記者面紅耳赤。
讓人印象最深的還是“耿哥成語十連懟”。當英國外交大臣對涉港問題大放厥詞,妄想干涉中國內政時,耿爽連懟10個成語,指責英國居高臨下、自作多情、癡心妄想、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厚顏無恥、自不量力、信口雌黃、不思悔改、指手畫腳……耿爽幾乎把貶義成語當成了攻擊“火炮”,令外國記者聽著羞愧,中國聽眾拍手叫好。
從此,無數人喜歡上了這位“釋放最燦爛的笑容、撂最硬核狠話”的中國外交官。耿爽當天的發(fā)言剛結束,就迅速沖進了熱搜榜前十名。
不僅如此,耿爽還是引經據典的高手。當美國國會發(fā)出惡劣的涉港言論后,遭到了耿爽的直接回擊:“美國總統(tǒng)林肯曾經說過,你可能在某個時刻欺騙所有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時刻欺騙所有人。我把林肯總統(tǒng)這句話送給某些美國人,希望他們能聽一聽這個忠告,不要再信口雌黃地抹黑,居心叵測地挑撥,煞有介事地恫嚇。這樣做下去,違背的是中國人民的意志,挑戰(zhàn)的是世界人民的智商?!?/p>
2020年3月初,美國因為自家疫情嚴重竟然誣陷“中國應對疫情遲緩”,耿爽用一句古語“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回擊,要美國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總想著甩鍋。說完,他自信一笑。
當某國污蔑“中國產品帶有新冠病毒”時,耿爽更是擲地有聲反懟:“說這話的,別戴中國產的口罩!別穿中國造的防護服!別用中國出口的呼吸機!”
無論西方如何打壓,額外征加關稅或是造謠抹黑,耿爽都能不卑不亢把話接下來,原樣打回去。他說:“這根本嚇唬不了中國人民。中國人不信邪、不怕壓,從來不吃這一套?!?/p>
疫情期間,任憑某些國家如何生事,耿爽都能滴水不漏把問題回答好,既沒有被對方占到便宜,也不曾丟了大國氣度。
中國民眾不禁為耿爽鼓掌。原來,應對無理也要攪三分的外媒,還能這么霸氣又不失文雅地懟回去!
當蔡英文妄稱要借助西方力量解決危機時,耿爽不屑地回應:“我還是要克制一些,畢竟這不是外交問題,我把它留給我國臺辦和港澳辦的同事來回應。不過,我得補充一句:‘挾洋自重,仰人鼻息,有失尊嚴,也注定是死路一條?!边@個不卑不亢、正氣凜然的回應,讓試圖想看耿爽出糗的記者半點好處沒占到,反而碰了一鼻子灰。
據說,不少見識過耿爽厲害的外媒記者,私下里都在苦修中文,以便直觀地解讀他動輒拋出的成語和金句……
當西方政客質疑“一帶一路”時,耿爽則以非洲的一句俗語反擊:“青蛙的鼓噪,豈能阻止牛到河邊飲水?!奔韧ㄋ子中蜗蟮孛魇灸承┪鞣絿遥翰灰吖雷约旱脑熘{能力,也不要低估他人的判斷能力。
擔任中國外交部第三十任發(fā)言人四年里,耿爽的妙語連珠、犀利反駁和自信笑容,一直是藍廳的一道風景線。時刻將微笑掛在臉上,卻總能漂亮回懟,這便是外柔內剛的“耿式外交”。
2019年夏,外交部發(fā)言人辦公室正式入駐抖音,因工作安排恰好“霸屏”的耿爽,一天內便給賬號帶來了217萬粉絲。網友們還稱他是“金句之王”“霸氣耿哥”!
看到他的新聞或視頻后,大家紛紛在網上留言:“社會我爽哥,人狠話不多。”“吾日三省吾身,和耿爽老師學成語了嗎?學英語了嗎?學俗語了嗎?”漸漸地,人們習慣了看耿爽喝口水,停頓一下,就立馬用金句反駁胡攪蠻纏的個別外媒記者。
甚至有幾名西方記者,因在與耿爽持久的唇槍舌戰(zhàn)中頻頻落敗,而被他們的國家以“工作不力”調離中國。
耿爽1973年出生在北京,高中畢業(yè)后考入外交部唯一的直屬院?!饨粚W院。在這里,周恩來總理“站穩(wěn)立場、掌握政策、熟悉業(yè)務、嚴守紀律”的十六字校訓,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外交學子,耿爽便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默默成長。
學習上,他不光專注于課堂,還利用課余時間在外交和外語綜合能力方面狠下功夫。
畢業(yè)后,耿爽被外交部挑中,22歲就成為國際司科員。此后幾年,耿爽連續(xù)獲得“先進工作者”稱號。
26歲,耿爽進入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團。隨著工作的變動,進入的領域和處理的事務越來越核心,他時常警醒自己,不能放棄學習。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耿爽前往美國塔夫茨大學的國際關系專業(yè)讀研,最終獲文學碩士學位。
30歲,耿爽進入外交部國際司擔任三秘。后來又在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外交部國際經濟司工作過。中國參與的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事務中,都曾留下外交官耿爽的身影。
十余年的外交經歷和經驗,讓43歲的耿爽脫穎而出,于2016年正式成為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新聞發(fā)言人。
四年光陰,耿爽主持了近四百場記者會,而且還要主管新聞司的業(yè)務,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越是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越需要一顆“強大的心臟”。耿爽特別注重體育鍛煉。不論工作多么繁忙,總是保持每天至少一小時的長跑。此外,他每天還要抽出時間學習、整理材料,以便更好地應對那些提問題刁鉆的外媒記者。為了捍衛(wèi)祖國,這位外交部發(fā)言人幾乎全年無休,每天只睡5個小時。
雖然工作繁重,但耿爽覺得很值。“同事們和我在工作中的付出,跟我們現在日益上升的大國地位是相匹配的”。
但在發(fā)布會之外,耿爽這位擅長“懟人”的硬氣外交官,也有著柔情的一面。每次記者會結束后,他基本都會走到臺下與記者們面對面交流,人們也經常能看到耿爽和中外記者談笑風生的照片。
生活中,耿爽也流露出暖暖的人情味兒。收到小學生夢想加入外交隊伍的書信,他會及時回信鼓勵,并耐心告訴他們該如何準備。疫情期間,他還一字一句地給抗疫前線的醫(yī)生、護士們寫信,滿是柔情地提醒對方要照護好自己。
偶然在街上遇到學生或群眾要簽名、合影,耿爽從不拒絕,還會滿臉笑意地跟大家聊上幾句,鼓勵孩子們好好讀書……
2020年6月5日,耿爽向外界發(fā)表卸任感言時幾度哽咽。正式告別藍廳后,他已前往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團工作。
3300萬網友為耿爽點贊送行,大家紛紛留言:前程似錦,后會有期!有人在網上曬出了為耿爽制作的逼真泥塑,以表達敬意;有人將壁紙換成了他的照片,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像“硬核耿哥”那樣報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