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
①
陽歷的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345度的位置,這時是農歷的第三個節(jié)氣——驚蟄,標志著仲春時節(jié)的開始。
北半球氣候溫暖,許多地方都播種了,先民們觀察此時的現(xiàn)象,如果此時出現(xiàn)電閃雷鳴的天象,這一年肯定會豐收。“春雷響,萬物長!”有意思的是,大自然千萬年的演進,使蟄伏在地下的昆蟲和小動物都知道此時該露頭了?!按豪左@百蟲”,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了蟄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蟲,故曰驚蟄。在先民看來,驚蟄就像運動場上的發(fā)令槍一樣,這一槍在天地間打響,那些還在冬眠狀態(tài)昏昏沉沉的昆蟲、走獸們都驚醒過來,它們聽令而努力生長壯大。
此時跟農歷的二月初二經(jīng)常重合,不僅大地上的小昆蟲們都醒過來了,就是冬眠潛水的龍,也在此時抬頭了?!岸露?,龍?zhí)ь^”。這個龍,就是跟中國悠久的農業(yè)文明息息相關的蒼龍七星。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二晚上,蒼龍星宿開始從東方露頭:角宿,代表龍角,開始從東方地平線上顯現(xiàn);大約一個鐘頭后,亢宿,即龍的咽喉,升至地平線以上;接近子夜時分,氐宿,即龍爪也出現(xiàn)了。這就是“龍?zhí)ь^”的過程。
此后的“龍?zhí)ь^”,每天都會提前一點,經(jīng)過一個多月,整個“龍頭”就“抬”起來了?!墩f文解字》中說龍,“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龍的出沒周期和方位跟一年的農時一致:春天農耕開始,蒼龍星宿在東方夜空開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龍首;夏天作物生長,蒼龍星宿懸掛于南方夜空;秋天莊稼豐收,蒼龍星宿也開始在西方墜落;冬天萬物伏藏,蒼龍星宿也隱藏于北方地平線以下。而在驚蟄節(jié)氣,龍一如萬物之首,更是最先醒來,賜福人間,鎮(zhèn)住那些也醒來有可能為害的毒蟲。
龍?zhí)ь^節(jié)有不少風俗。如讓孩子開筆寫字,寓意孩子眼明心明,知書明理;如剃龍頭,二月初二兒童理發(fā),叫剃“喜頭”,借龍?zhí)ь^之吉時,保佑孩童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fā),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
驚蟄節(jié)氣或龍?zhí)ь^節(jié)的習俗名異實同。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人們會在這一天手持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民間認為龍虎相斗,白虎在龍?zhí)ь^時也會搬弄是非,甚至開口噬人。故人們祭龍王之外,也會祭白虎,使之不要張口說人是非,讓人全年不遭小人陷害。驚蟄的節(jié)氣神是雷神,故人們還要祭雷公?!疤焐侠坠?,地下舅公”,舅父在中國家族中的地位極為重要,一如雷公是天庭中的重要神祇。相傳“雷公”是一只大鳥,拿著一只鐵錘,就是他用鐵錘打出隆隆的雷聲,喚醒大地萬物。
當然,更重要的是求龍王降下春雨,以利春耕。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敝徊贿^,驚蟄的春雨跟雨水節(jié)氣的春雨有所不同,此時是當之無愧的雷雨。
②
先民們觀察到,雷雨過后,種子紛紛從地里鉆出芽來,豆苗等農作物都長瘋了,頂兆著秋日的豐收。豆類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多食豆類使人豐滿。這種天地人的合一之象被人們捕捉到了,因此,“豐”(豐的繁體字)的字形就是滿山的豆莢。
現(xiàn)代科學證實,閃電能使空氣中的氧氣和氮氣化合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又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溶于雨水形成硝酸,隨雨水進入土壤后形成容易被農作物吸收的硝酸鹽,達到給農作物補氮的效果。據(jù)統(tǒng)計,每打一次雷,會有一噸到兩噸的氮化合物隨雨落到地面,相當于一個小型化工廠一天的產(chǎn)量。先民們隨即從冬歇中振奮起來,開始一年的勞作?!暗搅梭@蟄節(jié),鋤頭不停歇?!薄绑@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
驚蟄的物候是,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在一候的五天里,桃花的花芽被暖風吹開。在二候的五天里,倉庚即黃鸝鳥感受到春天的氣息開始鳴叫,用美妙的歌喉渲染春天的氣氛。到第三候,很多動物開始繁殖。由于鷹和鳩的繁育途徑大不相同,鷹悄悄躲起來繁育后代,而原本隱匿的鳩開始鳴叫求偶。古人沒有看到鷹,而周圍的鳩好像一下子多起來,誤以為是鷹變成了鳩。在古人眼里,如果桃樹不開花,說明陽氣閉塞;如果黃鸝不唱歌,說明臣下不服從君王;如果老鷹不化為鳩,說明賊寇會屢屢出現(xiàn)為害社會。
驚蟄的物候中,桃在中國人心中有特殊的位置。據(jù)說中國人在7500年前就馴化了桃樹,上古有夸父死而變?yōu)樘伊值纳裨拏髡f。在中國人心中,桃能解餓提神,是長生不死的仙家食品,鮮紅爛漫的桃花、甘美香甜的桃實,是先民心中的吉祥物,是喜慶、熱烈、美滿、和諧、繁榮、幸福、自由、驅邪等的象征。《詩經(jīng)》中說:“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花成為美好生活圖景的代名詞,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記錄了中國人的夢想世界,關于桃花的詩更是俯拾皆是。
黃鸝又名黃鶯,是大自然的“歌唱家”。它的鳴聲圓潤嘹亮,富有韻律,十分悅耳。古人把它的鳴囀稱為“鶯歌”“黃簧”?!妒勒f新語》記載了古人的雅興:南朝劉宋時的戴墉最愛聽鶯,春天他?!皵y雙柑斗酒”出游,問他去哪里,答樂“往聽黃鸝聲”。古人以鶯音入詩者甚眾,如“春日載陽,有鳴倉庚”“鶯歌暖正繁”“暖入黃簧舌漸調”“陰陰夏木囀黃鸝”“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等等。
③
驚蟄節(jié)氣是萬物復蘇、春暖花開的時候,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時候。在中醫(yī)看來,此時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yǎng)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fā),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驚蟄時節(jié)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由于春季與肝相應,如養(yǎng)生不當則可傷肝?,F(xiàn)代流行病學調查亦證實,驚蟄屬肝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饵S帝內經(jīng)》曰:“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披發(fā)緩行,以使志生?!?/p>
詩人當然也因時令的變易而感興。陸游在《春晴泛舟》中說:“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fā)興新。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辟轉鴻鈞。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表f應物的《觀田家》詩更配得上驚蟄的天地消息,詩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饑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廩物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p>
驚蟄節(jié)氣給予我們的道理在于明而動,如雷之盛大,如電火之豐美,而不能偷懶、偷奸?;?,或昏昏沉沉、自甘淪落。驚蟄不僅是要自然界的生物醒過來,也啟示人間的每一生命要醒過來,個人乃至一個社會如果長久地昏睡,就是違背天地之道。
近代以來,中外有識之士都指出,中國社會是睡著的。梁啟超曾說:“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zhàn)敗割臺灣、償二百兆始?!钡淮闹袊巳钥鄲烙趪摇⑸鐣?、人心的酣睡,像廖仲愷等革命黨人甚至以夢醒為自己的孩子命名,胡適和更多的中國人則“挾外人以自醒”,胡適在《睡美人歌》中開篇即云:“拿破侖大帝嘗以睡獅譬中國,謂睡獅醒時,世界應為震悚?!钡搅水敶?,更有年輕學人斷言,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當然,中國人更熟悉龔自珍的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边€有魯迅的詩:“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币淮南刃姓呦M麊拘讶诵?。據(jù)說嗜欲深者天機淺,那些順從本能生活的、沉溺于欲望中的人,與天地溝通的靈性、智慧是極為淺薄的,他們的一個表現(xiàn)就是貪睡。冬去春來,在驚蟄時分,那些裝睡的人,那些昏睡的人,那些貪睡的人,他們未必聽得懂天地間的雷聲,未必明了天上雷公的憤怒。
(摘自中國友誼出版公司《時間之書》)